傳播與倫理

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湖南師范大學  作者:鄧名瑛  頁數(shù):294  
Tag標簽:無  

前言

  書山之名,緣自兩義:一為學院居處日書山,一為“書山有路勤為徑”之書山,一實一虛,既是作者共同棲居筆耕之地的標記,又是作者共同進取、心無旁騖、勤在書山心志的表達。  人是情感之物,敝帚自珍,陋室自銘,居山則情滿于山,居水則情溢于水。劉禹錫《陋室銘》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温?”’可謂神氣十足也。而今我謂書山,不唯“何陋之有”,且神圣美好難盡言也。說陋亦陋.書山座落之紅樓,乃20世紀50年代所建,原為學校老圖書館,現(xiàn)為我院教學樓。“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磚舊木朽,已如將將就就之舊衣裳了。然情人眼里出西施,書生鐘愛不離書,拙作《書山抒懷》寫道:“山因書名.書以山存,無山之形勝則缺書之靜遠,無書之精魂則少山之生命。書山,書山,志書也,戀書也……靜靜的揭頁聲,悄悄的筆走聲,教師的肺腑之聲,學子的赤誠心聲,構(gòu)成此山此樓不竭之籟,構(gòu)成她的生命之河……書是書山的質(zhì)地,是書山的魂魄,是書山的情愫!無形之書山與有形之書山相得益彰。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我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課題《塑造傳媒文化的靈魂——大眾傳播中的倫理問題研究》的最終成果,書稿寫成于兩年前,成果鑒定經(jīng)歷了18個月。在不算漫長的等待中,鑒定結(jié)果終于出來了。盡管在18個月的等待中,本人對書中所涉及的一些問題又有了新的思考和看法,但就傳媒本身來說,其存在的問題依然“濤聲依舊”。例如,廣告?zhèn)鞑ブ械倪`法廣告和不符合倫理道德的廣告依舊充斥于報紙、雜志和電視,這使我想到類似的研究在現(xiàn)實面前是如何的無力與無助!    本書從選題到內(nèi)容安排都是本人獨立確定的,寫作過程中,我的研究生譚平劍幫我寫了娛樂傳播部分、楊秀剛寫了網(wǎng)絡(luò)傳播部分的初稿。

作者簡介

鄧名瑛,1963年出生,湖南桂陽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傳播學碩士生導師與哲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傳媒倫理、中國倫理思想史和中國哲學史研究。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專著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多項。

書籍目錄

緒論  一、傳播與倫理釋義    1.傳播概述    2.倫理概述  二、傳播與倫理的契合  三、從生命邏各斯到意識形態(tài)邏各斯:倫理影響    傳播的兩個階段  四、傳播倫理學的研究范圍第一章 新聞傳播中的倫理問題  一、真實性及其倫理邊界    1.真實性原則的倫理依據(jù)    2.真實性背后的倫理沖突    3.解決沖突的嘗試性思路  二、新聞傳播與社會公正    1.社會公正釋義    2.新聞傳播應(yīng)促進社會公正的實現(xiàn)    3.給予當事各方同等地表達意見的機會    4.在報道對象的范圍上平等地對待社會各階層  三、“有償新聞”的倫理批判    1.“有償新聞”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    2.“有償新聞”對倫理道德的背離    3.加強道德自律,杜絕有償新聞  四、“新聞炒作”的倫理拷問    1.新聞炒作及其產(chǎn)生原因    2.新聞炒作的實質(zhì)是傳媒利己主義    3.遏制新聞炒作  五、新聞傳播和尊重他人隱私權(quán)的問題    1.隱私權(quán)的界定    2.新聞傳播活動中發(fā)生侵權(quán)的原因    3.一種道德上的權(quán)衡第二章 廣告?zhèn)鞑ブ械膫惱韱栴}  一、廣告及其廣告?zhèn)鞑ブ猩婕暗睦骊P(guān)系  二、廣告?zhèn)鞑サ恼鎸嵭詥栴}    1.廣告真實性的含義    2.不真實廣告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    3.對廣告真實性問題的幾點說明  三、性元素廣告的倫理問題    1.中國廣告中性元素廣告的表現(xiàn) ……第三章 娛樂傳播中的倫理問題第四章 網(wǎng)絡(luò)傳播中的倫理問題第五章 跨文化大眾傳播中的倫理問題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傳播與倫理釋義  何謂傳播?何謂倫理?這是我們在研究傳播倫理時,必須首先作個簡單交代的問題。  1.傳播概述  什么是傳播?在英文中,“傳播”一詞是communication,譯成漢語可有多個大體上的對應(yīng)詞,如“傳通”、“交流”、“交際”、“通訊”、“交通”等等。但是,這些詞也只是大體對應(yīng)而已,在漢語中,其實找不到和communication完全對應(yīng)的詞。然而,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無論是“傳播”還是“communication”都包含了“傳達”(消息、意識等)及“傳染”(疾?。┲?。在這兩種含義中,就傳播學的研究對象來說,不包含“傳染”之意。傳播學所研究的“傳播”只涉及“精神內(nèi)容”的流動,而不涉及“物質(zhì)內(nèi)容”的流動。因此,把communication翻譯成“傳播”應(yīng)該說還是較為恰當?shù)?。  傳播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人是社會性的存在物,人類要生存,要發(fā)展,就必須和他人進行物質(zhì)和能量的交換,也需要進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這些都是廣義的傳播。我們每天讀書看報、看電視聽音樂、與人交談、說服他人、接受指示等等,都是具體的傳播行為;嬰兒的哭笑、爬抓等同樣也是傳播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傳播就是信息的傳遞活動。若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傳播,那么,傳播其實是早于人類社會的。因為,既然傳播是信息的傳遞活動,而信息是物質(zhì)的普遍屬性,所以,不僅人類社會存在傳播現(xiàn)象,就是在人類社會以外的有機界乃至無機界都存在傳播現(xiàn)象。但傳播學只研究社會傳播現(xiàn)象。根據(jù)這一理解,傳播學者大都把傳播定義為社會性信息的傳遞過程,即傳播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的信息傳遞活動,是信息的雙向交流過程。

編輯推薦

  《傳播與倫理:大眾傳播中的倫理問題研究》從選題到內(nèi)容安排都是本人獨立確定的,寫作過程中,我的研究生譚平劍幫我寫了娛樂傳播部分、楊秀剛寫了網(wǎng)絡(luò)傳播部分的初稿。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播與倫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學習傳播學和倫理學的經(jīng)典讀本,作者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角度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使讀者受益匪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