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周寅賓 頁數(shù):345
Tag標簽:無
前言
李東陽(1447一1516),字賓之,號西涯,祖籍湖廣茶陵(今屬湖南)。十七歲中進士后,在翰林院任職三十年,在內(nèi)閣任職十八年,官至華蓋殿大學士(首相)。曾主編《大明會典》等典籍。詩文著作有《懷麓堂集》。李東陽是明代弘治年間的賢相。明代的治世,首推仁(仁宗)、宣(宣宗)之治,其次便數(shù)弘治(孝宗年號)之治。《明史?孝宗本紀》論述明代的皇帝說:“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又說,弘治年間,“朝序清寧,民物康阜”。這種政治清明、人民安康富足的時局的形成,是與李東陽的政治建樹分不開的。李東陽的正言直諫、通達下情、整頓財政、重視水利、健全法制、改革弊政的政治措施,與一貫的反腐倡廉、關(guān)心民間疾苦的精神,在今天仍值得肯定。弘治年間,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和平時期,李東陽在這期間的政治表現(xiàn),對于處在當今和平發(fā)展時代的人們,不無資治通鑒的意義。
內(nèi)容概要
茶陵派之名,正式見于清乾隆年間。不過在此以前,提出過與茶陵派之名近似的稱謂。明人徐泰《詩談》即云:“廬陵楊士奇,格律清純,實開西涯之派,文則弱矣?!薄拔餮摹笔抢顤|陽的號,“西涯之派”實際上就相當于茶陵派了,只是遣詞稍異而已。這可能是較早的承認茶陵派并予以命名的明人了?! ∶髂┣宄醯腻X謙益又提出了“西涯一派”之說。其《列朝詩集小傳·丙集·李少師東陽》曰:“吾友程夢陽讀懷麓之詩,為之擿發(fā)其指意,洗刷其眉守,百五十年之后,西涯一派煥然復(fù)開生面,而空同之云霧,漸次解駮,孟陽之力也?!薄拔餮囊慌伞迸c“西涯之派”,沒有任何區(qū)別,都是指茶陵派。
作者簡介
周寅賓 男,1935年3月生,湖南省衡東人。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1957年7月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學院中文系,留校任教,從事高等學校教育工作已4 0年,1993年春曾被陜西師范大學聘為兼職教授。主講課程和主攻研究方向均為中國古代文 學。從1960年開課至1995年止,累計在本科、??啤⒊扇私逃陶n已超過4000節(jié)。1986年至 1997年,指導(dǎo)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四屆7名,合作舉辦過40人的函授古代文學碩士 研究生班。
古籍整理成果有點校本《李東陽集》(此書為1982年——199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 版規(guī)劃所列項目,由岳麓書社于1984年至1985年分三大卷出版)。專著還有《南岳詩選》(湖 南人民出版社)、《古代小說百講》(廣州文化出版社)。與人合編《中國歷代作家小傳》、《宋詞鑒賞辭典》、《元曲鑒賞辭典》、《詩國沉思》等。此外,在《光明日報》、《文學遺產(chǎn)》雜志、《紅樓夢學刊》、《唐代文學研究》等報刊上發(fā)學術(shù)論文約90多篇。學術(shù)界兼 職主要有: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中國旅游文學研究會理事, 湖南詩詞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李東陽的家世與生平第一節(jié) 李東陽的籍貫與家世一、籍貫二、先世三、妻子、弟弟、子女第二節(jié) 童年、少年與三十年的翰林院生活一、神童二、童年至青年的老師三、南行與北上四、三十年的翰林院生活第三節(jié) 十八年的內(nèi)閣生涯一、東祀二、弘治年間的賢相三、劉瑾問題第四節(jié) 晚年一、致仕二、身后第二章 李東陽的詩歌第一節(jié) 李東陽的詩歌理論一、李東陽的詩論是對《滄浪詩話》的繼承發(fā)揚二、李東陽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獨特見解三、李東陽的詩論與明代前后七子的同異第二節(jié) 李東陽的第一本詩集《南行稿》一、《南行稿》中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二、《南行稿》中的民歌形式三、《南行稿》中的比興形象第三節(jié) 《擬古樂府》一、《擬古樂府》所歌頌的賢將相二、《擬古樂府》所揭示的歷史上的消極現(xiàn)象三、《擬古樂府》的藝術(shù)成就第四節(jié) 《詩前稿》與《詩后稿》一、政事詩二、風景詩三、題畫詩四、贈答詩第五節(jié) 李東陽在明代詩歌史上的地位第三章 李東陽的散文第一節(jié) 李東陽的散文與明代前期的文化思潮一、李東陽的散文與明代前期的科舉二、李東陽的散文與宋明理學三、李東陽的散文與唐宋散文第二節(jié) 李東陽的議論文一、論說文二、序文三、贈序四、題跋文第三節(jié) 李東陽的記敘文一、傳狀文二、墓碑文三、記事文第四節(jié) 李東陽在明代散文史上的地位第四章 李東陽領(lǐng)導(dǎo)的茶陵派第一節(jié) 茶陵派的歷程與早期成員、支持者一、茶陵派的歷程二、茶陵派的早期成員謝鐸、張?zhí)㈥戝X三、茶陵派早期的支持者吳寬、程敏政、楊一清第二節(jié) 茶陵派中后期的骨干一、邵寶、石瑤、羅圮二、顧清、魯鐸、何孟春第三節(jié) 茶陵派中后期的其他成員一、喬宇、儲瞳、錢福二、吳儼、靳貴、汪俊、林俊三、陸深、張邦奇、孫承恩、楊慎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李東陽的家世與生平第一節(jié)李東陽的籍貫與家世一、籍貫關(guān)于李東陽的籍貫,他自己在《文前稿》卷十九《辭免起復(fù)纂修奏本》有所說明:“緣臣原籍系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人?!泵鞔鷹钜磺鍖懙睦顤|陽墓志銘也說:“先本湖廣茶陵人。”湖廣,是明代的一個布政使司的名稱。明代的布政使司,相當于后代的省。元代,除京師外,在全國設(shè)十一行中書省,簡稱十一行省。據(jù)《明史》卷四十《地理志》記載,明王朝建立后,“盡革行中書省,置十三布政使司,分領(lǐng)天下府州縣”。湖廣,是十三布政使司之一。明代的湖廣布政使司轄現(xiàn)今的湖北省與湖南省。關(guān)于明代湖廣布政使司的疆域,李東陽在《文前稿》卷十一《南巡圖記》中有所說明:“吾湖南,天下巨藩。北接河南,北東為南畿(畿,京城管轄的地區(qū)。南畿,南京管轄的地區(qū)),東連江西,東南為廣東,西抵四川,西南為貴州,而西北為陜西疆境,所接半天下,地方數(shù)千里。其間名山大澤,如衡岳、武當、洞庭、云夢,為形勝之會。”該文所說的湖南,實際上是指的湖廣,即現(xiàn)今湖北、湖南之境。明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區(qū)劃雖稱為布政使司,但人們習慣上仍稱行省,簡稱省。故李東陽為湖廣省人?,F(xiàn)今的湖南省,建制于清朝初年。清康熙三年(1664),明代的湖廣布政使司被分為湖北、湖南兩個行省。其實,湖南這個地方概念,在明清以前就已出現(xiàn)。據(jù)《大清一統(tǒng)志》記載,湖南的得名,始于唐代宗年問:“廣德二年(764),置湖南觀察使?!苯窈现?,在宋代為路名,分屬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元代,屬湖廣行中書省(元代的湖廣省包括現(xiàn)今的湖北、湖南、廣西三省,此外還包括現(xiàn)今廣東省的一部分地區(qū)),但元代的湖廣行省下面分置有湖南道宣慰司,該司轄地相當于現(xiàn)今的湖南省。鑒于以上沿革,李東陽有時把湖廣省當作故鄉(xiāng)。如《文前稿》卷三《武昌徐公挽詩序》:“嗚呼,吾鄉(xiāng)復(fù)有如徐公文德者乎!”“予因嘆斯人之難,竊有望于吾鄉(xiāng)者。”在這里,他把現(xiàn)今湖北武昌也稱作“吾鄉(xiāng)”。有時候,李東陽又單指今湖南之地為故鄉(xiāng)。如《北上錄?連窩驛憶亡弟東川》,詩題下原注:“予侍家君(父親)歸湖南?!痹凇段暮蟾濉肪戆恕吨囟魈糜洝芬晃闹?,他又將故鄉(xiāng)之行稱為“湖南之行”。明代的湖廣布政使司,領(lǐng)府十五,長沙府是其中之一。據(jù)《明史》卷四十四《地理志》記載,長沙府在元代被稱為天臨路,是湖南道宣慰司的治所。公元1364年(歲次甲辰,當時朱元璋采用韓林兒年號,這年為韓林兒龍鳳十年,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名為潭州府,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更名為長沙府。明代的長沙府領(lǐng)州一、縣十一。十一縣是長沙、善化、湘潭、湘陰、瀏陽、醴陵、寧鄉(xiāng)、益陽、湘鄉(xiāng)、攸縣、安化,一州為茶陵州。因為茶陵在明代屬長沙府,所以李東陽有時將自己稱為長沙人。如《文后稿》卷五《衡山縣重建文定書院記》說:“東陽世家長沙。”明中葉至清初的文人學者,常將“長沙”作為李東陽的代稱。如明中葉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五:“臺閣之體,東里(楊士奇)辟源,長沙(李東陽)道流。”清初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丙集。
編輯推薦
《李東陽與茶陵派(乙編)》介紹了李東陽及其領(lǐng)導(dǎo)的一個風行全國的文學流派——“茶陵派”,書中介紹了他的架家世與生平、詩歌、散文及其茶陵派的成員等概況。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中獨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脈。特別是近代以來,一批又一批三湘英杰,以其文韜武略,叱咤風云,譜寫了輝煌燦爛的歷史篇章,使湖湘文化更為絢麗多彩,影響深遠。本書是為弘揚湖湘文化、砥礪湖湘后人而編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