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鄧志瑗 頁數(shù):371
前言
訓詁者,解釋古代文獻語言音義者也。訓詁學者,研究訓詁體式、內容、方法、流變者也?! ∮栐b講究發(fā)明。沒有發(fā)明,就沒有真正的訓詁。發(fā)者,發(fā)隱;明者,明幽。將隱幽抉發(fā)出來,曉喻眾人就是發(fā)明。前人對古代經(jīng)傳史乘的疏證、詁傳,用力之勤,令人欽佩。大多數(shù)的語言音義問題,多已得到解決,要在此基礎上,有所發(fā)明,談何容易?非能者莫為。 訓詁講究功力。所謂功力,一指發(fā)現(xiàn)問題的功力。古今語言,有同有異。于異中發(fā)現(xiàn)問題,似乎不難,但這些問題前人大多發(fā)現(xiàn)并解決了。于同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就是發(fā)現(xiàn)所謂字面普通而義別者,這就不易了,非目光如炬,心細如發(fā)不可。由此顯示訓詁者的語感能力,顯示訓詁者的功力。二指證明問題的功力。證明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證明問題的存在,二是證明自己的觀點。要證明問題,一靠證據(jù),二靠邏輯。用證據(jù)證明問題,實際上是歸納法;用邏輯證明問題,實際上是演繹法。歸納講究“例不十,法不立”,講究“例外不十,法不破”;演繹講究推理正確,絲絲人扣。具體運用上,歸納中有演繹,演繹中有歸納,二者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有時候發(fā)現(xiàn)了問題,提出了觀點,但卻不能很好地證明它,或進行了論證,卻不能令人信服。所以能證明問題并令人信服,就是功力。三指搜尋例證、理解例證的功力。現(xiàn)代人運用計算機檢索搜尋例證,但檢索不能代替閱讀,檢索不能培養(yǎng)語感,不能解釋和理解例證。在搜尋例證上,應以閱讀為主,計算機檢索為輔。閱讀文獻,理解文獻,正確使用文獻,本身就是一種功力。 訓詁還講究貫通。貫通首先指揆之本文而協(xié),驗之他卷而通。
內容概要
訓詁者,解釋古代文獻語言音義者也。訓詁學者,研究訓詁體式、內容、方法、流變者也。訓詁講究發(fā)明。沒有發(fā)明,就沒有真正的訓詁。發(fā)者,發(fā)隱;明者,明幽。將隱幽抉發(fā)出來,曉喻眾人就是發(fā)明。前人對古代經(jīng)傳史乘的疏證、詁傳,用力之勤,令人欽佩。大多數(shù)的語言音義問題,多已得到解決,要在此基礎上,有所發(fā)明,談何容易?非能者莫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什么是訓詁與訓詁學 ?。ㄒ唬┦裁词怯栐b ?。ǘ┦裁词怯栐b學 二、訓詁學的任務與用途 三、訓詁學和古代漢語的關系 第二章 訓詁學發(fā)展簡史 一、訓詁的萌芽與產(chǎn)生——先秦時期 二、訓詁的興起——兩漢時期 ?。ㄒ唬﹤髯Ⅲw的訓詁書及其訓詁學家 (二)章句體的訓詁書及其訓詁學家 ?。ㄈ稜栄拧贰ⅰ墩f文》、《方言》、《釋名》體例的訓詁書及其作者 ?。ㄋ模┨攸c 三、訓詁的擴展——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 ?。ㄒ唬┪簳x南北朝階段 Ⅰ.訓詁學家選介 ?、颍栐b學著作選介 (二)隋唐階段 ?、瘢栐b學家選介 ?、颍栐b學著作選介 ?、螅緯r期的特點 四、訓詁的衰弱——宋、元、明時期 ?、瘢栐b學家選介 ?、颍栐b學著作選介 Ⅲ.本時期的特點 五、訓詁的復興、全盛與創(chuàng)新時期——清朝時期 ?。ㄒ唬┯栐b的復興階段——順治、康熙、雍正三朝 Ⅰ.訓詁學家選介 ?、颍栐b學著作選介 Ⅲ.本時期的特點 ?。ǘ┯栐b的全盛階段——乾隆初期、中期 ?、瘢栐b學家選介 ?、颍栐b學著作選介 ?、螅緯r期的特點 ?。ㄈ﹦?chuàng)新階段——乾隆晚期和嘉慶朝(延至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五朝) Ⅰ.訓詁學家選介 ?、颍栐b學著作選介 六、訓詁的發(fā)展——民國時期 工.訓詁學家選介 Ⅱ.訓詁學著作選介 第三章 訓詁與文字、音韻、語法 一、訓詁與文字 二、訓詁與音韻 三、訓詁與語法 第四章 訓詁學的內容 一、解釋詞義 二、分析句讀 三、說明詞法和句法 ?。ㄒ唬┰~法分析 (二)句法分析 四、說明修辭手段 五、串講文意 六、分析篇章結構 第五章 訓詁學的方法 一、形訓——因形求義 二、聲訓——因聲求義 ?。ㄒ唬┳x音相同或相近(包括“音轉”),意義也相同或 相近 ?。ǘ┮饬x不同,因讀音相同或相近而通借 ?。ㄈ┮月曇魹榫€索,推尋語源 三、義訓——參比互證 (一)同義為訓 ?。ǘ┓戳x為訓 ?。ㄈ┝x隔相訓 ?。ㄋ模┻B類及訓 ?。ㄎ澹┻f相為訓 ?。┩埔颉 。ㄆ撸┟鑼?、說明、譬喻 (八)義界 第六章 訓詁學的術語 一、釋義 二、釋音 三、正誤 第七章 訓詁學的運用 一、訓詁學與古籍整理 ?。ㄒ唬┯栐b與標點 ?。ǘ┯栐b與??薄 。ㄈ┯栐b與注釋 (四)訓詁與翻譯 二、訓詁與中學文言文教學 (一)訓詁與詞語教學 ?。ǘ┯栐b與中學課本的校勘 ?。ㄈ┯栐b與指導學生翻譯 三、訓詁與工具書的編纂 ?。ㄒ唬┯栐b與釋義 (二)訓詁與注音 四、訓詁與漢語研究 第八章 結束語 一、訓詁學的流弊及其產(chǎn)生根源 二、訓詁學當前面臨的任務 三、訓詁學的前景展望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ㄒ唬┦裁词怯栐b “訓詁”亦作“詁訓”,兩字顛倒,始于秦漢之際魯人毛亨的《毛詩詁訓傳》。其中“詁”字也可以寫作“故”,所以《毛詩詁訓傳》,又寫作《毛詩故訓傳》,而《漢書?藝文志》稱“魯申公為詩訓故”,是“訓詁”亦可寫作“訓故”?! £P于“訓詁”的意義,據(jù)唐孔穎達《毛詩正義》的解釋是:“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訓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备鶕?jù)他這一個解釋,可見“詁”,就是通古今異言,這與《說文。言部》對“詁”字的定義“訓故言也”是一致的。所謂古今異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因時代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異言。如同是年歲的“年”,“夏日歲(取歲星行周天一次),商日祀(取四時祭祀一終),周日年(取禾一熟),唐、虞曰載(載,始也,取物終更始)(《爾雅?釋天》)。一是因地區(qū)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異言。如同是往來的“往”,“逝,秦晉語也;徂,齊語也;適,宋魯語也。”(揚雄《方言》卷一)至于“訓”,則是“道物之貌”。所謂道物之貌,陸宗達先生認為:“就是對文獻語言的具體含義,進行形象的描繪、說明?!标懴壬⑦M而認為:“這就不只是以詞來解釋詞,而且要用較多的文字來達到疏通文意的目的。它包括對詞的具體含義和色彩的說明,對句子結構的分析,對修辭手法的闡述,以及對古人思想觀點和情感心理的發(fā)掘,內容十分豐富。它所解釋的語言單位也不只是訊.還包括篇。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