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4 出版社:北京醫(yī)科大 作者:趙士杰 頁數:24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關于“十五”期間教材建設的指示精神,為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yǎng)目標——知識、自學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而編寫的系列教材之一,主要供長學制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學生使用。根據長學制口腔醫(yī)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設置特點,本教材共分十四章:即緒論、顱骨、顳下頜關節(jié)、肌、涎腺、血管、淋巴結和淋巴管、神經、口腔局部解剖、咽部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頸部局部解剖、顱部局部解剖和口腔面頸部斷層解剖。書中解剖學名詞均以人畫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91年頒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為準。 在本教材編寫過程中,盡量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基本知識及基本概念,緊密結合臨床,適當反映新進展。為便于自學,針對解剖學習中理解與記憶的困難,本書適當增加了圖的數量,使圖文密切配合,著力于解剖結構層次關系,強化三維立體概念。為提高學習興趣和啟發(fā)引導學生運用解剖學的基本知識來分析、回答臨床診斷治療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書在每章后(除第十四章外)均附有復習思考題及病例分析,用生動的病例來解釋、印證所學的解剖學理論知識,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促使其參與到主動學習過程中來。此外,本書還增寫了反映新進展的口腔頭頸部斷層解剖學。在編寫方式上采取先口腔頜面部系統(tǒng)解剖、后口腔頜面部局部解剖的方法,從而既保證了本書的系統(tǒng)性,又突出了實用性。本書除可作為口腔醫(yī)學教科書外,還可供頭頸部腫瘤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及口腔頜面外科臨床醫(yī)師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什么是口腔頜面部解剖學? 二、如何學習口腔頜面部解剖學?第二章 顱骨 第一節(jié) 腦顱 一、腦顱整體觀 二、腦顱各骨游離觀 第二節(jié) 面顱 一、面顱整體觀 二、面顱各骨游離觀 復習思考題及病例分析 一、復習思考題 二、病例分析第三章 顳下頜關節(jié)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關節(jié)的分類及顳下頜關節(jié) 二、顳下頜關節(jié)的演化 三、顳下頜關節(jié)的發(fā)育 第二節(jié) 顳下頜關節(jié)的解剖結構 一、顳下頜關節(jié)的組成 二、顳下頜關節(jié)的血供和神經支配 第三節(jié) 顳下頜關節(jié)的功能解剖與運動 一、顳下頜關節(jié)的功能解剖特點 二、顳下頜關節(jié)的功能運動 復習思考題及病例分析 一、復習思考題 二、病例分析第四章 肌 第一節(jié) 頭部肌 一、表情肌 二、咀嚼肌 第二節(jié) 頸部肌 一、頸淺肌及頸外側肌 二、舌骨上、下肌群 三、椎前肌群及椎外側肌群 第三節(jié) 腭咽部肌 第四節(jié) 運動下頜的肌群與下頜骨骨折移位第五章 涎腺第六章 血管第七章 面頸部淋巴結和淋巴管第八章 神經第九章 口腔局部解剖第十章 咽部局部解剖第十一章 面部局部解剖第十二章 頸部局部解剖第十三章 顱部局部解剖第十四章 口腔面頸部斷層解剖主要參考書目英漢專業(yè)詞匯索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