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細胞生物學

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北京醫(yī)科大學  作者:周柔麗  頁數:86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95年以來,通過教育部、衛(wèi)生部及北京市等各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的研究與實踐,我校著力于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課程體系的研究,實現融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的綜合培養(yǎng),拓寬專業(yè)口徑,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自學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進行了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改革教與學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加強人文紊質的培養(yǎng),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的教書育人?! ≡诟母飳嵺`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教材建設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醫(yī)學教育一套教材一統天下的局面,未能充分體現各醫(yī)學院校的辦學特點,未能及時反映教學改革及教學內容的更新。為此我們邀請了北醫(yī)及部分兄弟院校各學科的專家教授編寫了這套長學制教材。  這套教材的編寫工作力求符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大綱,體現長學制教學的水平,探索和嘗試突破原有教材的編寫框架;體現北醫(y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的成果和總體水平,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有利于指導學生學習和思考,有利于訓練學生臨床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教學過程中的“雙語”教學要求,將學生必須掌握的詞匯編入教材之中。  本套教材匯集了北醫(yī)及部分兄弟院校的專家教授們多年來積累的知識和教學經驗,在編寫中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衷心希望該套教材的出版能為我國的醫(yī)學教育貢獻一份力量,使醫(yī)學教育的教材建設能夠百花齊放,但是由于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的不平衡,教材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歡迎有關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書籍目錄

第一篇 細胞生物學緒論第一章 細胞生物學在生命科學中的定位、發(fā)展簡史、當代發(fā)展趨勢與研究熱點第一節(jié) 細胞生物學在生命科學中的定位第二節(jié) 細胞生物學的發(fā)展簡史一、經典時期——細胞的發(fā)現及細胞學說的創(chuàng)立二、顯微水平的實驗細胞學時期三、亞顯微結構及分子水平的細胞生物學時期第三節(jié) 細胞生物學當代的發(fā)展趨勢與研究熱點一、發(fā)展趨勢二、研究熱點第二章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及其在醫(yī)學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第一節(jié) 醫(yī)學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內容一、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二、細胞的生命活動三、細胞的社會性第二節(jié) 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在醫(yī)學科學發(fā)展中的作用一、細胞生特學在認識疾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二、細胞生物學在疾病診斷中的作用三、細胞生物學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四、細胞生物學在醫(yī)學學科發(fā)展中的作用第三章 細胞的觀察與研究方法第一節(jié) 顯微鏡檢術、細胞化學及核素技術在細胞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一、光學顯微鏡二、電子顯微鏡三、細胞化學和免疫細胞化學技術四、核素技術第二節(jié) 細胞及其組分的分離一、流式細胞技術二、細胞及其亞組分的分離三、生物芯片技術第三節(jié) 活細胞的研究方法一、細胞培養(yǎng)……

章節(jié)摘錄

  第五節(jié) 真核細胞基因與基因組  眾所周知,每個生物都具有由基因組成的基因組,攜帶著構成和維持該生物體生命形式所必需的所有生物信息。這里簡要介紹基因及基因組的基本概念和特點,詳細內容可參閱遺傳學相關教材?! ∫弧⒒虻幕靖拍睢 』蚴沁z傳的基本單位,亦即含有完成一條肽鏈或一個功能RNA之遺傳信息的DNA單位。作為控制生物體各種性狀的基因通常是穩(wěn)定的,在繁殖后代的過程中遺傳給下一代。當受到某些因素影響時,基因也可能發(fā)生可遺傳的變異,即基因突變,突變后的基因以新的形式穩(wěn)定遺傳。攜帶正常基因的生物體稱為野生型,攜帶突變基因的生物體稱為突變體。生物體的基因型是指控制其表型的所有遺傳因子,而生物體的表型是指可見的或可檢測的外在性質。在組成生物體表型的各種性狀中,一些性狀是由單基因決定的,而另一些性狀是由多基因決定的。生物體的表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產生眾多種類的蛋白質來實現的,而蛋白質的結構和活性首先是由其氨基酸序列決定。氨基酸的序列是由基因所包含的DNA序列通過遺傳密碼決定的。遺傳密碼以三個核苷酸為一組進行閱讀,每三個核苷酸序列稱為一個密碼子,代表一個氨基酸?;虬ㄒ幌盗袕墓潭ǖ钠鹗嘉稽c讀起并在固定的終止位點終止的密碼子。對于任何一個確定的基因,DNA雙鏈中只有一條可編碼蛋白質。在DNA序列上發(fā)生的變化相應的也導致蛋白質氨基酸序列的改變,使蛋白質的生物功能產生變化。DNA上的任何堿基對都可能發(fā)生突變,一個堿基對發(fā)生變化就可能導致突變密碼子所對應的氨基酸發(fā)生改變。由于DNA上的密碼子是從一定的起點,按特定的可讀框閱讀的,插入或缺失一個核苷酸都會造成移位突變,導致突變位點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發(fā)生變化。如果一個基因的突變導致一個蛋白質變化,就可以推論該基因編碼這個蛋白質?! τ谡婧松飦碚f,基因組中特定基因的序列并不直接與所編碼的蛋白質氨基酸序列相對應,這是由于DNA上的密碼不能直接翻譯出蛋白質,DNA首先轉錄并加工成mRNA,mRNA中包含對應于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的一段核苷酸序列,這部分序列稱為編碼區(qū)。在mRNA的每個末端還有額外序列。有時這些非編碼區(qū)中不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發(fā)生突變也能阻礙基因的功能,表明這些區(qū)域是遺傳單位的有機組成部分。此外在基因序列中還存在著內含子,在最初轉錄出的mRNA前體中含有這些序列,而在加工成熟過程中會被剪切掉。  真核生物的基因除外顯子和內含子外還有不編碼的轉錄調控區(qū),即可被復制、轉錄、翻譯過程的調控分子識別的序列。當這些與蛋白質結合的DNA序列發(fā)生突變時,調控蛋白質(如轉錄因子)不能識別DNA,以致所調控的基因不能表達。所以,外顯子、內含子和調控序列共同構成了基因?!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醫(yī)學細胞生物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