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家

出版時間:2000-12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黃健  頁數:386  

內容概要

  《走近科學家》作者以工作中所接觸到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為人物主線,以20世紀中國歷史和世界科學發(fā)展現狀為背景,用深情的筆觸、流暢的語言,配以大量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來記述23位中國兩院院士的科學生涯、杰出貢獻、治學經驗、成長道路、成才環(huán)境、家庭生活和奮進向上的感人事跡,展示了院士們堅韌不拔地追求科學真理的信念,體現了中國科學家“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品質,為人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走近科學家、理解科學家、崇敬科學家,啟迪心智和審視人生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x者可以從中學習到院士們堅韌不拔、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和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的治學方法以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獻身科學的高尚品質。

作者簡介

  黃健,男,1953年12月生,籍貫廣東和平。編審。1982年畢業(yè)于廣西大學機械工程系,1995年畢業(yè)于中共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yè),1998年畢業(yè)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校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班。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1969年起,先后在農村插隊,工廠當工人,機關做宣傳干事、共青團專職干部,大學做助教、講師。1988年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曾任總編輯、社長。主持編輯的“當代中華科學英才”叢書獲中共中央宣傳部首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鄧小平科學技術思想研究》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叢書獲第三屆國家圖書提名獎,《太空·地球·人類》獲第八屆中國圖書獎,“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叢書獲第十屆中國圖書獎,《中國南方洪澇災害與防災減災》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壯族醫(yī)學史》獲第四屆國家圖書提名獎,《奇妙的南極》獲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 ∈嗄陙?,先后在《博覽群書》、《中國圖書評論》、《著作權法》、《新聞出版報》、《學術論壇》、《沿海企業(yè)與科技》、《出版廣角》等刊物上發(fā)表評論和文章30多篇。

書籍目錄

題詞 周光召 宋健 路甬祥序一 談家楨序二 馬慶生引子 石元春祖國·科學·真理--記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楊振寧科學之光--回憶中國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嚴濟慈裂變之光--回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 院士錢三強太空的縈夢--記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 院士錢學森留得丹心報暖暉--記中國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錢偉長矢志不渝強國夢--記中國“兩彈一星”功臣、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記中國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階平揭開生命之謎--訪中國遺傳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家楨光學之魂--訪中國光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春天的回眸--訪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周口店北京人的發(fā)現--訪中國舊石器考古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 院士賈蘭坡請歷史不要忘記他們--訪中國自動檢測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嘉墀點燃綠色革命之火--訪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篳路藍縷赤子心--訪研制中國“兩彈”的實驗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孝翱翔在真理王國中--訪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此心日夜系三峽--訪三峽工程技術總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家錚歷盡滄桑尋真理--訪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選瑰麗的焊弧--訪中國現代焊接理論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潘際鑾中華神醫(yī)--訪世界斷肢再植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中偉祖國的母親--土地--訪中國土壤學的杰出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大地的驕子--訪中國現代經濟與人文地理學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 院士吳傳鈞揭開腦的奧秘--記中國生理學的杰出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雄里藍色海洋之夢--訪中國海洋藥物學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管華詩跋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996年5月,周光召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在此期間,周光召以鄧小平同志關于倡導科學的論述為指導,充分發(fā)揮科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聲和建議,維護科學工作者的合法權益,努力為科技工作者服務,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調動和發(fā)揮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完成江總書記提出的“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獻身于科教興國的偉大事業(yè)”這項光榮的根本任務,在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和國際民間科技交流與合作等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周光召還就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趨勢與戰(zhàn)略、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外部條件、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歷史啟迪等重大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他指出:21世紀初葉,將是中華民族以堅定的步伐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時期。中華民族的復興要求科技先行,要求涌現出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我國當前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是科技和經濟的緊密結合,是將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迅速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同時,我國的進一步發(fā)展,也需要更多更好的自主知識產權,需要振奮民族的自信心,實現以弱勝強、后來居上。因此,需要在中國的大地上出現重大的科學發(fā)現。  現在,中國正處于經濟起飛的前夕,處于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社會對科技已有強大的需要。這種需求,正如恩格斯所說,將比十所大學更有力地推動科學的發(fā)展。  現在,是一個需要在中國大地上出現偉大科學家、也一定能出現偉大科學家的時代,是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中國青年科學家建功立業(yè)的大好時機。只要充分發(fā)揮我們的智慧和主觀能動性,選好發(fā)展戰(zhàn)略的領頭人,團結協作,艱苦奮斗,做到以弱勝強,后來居上是完全可能的?! ?998年3月,周光召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2000年10月,已是深秋的北京,處處呈現出五彩斑斕的景象,這是北京最美麗的季節(jié)。23日上午,我在中國科學院辦公大樓里再次見到了辦公廳主任李云玲女士,此時的辦公大樓已修葺一新,更加莊嚴、雄偉和巍然。在這座神圣的科學殿堂里,我們一起美好地回憶了當年周光召院長、錢三強院士對科技出版工作的支持和關懷,李主任還介紹我認識科學院學部聯合辦公室的負責同志,希望我能多接觸一些院士,多了解一些院士,多宣傳科學家,以弘揚科學精神和傳播科學知識?! ≡谌祟惣磳⒖缛?1世紀的最后一個秋天的一個晚上,我決心要寫這篇文章;在寫作的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我的心情一直激動不已。當畫上最后一個句號時,已是凌晨2點30分,但我仍沒有倦意,我仍在沉思,眼前浮現的是偉大的科學人物,是他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成就,這些珍貴財富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直接推動力?! ∽詈螅乙弥袊茖W院現任院長路甬祥院士的一段震撼人心的十分精彩的話作為本文的結語:“請歷史記住他們!請讀者記住他們!記住那些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第一枚導彈的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上天立下不朽功勛的科學家、指揮家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全體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薄   ≡跂|吳大學生物系,外籍教員泰斯克講授的“進貨遺傳與優(yōu)生學”課是談家楨在東吳大學學習時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門課程,這對他畢生致力于遺傳進化論和優(yōu)生學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他還如饑似渴地閱讀了一大批關于進化論、遺傳學和優(yōu)生學等方面的書籍,達爾文的原版《物種起源》也就是在那段時間里讀完的。他從這些書中,找到了“人是誰創(chuàng)造的”答案,并萌發(fā)了用遺傳學原理改良人種的大膽設想?! ≌劶覙E大學畢業(yè)時,獲學校保送至燕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師從聞名遐邇的美國摩爾根教授的弟子、一位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研究的教授李汝祺,開始了以亞洲瓢蟲為實驗材料進行色斑變異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并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完成了研究論文,通過答辯獲得了碩土學位。  按照李汝祺的意見,談家楨把碩土論文分成各自獨立的三篇。其中兩篇與李先生聯名發(fā)表在《北平自然歷史公報上》,另一篇是整篇碩士論文的核心部分,經李汝祺教授的推薦,直接寄往摩爾根實驗室?! ≌劶覙E非常敬仰遺傳學泰斗摩爾根,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摩爾根的學生。摩爾根審閱了談家楨的論文,甚為欣賞這位中國青年研究者的才華。他把論文轉交給他的助手、國際著名的群體進化遺傳學家杜布贊斯基教授。杜氏也曾想利用瓢蟲的色斑多態(tài)性進行遺傳進化規(guī)律的研究,但一直未能如愿。談家楨的論文令他十分高興,他直接給談家楨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表示對這個課題及已取得的成績極為欣賞。后經摩爾根和杜氏的推薦,這篇論文在美國發(fā)表。自  此后,談家楨與摩爾根及杜氏取得了聯系?! ⊙芯可厴I(yè)前夕,談家楨遇見了在協和醫(yī)院工作的東吳大學姓施的老同學,談家楨正準備離京返母校任教,這位同學在談家楨的紀念冊上寫下了“中國的摩爾根”六個字。這不是簡單的六個字,而是談家楨為之奮斗了60年的座右銘?! ?932年,談家楨回到母校東吳大學生物系任講師。這年夏天,他同父輩好友的女兒傅曼蕓結為伉儷,并在校內租了一幢二上二下的樓房,夫妻倆過著寧靜的小康生活。但他去摩爾根實驗室深造的意愿從未放棄過。他直接寫信給摩爾根,表達了自己的希望。不久,談家楨接到了摩爾根的回信,表示五條件地同意他到摩爾根實驗室攻讀博土學位。   1934年,談家楨西渡遠洋,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學部摩爾根實驗室深造,1936年獲博土學位。他是經典遺傳學創(chuàng)始人摩爾根的人室弟子,在繼承發(fā)展摩爾根遺傳學說方面有杰出的貢獻:30年代,他開創(chuàng)性地從事果蠅種系進化和亞洲瓢蟲色斑變異的遺傳學研究,40年代提出了“異色瓢蟲色斑嵌鑲顯性遺傳理論”,在國際遺傳學界引起巨大反響,受到高度重視和評價?! ?937年,抗日烽火燃起。談家楨懷著科字救國之心,返回祖國。在祖國,談家楨一直致力于開拓中國的遺傳學研究,竭盡全力,到處吶喊,活躍在學術界的第一線,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他一生辛勞,把自己的畢生精力貢獻給遺傳學,當之無愧地成為我國遺傳科學的帶頭人。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走近科學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