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背拳術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作者:任剛  頁數(shù):309  

前言

通背拳亦稱“通臂拳”。通背拳強調以猿取勢,放長擊遠,所以也稱“長拳”。通背拳形成歷史久遠,在河南少林寺得福居禪師秘授的《少林衣缽真?zhèn)鳌烽_篇就提到:  “以太祖的長拳起首,韓通的通臂為母。”太祖是指宋太祖趙匡胤。韓通是后周將領,字仲達,太原人。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之子黃百家,所著的《內家拳法》中有“佑神通臂最為高,斗門深鎖轉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勢,撤出抱月不相饒。揚鞭左右人難及,煞錘沖擄兩翅搖?!庇设F佛寺傳出的內家拳法,也主要匯敘了通背拳術,說明通背拳在各拳術中的地位。

內容概要

通背拳亦稱“通臂拳”。通背拳強調以猿取勢,放長擊遠,所以也稱“長拳”。通背拳勁道講究“縮小綿軟巧,冷彈脆快硬”,對擊法尤為重視。但各種資料、書籍對通背拳的勁道和擊法詳解不多,缺少系統(tǒng)的文字記載。任剛所著《中國通背拳術》則對該拳種過去只憑口傳身授秘而不宣的內容作了精辟的論述。 本書所收內容豐富,既有傳統(tǒng)的精華,又有新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既有理論探索,又有實踐經驗的提煉;既講通背拳的搏擊,又講通臂拳的套路訓練。在著書方法上,一改只寫動作圖解和過程的方法,增加了動作的擊法功用、練習要求和動作行功導語(歌訣),能更好地幫助和提示練習者。同時,本書的另一特點是不局限于套路的教練,而是突出了通背拳的技擊意義,將大量古傳、秘傳的技擊精華公之于眾,使這些鮮為人知的實用技擊術得以挖掘整理、繼承發(fā)揚,大大提高了通背拳這一古老拳種的實用性。因此,該書是任剛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一部武術著作,相信廣大武術愛好者會在此書中受益。

作者簡介

任剛:祖籍四川涪陵,生長于重慶市。     
  1970年學體操。1972年首批進入四川省武術集訓隊,任隊長。1980年榮獲全國通背拳冠軍及對練冠軍,并連續(xù)5年禪連通背拳冠軍,直至退役任教練。是我國首批“武英”級選手之一。
  1980~1988年間,先后5次作為中國武術團成員前往美國、日本、法國、新加坡、墨西哥、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哥斯達尼加等近10個國家訪問表演。
  1984年開始擔任四川省武術隊副領隊兼助理教練,1988年起任主教練至今,1995年評為高級教練員。任職期間,曾培養(yǎng)了多名全國冠軍,1995年8月在美國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上,其培養(yǎng)的劉艷艷獲得了女子刀術冠軍。
  1978年當選為四川省第五屆人大代表。先后2次榮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5次榮獲國家體育運動獎章。
1996年任國家隊主教練,帶隊參加第二屆東亞運動會獲四枚金牌;2001年任國家隊主教練,帶隊參加第十四屆亞洲運動會,獲女子南拳,男子長拳全能,女子長拳全能三枚金牌。2007年培養(yǎng)的學生奪得第九屆世錦賽南棍世界冠軍?,F(xiàn)任四川省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四川省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通背拳拳理概論  第一節(jié)  通背拳的源流與發(fā)展    一、通背拳源流    二、通背拳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通背拳的運動特點    一、探腰拔背,放長擊遠    二、冷彈柔進,堅韌交錯    三、閃展靈活,敏捷善變    四、拳速步疾,勢勢相連  第三節(jié)  通背拳的基本技法    一、手法    二、身法    三、步法    四、眼法    五、拳術要典之法第二章  通背拳基本功及訓練法  第一節(jié)  手型、步型、手法、腿法、步法、跳躍    一、手型    二、步型    三、手法    四、腿法    五、步法    六、跳躍  第二節(jié)  通背拳練習功法    一、活腕動    二、活臂功    三、活腰功第三章  通背拳實用二十四式連環(huán)手  第一節(jié)  何為二十四式連環(huán)手    一、前八手    二、中八手    三、后八手  第二節(jié)  二十四式連環(huán)手詳解    一、前八手    二、中八手    三、后八手第四章  白猿如意通背拳    一、第一段飛身箭彈    二、第二段燕子鉆云    三、第三段大蟒翻身    四、第四段步步追逼第五章  通背拳迎敵實戰(zhàn)篇  第一節(jié)  通背拳技擊精義一百單八字  第二節(jié)  通背拳對搏實戰(zhàn)要言    一、搏擊的極意——先機    二、對敵接手要訣    三、對敵出手要訣    四、臨陣周身運行十二字要訣  第三節(jié)  迷魂、追魂、喪魂三絕掌    一、迷魂掌    二、追魂掌    三、喪魂掌  第四節(jié)  五行掌迎敵法    一、摔掌迎敵法    二、拍掌迎敵法    三、穿掌迎敵法    四、劈掌迎敵法    五、攢掌迎敵法  第五節(jié)  傳統(tǒng)臨戰(zhàn)實用技擊法二十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任剛所著《中國通背拳術》則對該拳種過去只憑口傳身授秘而不宣的內容作了精辟的論述。通背拳亦稱“通臂拳”。通背拳強調以猿取勢,放長擊遠,所以也稱“長拳”。通背拳勁道講究“縮小綿軟巧,冷彈脆快硬”,對擊法尤為重視。但各種資料、書籍對通背拳的勁道和擊法詳解不多,缺少系統(tǒng)的文字記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通背拳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內容很好,能系統(tǒng)了解該拳種,有收藏價值!
  •   今年來寫的比較好的一本書,通俗易懂,向大家推薦.
  •   簡單看了看,還不錯
  •   通背拳的歷史介紹得不是很清楚明白。動作照片中動作的走向不是很連貫,必須有清楚明白的文字描述才能看明白。套路的節(jié)奏沒有講述,只是說怎么做動作,是否與上一個動作連起來,或是稍微暫停一下,都沒有說明。
  •   書很好,全面系統(tǒng),可惜沒有配套光盤,學不好
  •   書名會讓人產生誤解,其實通背拳術這個領域很廣博,單單這一本書遠沒有涵蓋所有的精華,但是作者講的部分還是比較不錯的。
  •   內容與質量還可以不錯!值得收藏!
  •   雖為學院派,入門佳作,通背基本功是重點.
  •   有一天在書店,看到了這本書,再一看作者是我的老師,就記下了名字和出版社,來到卓越網上訂購,沒想到還打折呢,就買了回來,支持老師的事業(yè),同樣也繼續(xù)向老師學習,學習老師的所長,豐富自己的技術。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