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0-1 出版社: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永新 頁數(shù):35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我的教育理想》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表達了作者對于學校、教師、校長、學生以及父母的基本觀點;中篇研究了教育現(xiàn)代化、教育創(chuàng)新、民族凝聚力以及科教興市等具有一定宏觀意義的政策問題;下篇則展望了未來教育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
朱永新(1958~),江蘇大豐人,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中華教育思想研究》等。
書籍目錄
教育的理想與理想的教育──為新世紀新教育而作(代自序)第一章 理想的德育一、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在自然的活動中養(yǎng)成學生的德性,讓學生在游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二、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三、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藝,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圍中推進善的教育。四、理想的德育,應該注重為學生尋找生活的榜樣,用真實、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英雄主義精神。五、理想的德育,應該科學合理地設置循序漸進的德育目標,使其兼具現(xiàn)實性和理想性的雙堆視角,形成層次遞進、不斷完善的德育目標體系—。六、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心靈的溝通,建立起溫馨的對話場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能在學校的教育中安營扎寨七、理想的德育,應該教給學生自警、自誡、自勵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學生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八、理想的德育,應該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為本”的共識,建立起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wǎng)絡,使各種力量形成時空交叉影響的德育優(yōu)勢力量第二章 理想的智育一、理想的智育,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fā)創(chuàng)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二、理想的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以人為本”,把“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體現(xiàn)于教學的全過程三、理想的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四、理想的智育,應該注重協(xié)調(diào)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諸育于一體,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力于“合格+特長”的個性養(yǎng)成五、理想的智育,應該使教學活動走出分數(shù)的誤區(qū),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大情懷,使學生成為人類文明之火的傳薪者六、理想的智育,應該具有開放性,注重實踐性,與生活相聯(lián)系,與社會相溝通,使學生關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七、理想的智育,應該讓課堂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讓課程具有豐富性、回歸性、關聯(lián)性和嚴密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八、理想的智育,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更新學習工具,拓寬智育途徑,讓學生在網(wǎng)絡世界的時空中縱橫馳騁第三章 理想的體育一、理想的體育,應該能體現(xiàn)奧林匹克精神,培養(yǎng)學生在人生路逄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并能完善自我,體現(xiàn)人性之崇高二、理想的體育,應該注重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永不言殿,永不停歇,養(yǎng)成堅韌不拔的品質”三、理想的體育,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情懷和愛國情操,使體育活動成為德性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四、理想的體育,應該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別,學會公正、公平的觀念,遠離弄虛作假,形成誠實的品格五、理想的體育,應該培養(yǎng)學生坦然面對競爭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心態(tài),學會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和科學訓練,養(yǎng)成健全的心理素質六、理想的體育,應該在注重體能訓練的同時,為學生打開世界體育之窗,感受力與美的和諧七、理想的體育,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不把體育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而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自我,享受自我八、理想的體育,應該使學校體育與社區(qū)體育有機聯(lián)系起來,充分利用杜區(qū)或民間的體育資源,同時向社會開放學校的體育設施,體現(xiàn)體育發(fā)展的社會化、生活化、終身化的趨勢第四章 理想的美育一、理想的美育,應該是一種“自然美育”,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懷,讓學生親和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二、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生命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優(yōu)化生命,激揚生命三、理想的關育,應該是“生活美育”,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創(chuàng)速生活,做生活的強者與生活的主人四、理想的美育,應該是“藝術美育”,應誼引導和教育我們的學生熱愛藝術,欣賞藝術,井具有一定的才藝五、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立體美育”,應誼樹立大美育現(xiàn),形成立體化、網(wǎng)絡化的美育模式,構建濃郁的美育氛圍六、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示范美育”,它必須緊緊依靠具有審美素養(yǎng)的教師,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走向美麗的人生七、理想的美育,應該是“精神美育”,應該注重通過美育讓學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擁有美的心靈八、理想的美育,應該是一種“創(chuàng)造美育”,應該注重在美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沖動與欲望,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第五章 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一、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注重在勞動中培養(yǎng)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觀念和態(tài)度,讓學生經(jīng)常體驗到勞動的艱辛與喜悅二、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鼓勵和教育學生從學會自我服務入手,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勞動實踐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三、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注重勞動實踐活動的多樣性,增強勞動的智力含量,引導學生手腦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四、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學校課堂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走出校門,接觸社會,并通過富有特色的勞技教育基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勞技特長五、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注重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在勞植教育中“樹德”“增智”“強體”“審美”,形成學生的良好品德和個性心理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六、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和年齡差異,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課程和行為引導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計劃、工作、社會等“關鍵能力”七、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注重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構建“大勞育”的教育體系八、理想的勞技教育,應該有一支優(yōu)秀的勞技師賞隊伍和一套具有實用性、特色性的課程教材,為實施勞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證第六章 理想的學校一、理想的學校,應該是一所有特色的學校二.理想的學校,應該是一所有品位的學校三、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個富有人格魅力、有遠欠理想的校長四、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支創(chuàng)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師隊伍五、理想的學校,應該擁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習慣的學生六、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個面向所有學生的校本課程體系七、理想的學校,應該有一個永遠對學生開放的圖書館和計算機房第七章 理想的教師一、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二、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三、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四、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五、理想妁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趨,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六、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七、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第八章 理想的校長一、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階值與使命,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的校長二、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珍惜學校的名譽勝過愛護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長三,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不斷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辦學理念,具有獨特辦學風格的校長四,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長五、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善于協(xié)調(diào)上下左右關系,能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力量以促進學校發(fā)展的校長六、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科學研究,并能成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組織者和身體力行者的校長七、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給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輝煌的舞臺,善于讓每一位教師走向成功的校長八、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使學校具有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的校長第九章 理想的學生一、理想的學生,應該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學生二、理想的學生,應該是積權進取,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標新立異,富有個性,富有自己獨特見解和思想的學生三、理想的學生,應該是自信自強,永不放棄,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永不低頭,充滿旺盛斗志和樂觀精神的學生四、理想的學生,應該是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廣泛的興趣愛好和一定特長的學生五、理想的學生,應該是一個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處,有著和諧的人際關系,受人歡迎的“人緣兒”六、理想的學生,應該是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有豐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用最少的時間贏得最高學習效率的學生第十章 理想的父母一、理想的父母,應該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養(yǎng)孩子追求卓越、獨立自主、持之以恒、勤儉節(jié)約等個性品質和良好習慣的父母二、理想的父母,應該是永遠保持年輕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還給孩子,讓稿子輕松、自由、愉快成長的父母三、理想的父母,應該是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天賦,善于挖掘孩子潛能,善于培養(yǎng)孩子特長的父母四、理想的父母,應該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來對待孩子,而不是以長輩的身份來壓制孩于和以棍棒方式教訓孩子的父母五、理想的父母,應該是有著和諧家庭關系,能以身作則,一諾千金的父母六、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對孩子失望,決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和鼓勵,決不使用侮辱性批評的父母七、理想的父母,應該是善于學習,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覺性,能夠善于利用各種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機智的父母八、理想的父母,應該是努力配合學校、社區(qū)對孩子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從而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父母附錄一:新教育實驗的理論與實踐附錄二:朱永新學術活動年表跋:夢想成真(原序)初版后記與新教育同行(再版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