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

出版時間:2001-7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焦永和 主編  頁數:477  字數:744000  

內容概要

本書是作者在總結和吸取了多年來教學改革實踐經驗編寫而成的,教材內容符號高等學校工科制圖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畫法幾何及機械圖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將工程圖學構型設計、AutoCAD繪圖軟件、徒手繪圖等與投影理論、最新國家標準融為一體,是本書的突出特色。    本書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計算機繪圖基礎,正投影基礎,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直線、平面的相對益,投影變換、曲線、曲面的投影,平面、直線、立體與立體相交,組合體,軸測圖、透視圖與徒手圖,圖樣畫法,標準件、彈簧,零件圖,裝配圖等十四章。本書與《機械制圖習題集》配套使用,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各專業(yè)的教科書,也可供其他各類學校有關師生和相關工程的設計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 1 國家標準《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的有關規(guī)定 2 幾何作圖 3 平面圖形尺寸標注 4 平面圖形構型設計第二章 計算機繪圖基礎 1 計算機繪圖基本知識 2 AutoCAD軟件應用簡介第三章 正投影圖基礎 1 投影法 2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質 3 工程上常用的幾種投影圖 4 物體的正投影圖第四章 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 1 點的投影 2 直線的投影 3 平面的投影第五章 直線、平面的相對位置 1 平行關系 2 相交關系 3 垂直關系 4 點、線、面綜合題及其解法第六章 投影變換 1 概述 2 變換投影面法 3 旋轉法第七章 曲線和曲面 1 曲線概述 2 圓的投影 3 曲面概述 4 直線面 5 回轉曲面 6 螺旋線和螺旋面 7 曲面的切平面 8 用AutoCAD繪制曲線第八章 立體 平面、直線、立體和立體相交 1 立體的投影 2 平面與立體相交 3 直線和立體相交 4 立體與立體相交 5 用AutoCAD繪制截交線第九章 組合體的視圖 1 基本立體的視圖 2 組合體的構成和視圖 3 組合體的構型設計 4 組合體讀圖 5 組事體的尺寸標注 6 用AutoCAD繪制組合體視圖第十章 軸測圖、透視圖、徒手圖……第十一章 圖樣畫法第十二章 標準件、齒輪與彈簧第十三章 零件圖第十四章 裝配圖附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是設計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應在讀懂裝配圖的基礎上進行,一般可按以下步驟:1.確定視圖方案確定零件的視圖方案時,可以參照裝配圖中該零件的表達方法,但絕不能照搬,應根據零件的結構形狀特點重新選擇或適當調整。圖13-37為底座的零件圖,其主視圖仍反映該零件在銑床頂尖中的工作位置,但不再用全剖視,而采用了保留大部分外形的局部剖視圖。有些局部結構,在裝配圖中不要求全部表達出來,而在零件圖上,則需要表達清晰,完整,如C視圖就是為表達銷孔形狀和位置而畫的。2.畫出零件圖形對分離出來的零件投影,不要漏線、應畫全原圖中被遮擋的線條。如底座的主視圖上就補畫了許多外形線。另一方面,也不要畫出其他零件(即使是不可拆卸的或過盈配合的零件)的投影。如底座俯視圖上用局部剖視表達了螺栓孔和銷孑L,不能再畫出螺栓和銷。在裝配圖中被省略不畫的工藝結構,如倒角,圓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圖中均應畫出,其尺寸(如圓角等)可在技術要求中加以說明。3.確定并標注零件的尺寸根據部件的工作性能和使用要求,分析零件各部分尺寸的作用及其對部件的影響,首先確定主要尺寸和選擇主要尺寸基準。而具體的尺寸大小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對裝配圖中已注明的尺寸,按所標注的尺寸和公差帶代號(或偏差值)直接注在零件圖上,如50H7。與標準件或標準結構有關的尺寸(如螺紋、銷孔,鍵槽等)可在明細欄及相應標準中查到。

編輯推薦

《機械制圖(第2版)》獲中國工程圖學學會優(yōu)秀教材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機械制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