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鑒賞論

出版時間:1999-4  出版社: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李澤淳,趙慧平主  頁數(shù):367  字數(shù):310000  

內容概要

本教材是為文秘專業(yè)本科的藝術鑒賞論課程編著的。針對秘書專業(yè)的特點,本教材注重了藝術鑒賞知識的基礎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關于藝術理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并且能夠將其運用到工作和生活實踐中。據(jù)此思想.本教材所設計的論題,所提出的思想、觀點努力采用共識性強,并且為一般的藝術鑒賞實踐所必需的內容。但是,藝術鑒賞理論的研究在我國還剛剛開始,還沒有能夠形成有我國特色,適合于我國藝術鑒賞實際的鑒賞理論。在編著過程中,作者注意吸收近年來文藝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借鑒外國文藝理論家的新方法和新思想,使傳統(tǒng)的共識性的內容與新的研究成果相結合。本教材涉及到的一些屬于探索過程中的新思想和新觀點,作者努力將其簡化。使之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為學生所接受。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藝術鑒賞的本質與特征  第一節(jié)  藝術鑒賞的地位與作用  一  藝術鑒賞的地位  二  藝術鑒賞的作用  第二節(jié)  藝術鑒賞的基本性質    一  藝術鑒賞是一種審美享受    二  藝術鑒賞是一種藝術再創(chuàng)造活動  第三節(jié)  藝術鑒賞的特征    一  藝術鑒賞的個體性    二  藝術鑒賞的體驗性    三  藝術鑒賞的直感性第二章 藝術鑒賞的客體  第一節(jié)  藝術作品的本質    一  藝術作品是人類社會以審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成果    二  藝術作品是人類社會交流的特殊媒介    三  藝術作品是社會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    四  藝術美是對現(xiàn)實美的集中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藝術作品的審美特征    一  形象性    二  情感性    三  想象性與虛擬性    四 物質符號性  第三節(jié)  藝術作品的構成    一 物質符號形式    二  直接的意義單元    三  藝術形象系列    四  藝術作品的整體意義    五  藝術作品的審美效能第三章 藝術鑒賞主體論  第一節(jié)  鑒賞主體應具備的條件    一  鑒賞者應該具有健全的社會化的審美感官    二  鑒賞者應該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和必要的審美修養(yǎng)    三  鑒賞者應該具備適合于鑒賞的審美心境    四  鑒賞者應該以藝術的眼光鑒賞藝術    五  鑒賞者在鑒賞藝術品時應該做到“知人論世”    六  鑒賞者最好具有領悟作品更深廣意蘊的能力  第二節(jié)  藝術鑒賞的差異性    一  不同民族及地區(qū)的人具有鑒賞差異性    二  不同階級與階層的鑒賞主體存在鑒賞差異性    三  不同時代的鑒賞者表現(xiàn)出鑒賞的差異性    四  個人差異是鑒賞差異的主要原因第四章 藝術鑒賞的基本過程及心理特征  第一節(jié)  藝術鑒賞的基本過程    一  感受形象    二  想象體驗    三 回味玩賞  第二節(jié)  藝術鑒賞的心理特征    一  感知    二  想象    三  情感    四 理解第五章 語言藝術的特征與鑒賞 第六章 造型藝術的特征與鑒賞第七章 表演藝術的特征與鑒賞 第八章 綜合藝術的特征與鑒賞 附錄 西方接受美學概述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藝術鑒賞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