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燕世超 汕頭大學出版社 (2005-06出版) 作者:燕世超
作者簡介
男,1954年生,安徽渦陽人,汕頭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91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分配到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96年12月晉升為副研究員,1998年8月調入汕頭大學文學院工作至今。主要從事文藝美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專著有《張恨水論》。在《文學評論》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
書籍目錄
略論毛澤東接受美學思想走出誤區(qū) ——從隱形與實踐中發(fā)掘毛澤東文藝思想新質中國審美文化研究的歷史性開拓 ——評《中國審美文化史》的創(chuàng)新意義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本質論質疑 ——向童慶炳先生請教兼論文學的情感語言藝術本質雜語共生:重建中國文論話語的思考徘徊與超越 ——中國美學的現狀與展望文藝美學的定位及其他詩意的隱退 ——論當代詩詞的生存困境及其對策論詩歌的外部特征——語言的模糊性論雅俗文學的界限 ——兼向朱立元先生請教論雅俗文學的相互轉化俗文學的讀者研究批判的武器難以創(chuàng)新 ——論“五四”前后白話詩人對民間歌謠的揚棄論民間文學喜劇性作品中的超越性意向略論曹操詩歌的悲壯美論明清英雄傳奇小說中的莽漢形象論張恨水詩詞的藝術風格論張恨水環(huán)境小說的敘事結構和悲劇意蘊張恨水與章回小說的現代轉型論張愛玲小說的“蒼涼”意味輝煌歷史中的深長喟嘆 ——論解放區(qū)民歌體詩歌的生成與缺憾生命意義的剝離 ——論《也是亞當,也是夏娃》中的夏娃形象壯麗風格的生動展示
章節(jié)摘錄
書摘20世紀60、70年代在原聯邦德國興起的接受美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理論和文藝美學,它從文學的存在方式入手,以讀者研究為中心,把文學作為一個從作家一作品一讀者三環(huán)節(jié)的動態(tài)流程來研究,很快在歐美許多國家流傳開來,成為一種具有世界性的新學科。如今,雖然它的鼎盛期已經過去,可它給人們提供的全新的思維方式,仍然有著劃時代意義。研究它與毛澤東文藝理論的內在聯系、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接受美學,意義極為重大。本文試圖對此作一探討,以就教于同行。 一 毛澤東的主要文藝理論著作均產生于1937—1959這20余年間,與當代西方接受美學并非同時,且地理跨度很大,從現存資料來看,也末發(fā)現它對后者有何影響。二者之間有何共同特征呢? 一切重要的社會科學理論,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前人思想的合理根據和研究成果。在對某一具體問題的研究上,得出幾近相同的結論或出現“殊途同歸”的現象,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很多的。接受美學的創(chuàng)始人堯斯等從馬克思所提出的關于希臘文學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學史悖論切入,最后以獨特的方式揭開了這一“斯芬克斯之謎”,說明他們對馬克思文藝理論具有相當深入的探討。從其研究成果來看,馬克思對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關系的論述,對生產與消費(包括精神生產與精神消費)關系的論述,無疑對其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而毛澤東文藝理論是對馬克思文藝理論的直接繼承和發(fā)展。在馬克思主義美學和文藝理論發(fā)展史上,毛澤東最重視讀者的參與作用,他對作家及其創(chuàng)作的論述,對文藝作品本身的論述,也在很大程度上圍繞著讀者而展開。這是毛澤東文藝理論與當代接受美學的相通之處。 二 從讀者出發(fā),毛澤東提出文藝的根本任務就是為特定的讀者即為廣大工農兵服務,作家要為他們而創(chuàng)作。 然而,要完成這一任務,首先必須熟悉讀者的期待視界,才能有的放矢。讀者的文化水平和文藝欣賞能力,讀者的語言、情感、世界觀、精神需求等,必須先在作者那里爛熟于心,使讀者作為隱形受者反過來支配作家的創(chuàng)作心理,才會有深受讀者歡迎的作品問世,隱形的受者才會成為實際的讀者,作品與讀者才能實現對話與交流,產生最大的審美效應。 “我們的文學專門家應該注意群眾的墻報,注意軍隊和 農村中的通訊文學。我們的戲劇專門家應該注意軍隊和農 村中的小劇團。我們的音樂專門家應該注意群眾的歌唱。 我們的美術專門家應該注意群眾的關術?!雹倜珴蓶|從讀者(受者)的期待視界出發(fā),研究其發(fā)展變化,并將這種變化與時代的變化聯系起來考察。他認為讀者的期待視界正反映了讀者的審美需求,這種需求既取決于讀者的文化程度,又取決于讀者的社會實踐,因此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階級的人有著不同的期待視界和審美需求。由于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人們的審美需求也會發(fā)生相應的更迭變化,這就決定了整個文學潮流的消長與演進。由于他把文學發(fā)展動力的研究從作家、作品轉向了讀者大眾的期待視界,從而把后者的歷史演變看成文學發(fā)展的中心課題。 一般的接受美學理論只停留在這里——了解、熟悉讀者的期待視界就到此為止了??稍诓煌膰取⒉煌奈幕尘跋?,情況又各各不同。在60、70年代的歐美各國,讀者的文化水平和文學欣賞能力相對很高,讀者和作者或通過批評家,或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直接反饋、交流閱讀與創(chuàng)作的信息,二者互動關系十分顯著。然而在40年代前后的中國,毛澤東所指的特定的讀者,其文化水平和文學欣賞能力還很低下,反饋和交流能力較低,大眾傳播媒介還很落后,這就使作家必須花大氣力深入了解讀者的期待視界,以完成其創(chuàng)作任務。 如何熟悉讀者的期待視界,即如何溝通作家與讀者呢?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引入了社會實踐,并把它具體化為深入社會、體驗生活,甚至向讀者學習這樣一個長期的過程。毛澤東號召作家在深入社會、體驗生活中,學習讀者大眾生動活潑的語言,了解其思想感情和世界觀,根據其接受水平和欣賞能力,寫出屬于讀者目己的作品。最大限度地縮小作家與讀者之間的語言隔閡和情感距離,使作家真正成為讀者思想與感情的代言人,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作品所承載的密碼和情感信息為讀者所破譯和接受,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心靈共振,發(fā)揮文學的感召作用。P5-7
編輯推薦
著名文藝學研究專家燕世超教授的文集近期由汕頭大學出版社作為汕頭大學學術叢書之一隆重推出。本書大體可以分為理論探索和文本分析兩大部分。在理論探索方面,既有對毛澤東文藝理論和美學思想的探索,又有對中國當前文論和美學走向的思考;既有對前沿、熱點問題的討論,又有對通俗文學和民間文學理論的追問。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