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7-1 出版社:廣東旅游出版社 作者:劉再復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83年內地出版。
1983年香港出版。
本書的主題是孜孜不倦的尋找與人生往往求而不得的永恒悲哀。
本書從《序曲》出發(fā),作者的情感猶如幻化成了《頑皮的精靈》,去“找尋”《冥冥中的愛》,在“找尋”《精神之渴》和《生命之燈》,既有《初尋與懺悔》,又有《癡情與無情的跋涉》,既感受到了《失落》,又在《寂寞時刻》實現(xiàn)了《超越》,一路追求,找到自己,忠實于自己,
作者感悟《過程是美麗的》,但這種找尋和追求是《沒有歸宿的船帆》,不應該也無法停留,因為真理在前方。
作者簡介
劉再復,曾任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他是影響了一代人的思想領袖,知識分子談到20世紀80年代的思想領袖時,必推“劉再復、甘陽和李澤厚”。北大中文系的陳曉明教授對此有一句名言:“80年代那個時候,連一個青年工人的書架上也擺放著一本劉再復的《性格二重組合論》,以顯示自己在研究文學。”因為1989年出走國外,被稱為“漂泊的思想者”。代表作品:《共悟人間》、《人論二十五種》、《閱讀美國》。
書籍目錄
8 序曲11 頑皮的精靈18 初尋與懺悔31 冥冥中的愛42 精神之渴57 生命之燈70 癡情與無情的跋涉85 失落95 寂寞時刻107 超越122 過程是美麗的129 沒有歸宿的船帆136 返回散文詩
章節(jié)摘錄
5 精神之海。袒露著偉大胸襟的海,隱匿著無數(shù)玄奧的海。命名為荷馬與但丁的海,命名為莎士比亞與托爾斯泰的海,命名為馬克思與魯迅的海,浸潤萬物、浸潤原野、浸潤我的心胸與我的大地的海,使我銷魂奪魄、置身于美不勝收的境界之中的海。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已經和大海連在一起,我的有限的生命之帆已擁抱著無限的洪波。我愿意在大海里永恒地浮沉,愿把纏身的黃金與白銀全部拋入海底,然后自由地駕駛這些長揚不衰的驚濤駭浪,去尋找深淵中不可抹殺和不可窮盡的世界。 我讓這些大海的巨浪越過我心靈的堤岸,滌蕩我的內在宇宙。 我是大海之子,難以馴服的弄潮兒,我以海為家,以海為生,以海為樂。 我天天讀著滄海,呵,讀不盡的滄海,讀不盡的淵深,讀不盡的浩渺。我都是海的永遠讀者,善于懷疑但不善于背叛的讀者。 6 海拯救過我。當一切都拋棄我、遠離我的時候,陪伴我尋找的仍然有天外的星辰,窗外的草葉和屋內滿架的書籍——我的海洋。 墜入災難,沒有一次不是書本把我從困境中喚醒。由于它,我駁斥了絕望的理由。由于它,我說服了生命之火重新燃燒,然后對著寂寞進行掃蕩。由于它,我重新扛起擔子,又去尋找。不再憂郁,不再獻給魔鬼渴求的禮品:我的沉淪,我的精神廢墟。 7 我愛海,海也愛我。我給大海一分情意,大海給我十分厚愛。 此刻,我的生命之舟,正在穿越深廣的精神之海。呵,美不勝收的但丁海岬,目不暇接的莎士比亞海灣;呵,李白的豪放之波,杜甫的沉郁之波,雨果的浪漫之波,卡夫卡的絕望之波,愛因斯坦的雄奇之波。朋友,你見到我的穿越嗎?你見到我的航行了嗎? 8 為什么喜歡永恒的《奧德賽》? 十年漫游,十年尋找。俄底修斯,僅僅尋找美麗的妻子嗎? 古希臘的英雄史詩為什么永遠不會喪失它的魅力?請聽大地的聲音,那是俄底修斯的聲音,那是回歸故鄉(xiāng)、回歸童年、回歸質樸的足音。 創(chuàng)世紀的故事有幾分真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類祖先,就是因為不停地尋找,才找到火,找到青銅,找到鐵,找到遮羞的衣冠和裝扮著文明的金子。《奧德賽》的故事有幾分真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類的英雄找到回歸之路,才有最后的凱旋。 9 為什么喜歡浮士德? 和魔鬼打賭,帶著永不滿足的書卷氣尋找。 對于浮士德,魔鬼梅菲斯特也許比美人瑪甘淚更加重要。 魔鬼,人類征程中的伙伴。魔鬼的打賭,逼迫雙腳不斷奔走,魔鬼的挑戰(zhàn),激發(fā)生命常常洶涌洪流。 魔鬼等著你去決斗,你還貪戀花香酒色嗎?還茍安、偷懶、停留嗎? 呵,人的自覺,魔的監(jiān)督。人生,正是如此奇妙的組合。 我不恨魔鬼,不恨魔鬼的叫陣和決斗的通知,我知道魔鬼的戰(zhàn)場如同賭場。但我還是要和他們打賭和決斗;如果我會在他們的打擊中灰心和沉淪,我情愿讓他們分嘗我的靈和我的肉,情愿讓我的失敗加濃加香他們慶功的美酒。 我愛魔鬼,我喜歡人生路上必要的邪惡:陰冷的磨牙,可為我敲響警鐘;瘋狂的誹謗,可使我不知疲倦;無休止的喧囂,又使我不會在渺小的光榮里滿足。呵,魔鬼,我的可憎與可愛的伙伴,丑惡而固執(zhí)的動力。P46-50
媒體關注與評論
劉再復、李澤厚、余秋雨都是中國當代才華橫溢、思想閃光的學者,三人的文章風格有顯著差異,李澤厚的文章理性色彩濃厚,余秋雨則是文采斑斕,劉再復似是介于兩者之間?!堵?lián)合早報》文學家劉再復被稱為“漂泊的思想者”是名副其實的。這位80年代的風云人物在海外漂泊了30年。他當初既沒有像某些漂泊者那樣亢奮,后來也沒有像他們那樣頹唐。他始終在創(chuàng)作、在探索、在思考?!赌戏街苣?/pre>編輯推薦
《尋找的悲歌:典藏?劉再復系列》編輯推薦:劉再復是20世紀80年代的思想領袖,極富盛名,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深海的追尋》、《人間?慈母?愛》、《尋找的悲歌》、《太陽?土地?人》是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在內地出版過,銷量驚人,但是現(xiàn)已難找到,極富收藏價值。名人推薦
多年前劉再復先生希望我成為文學海洋里的鯨魚。這形象化的比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薄?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給《明報月刊》的一則短章劉再復離開了中國大陸,身在美國,所以能夠以旁觀者、以平常心客觀地看待大陸的情況?!鹩刮覍ψ鎳碴P心,也思考,但是沒有劉再復這種負荷感,更沒有使命感?!顨W梵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