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李景文 編著 頁數(shù):198 字數(shù):110000
內(nèi)容概要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shù)學家,是中國解析數(shù)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shù)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和開拓者。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國江蘇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因心臟病突然發(fā)作,于日本東京病逝。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shù)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
”、“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 “華氏算子”、“華—王方法”等。
《華羅庚》由李景文編著,是“華人十大科學家”系列叢書之一。
《華羅庚》記述了華羅庚的成長之路,他的童年時代,他的求學歷程,他的夢想,他的探索與實踐,他的勇敢為人類帶來了認知世界的曙光。
書籍目錄
一
1.清河橋下的人家
2.別出心裁的中學生
3.雜貨鋪里讀“天書”
4.幸遇恩師
5.大病致殘
二
1.清華教授熊慶來
2.步入清華園
3.愛國赤子心
4.劍橋展風采
三
1.西南聯(lián)合大學
2.艱難歲月
3.痛失聞一多
4.《訪蘇三月記》
四
1.赴美前夕
2.普林斯頓
3.異國團聚
4.魂系中華
5.歸去來兮
五
1.重返清華園
2.籌建數(shù)學所
3.訪蘇代表團
4.《數(shù)論導引》
六
1.《典型群》
2.嚴師出高徒
3.數(shù)學競賽活動
4.治學之道
5.新星出現(xiàn)
七
1.又挑重擔
2.政治風潮
3.離開數(shù)學所
八
1.“統(tǒng)籌法”與“優(yōu)選法”
2.出師不利
3.奔赴大西南
4.宏圖大略
九
1.反動學術權威
2.周總理批示
3.初衷不改
4.暗箭難防
5.慷慨擲此身
十
1.春回大地
2.西歐之行
3.如愿以償
4.故鄉(xiāng)情深
十一
1.譽滿天下
2.起程赴美
3.誓建“通天塔”
4.病魔無情
5.三訪美國
十二
1.在北京的最后時光
2.訪問日本
3.噩耗傳來
4.深切的懷念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是學生。外面鬧得很,哪兒都不準走,只好到華先生這兒來休息一下,順便問問華先生一些大考的數(shù)學問題?!?“你有證件嗎?”警官追問了一句。 “有!我叫王乃梁,一年級新生?!闭f完,李壽慈便小心翼翼地從口袋中掏出事先偽造好的借書證。幾個軍警正要湊一起看證件時,華羅庚開口了: “密斯特王!先坐下歇歇吧。有什么難題做不出,一大清早來找我?”華羅庚的話把軍警們吸引了過來。 “是啊!就要考試了,學校里還鬧哄哄的,溫課的時間都沒有,真煩人!” 聽了他們鎮(zhèn)靜自若的談話,軍警們沒有找到任何破綻,便把借書證還給李壽慈,又對華羅庚說了一句“對不起”,便一起退出去了。 “好險?。 比A羅庚、李壽慈長出了一口氣。 “一二九”運動期間,學校當局曾以考試不及格為理由,勒令一些進步學生退學。當時,華羅庚擔任的是大一的微積分課。有幾位積極分子因忙于救亡王作而耽誤了學習,成績達不到及格。為了保護這些熱血青年,華羅庚把他們的成績基本上都提高一級,并稱這種評分標準是“一視同仁,有所不同”。 1936年夏天,華羅庚回到了故鄉(xiāng)金壇(他的家屬一直未遷到北京)。在地下黨員王時風的協(xié)助下,邀請從上海、蘇州、南京、武漢等地回鄉(xiāng)的一些青年,在金壇初中創(chuàng)立了一所暑期補習學校,華羅庚親自擔任校長。他在家鄉(xiāng)的工地上積極宣傳北平的“一二九”運動,傳播抗日救亡的思想,在不少青年的心目中點燃了為國獻身的火花。 4.劍橋展風采 1936年夏天,華羅庚得到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每年1200美元的乙種資助,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去英國劍橋大學學習。臨行之前,華羅庚下榻于上海福州路的江蘇旅社。他的朋友虞壽勛聽說華羅庚來上海的消息后,立即前往拜訪。 “你今日乘長風,破萬里浪,遠離故土,有何感想?”虞壽勛問道。 “我沒有太多的考慮,只想為祖國爭光?!比A羅庚的回答,使虞壽勛不禁肅然起敬。
編輯推薦
《華人十大科學家:華羅庚》記述了華羅庚的成長之路,他的童年時代,他的求學歷程,他的夢想,他的探索與實踐,他的勇敢為人類帶來了認知世界的曙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