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牛撇捺 頁數(shù):36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叢書凡八卷,收錄牛撇捺從 1986年到2011年間創(chuàng)作的文章1007余篇。這些作品體現(xiàn)著作者在不同時期不 同的創(chuàng)作旨趣和思維狀況,體現(xiàn)作者視野開闊、秉筆直言、針砭時弊的創(chuàng)作 風格以及作為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感和雜文家的社會批判精神。《民族情懷 》是該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牛撇捺,1957年生于蘭州白塔山下的土窯洞,1982年畢業(yè)于蘭州大學歷史系。學過赤腳醫(yī)生課程,做過地質局“七·二一”工人大學學員。畢業(yè)后一直從事宣傳文化工作。生性散漫,書生意氣,終未做成大事;喜歡文字,未入殿堂,無可奈何地在文學的邊角上覓得一塊領地,當起了寫雜文的自我心靈的“山大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入行”,迄今已出版雜文集九本。沒有雄心、野心,故對自己很寬容。有時翻翻床底下的那幾本小冊子,心情怡然、平靜。
書籍目錄
令人振奮的信息服裝改革與西北現(xiàn)代化倪獻策事件聯(lián)想套話、假話與錯話關于等待言多必有失假如宋僧也去取經(jīng)“四菜一湯”求疵錄中國的剪刀與外國的剪刀也說“吃肉”與”罵娘”太西煤、太西火與太西病賭咒發(fā)誓,寧可信乎呼喚安全感“天蓬元帥”與豬八戒關于剪彩問題的“提案”扔掉這個“世界之最”歸來兮“明白”“情”與“色”的功用僧格林沁王爺?shù)孽有g先進、后進與向何處進全民共誅之與全民共為之小蝌蚪的尾巴敢怒也敢言中國人的“宰一刀”注重口號的民族豈獨為假茅臺悲哀公款吃喝“好”一菜一湯與白吃白喝“嚴肅處理”與“兒戲處理”說短道長話處理理想與現(xiàn)實——談阿德與暮遠的筆墨官司教師節(jié)與“龍須溝”幾年才鳴決心與狗“從嚴”治黨的沉思帽子·熱氣球·二混子“土皇帝”新論滄桑演進話“彈指”小議原則的非原則化“水漲船不高”及其他悲劇的喜劇化“禮儀之邦”談禮儀漂亮的中國人小店主的悲哀?中國的“一家兩制”學雷鋒之我見韓素音女士的忠告蚊子的“可愛”處我們今天怎樣對待歷史算賬速度及其他“服務”這兩個宇從敬業(yè)開始腦袋這東西蔡暢何其明白成果的另一面“急于求成”辯啼笑皆非說“突擊”記者回答不了的問題亞運會后的冷靜布什之愚加而不強又如何敏感的貧富問題——對當代青年婚戀觀的一點思考留下蒼蠅出淤泥何以不染“余熱”何其熱對一句古詩的辯證專家門診與懸壺自救戶口的威力職稱與氣功方位詞過敏癥青年朋友不必灰心值得玩味的象棋心理文人的遭貶與自貶同志與先生女士小姐太太駁“另一只巴掌”的怪論需要一點“票房意識”以權謀私之“權”與“私”“瞄準”瞎掰“缺點”與“錯誤”辨析躲進小樓成“半桶”雷打·動與不動變種的“享受在后”關于糧食人往低處走養(yǎng)狗者與“皇軍”誰來落實八股的一律喚激情歸來“負責”的游戲“白虎湯”與太醫(yī)處方馬鈴薯的退化與西瓜的變酸小學生的肩膀與屁股羊肉臊子面詠嘆澆水等于澆油中國人的“子”字心理旅途錯覺談要“一哄而起”道德內外的問題——小議一稿多投現(xiàn)象雁歸來后的疑慮癩蛤蟆用不著翅膀一種極其危險的情緒再呼一聲“小平您好”臺風才吹得起半絲漪瀾自行車政治學思想解放三點論“小市民論”可以休矣語言就是行動批判教會了我騾子與馬及驢之比較顏色與貓“種”與“栽”的社會區(qū)別三寸金蓮與自治“活”之諱陀螺政治學改革的準歷史陰影路不是腦袋走出來的苦苦菜與食物及藥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踩別人人泥的危險奈何以“球籍”懼之人民是誰?“左”容易、“左”保險與“左”得利狗的社會進化問題難在知己代號的復興炒來炒去君子蘭蛇的體眠、樹的休眠與社會休眠藤對樹的深情石磙的碾壓與小麥的分蘗國家大論的危險林沖私闖白虎堂與黃春新“偷稅”案“右派”的“左心”報刊的興衰與衣食父母的變遷玻璃·麻雀·老鼠與社會社會嫁接說提倡說“方言土語”酸甜苦辣白話“窮”路是腦袋“走”出來的誰見過黃鼠狼給雞拜年貴姓“牛”文字獄與“略輸”“稍遜“之相關與不相關有一種問類似
章節(jié)摘錄
《文匯報》今年11月7日發(fā)表了于浩成的《自由的兩種概念 不能混淆》一文,提出與吳建國《關于自由問題的“反思”》一文商 榷,讀后使人產(chǎn)生許多感想。本文不想去判定兩篇文章的是非, 只想說幾句“自由”問題以外的話。 于浩成先生有著非凡的理論勇氣。眾所周知,吳建國同志的 文章發(fā)表在《紅旗》雜志上,而《紅旗》是國內級別最高的理論刊 物。這已經(jīng)令人敬畏了。又何況,吳文已被推薦為干部學習材料。 照過去的規(guī)矩,對吳文的“反思”,只有學習、貫徹的份兒,就是 有不同的看法,也只好埋在心里,誰敢進行“反思”的反思!這 幾年,雖然情況有所改變,但要寫出像于浩成這樣的文章,還需 要有一定的勇氣。筆者以為,于浩成先生身上,至少有三點精 神值得廣大理論工作者學習。 其一,大無畏的精神。理論探索需冒風險,而不能畏首畏尾。 為真理獻出一切,是理論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于浩成具備了 這樣的素質。其二,遠見卓識。搞理論工作,只有膽略還不夠, 還必須有卓越的見識。于浩成之所以敢寫這樣的文章,在于他看 到了窒息學術自由的嚴冬已經(jīng)過去。理論探索雖還要冒一定風險, 但像過去那種動輒罹難的情況已不復存在。近年來雖有少數(shù)人因 學術問題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但并未因此失去政治權力和言論自 由,更未累及妻孥。這說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內政治生 活正常了,已逐步樹立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風氣,創(chuàng)造了較為 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其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早在今年五月三 十日的《人民日報》上,于浩成曾發(fā)表文章,就如何保障學術民主 與自由問題與別人討論,表述了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幾年,他在 各種報刊上發(fā)表了很多文章,不少是涉及現(xiàn)實問題的,很有分量。 追求真理,明辨是非,是他的一貫精神。 《文匯報》編輯“雖九死而未悔”的精神令人欽佩。《文匯報》 之所以擁有眾多讀者,是一份有較大影響的報紙,原因之一,就 是敢于刊載民眾之言、時代之聲。雖然該報也曾為“四人幫”所 利用,干過錯事,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代表人民意愿的。該報命運 多舛,創(chuàng)辦以來,每每得咎,編輯們也曾吃盡了苦頭,但他們沒 有消極地吸取教訓,在改革之年,率先起來實踐“雙百方針”,培 育爭鳴之花,真有殉道者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頌揚,值得 效法。 對于極敏感的社會問題,有人敢想、敢寫,有報紙敢發(fā)表,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它說明學術民主與自由雖步履蹣跚, 但確實在一步步踏實地向前邁進。于浩成與吳建國商榷的文章 是月初發(fā)表的,半個月過去了,一切都很正常。這件事本身就 說明了很多問題,比一千句“不打棍子,不扣帽子”的保證更有 力量?! ?/pre>編輯推薦
20世紀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政治經(jīng)濟學、社會學、歷史學專業(yè)研究和雜文創(chuàng)作,主編了《中國西部經(jīng)濟》《中國回族文學史》《寧夏新聞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紀寧夏雜文叢書》等專著或叢書,并相繼出版了《中國人的宰一刀》《中國人生氣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擬諫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這些作品體現(xiàn)著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的創(chuàng)作旨趣和思維狀況,但數(shù)十年里從未改變的是,貫穿這些文章始終的視野開闊、秉筆直言、針砭時弊的創(chuàng)作風格以及作者作為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感和雜文家的社會批判精神。適逢第二十二屆全國圖書博覽會將于寧夏銀川召開,《牛撇捺文集1:民族情懷》編者特將牛撇捺作品依出版或創(chuàng)作時間順序重新匯輯編目、??闭恚粗黝}分類,編為八卷文集,集中展現(xiàn)作者近三十年的創(chuàng)作成果,以饗讀者。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