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啟蒙與文化轉(zhuǎn)型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岳麓書社  作者:彭平一  頁數(shù):459  字數(shù):323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思想啟蒙與文化轉(zhuǎn)型(近代思想文化論稿)》收入作者彭平一近二十年對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思考的一些成果。之所以題為“思想啟蒙與文化轉(zhuǎn)型”,一方面是這些文章大部分與思想啟蒙和文化轉(zhuǎn)型相關,另一方面是本人認為思想啟蒙與文化轉(zhuǎn)型正是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發(fā)展歷程的本質(zhì)趨勢和基本內(nèi)容。本書收錄的文章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關于近代思想啟蒙研究的文章。第二個部分是關于近代文化轉(zhuǎn)型研究的文章。第三部分是關于近代政治思想研究的文章。

作者簡介

彭平一,1953年生于湖南長沙,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文化史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主要學術著作有《沖破思想的牢籠——中國近代啟蒙思潮》、《從新民、新人到人的全面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的中國化進程》、《社會結(jié)構變遷與近代文化轉(zhuǎn)型》、《湘城教育紀勝》等;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80余篇。

書籍目錄

自序
關于中國近代啟蒙思潮研究的幾個問題
論道咸經(jīng)世派的整肅人心思想
——兼論整肅人心思想與改造國民性思潮的關系
論龔自珍的理想人格
論魏源的倫理思想
論郭嵩燾在近代中國“人心風俗”思想演進中的地位
“道德之革命”與“革命之道德”
——梁啟超和章太炎倫理思想比較之一
“道德進步論”與“俱分進化論”
——梁啟超和章太炎倫理思想比較之二
“致良知”“破我執(zhí)”和唯意志論
——梁啟超和章太炎倫理思想比較之三
論國家主義理論對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影響
論辛亥革命前的國民性改造思潮
論青年毛澤東以道德改造社會的思想
晚清政治改革的文化思考
洋務運動中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傳播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經(jīng)學的學術播遷及其影響
——以王閩運和皮錫瑞為始末
廖平經(jīng)學思想研究述評
文化轉(zhuǎn)型背景下的義和團運動
論清末新政時期新舊文化的轉(zhuǎn)型
清末新政期間新文化體系的構成
長沙近代新式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與辛亥革命
論早期新文化運動對“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
“五四”時期中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心理認同基礎
張百熙與晚清教育改革
從思賢講舍到湖南自修大學
湘雅醫(yī)學院是教會大學嗎
戊戌維新運動中新政治勢力的積聚與形成
戊戌地方制度改革與維新派的地方政治思想
論湖南維新運動中的“湖南自保”和“文明排外”策略
戊戌維新運動中康有為策略變化的原因探析
論青年毛澤東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國”思想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章太炎則主要是出于革命的需要來論述道德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革命不同于封建社會改朔易服的王朝更替,“今之革命,非為一己而為中國”。這就是要求革命黨人尤其是革命領袖有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成為廣大群眾的道德榜樣,以感召廣大群眾投身于革命事業(yè)。否則“縱令瘏其口,焦其唇,破碎其齒頰,日以革命號于天下,其卒將何所濟”?革命事業(yè)的艱巨性和革命者所處環(huán)境的復雜性也要求革命者必須是“弘毅負重之士”,必須清除一切“富貴利祿的心”;而且在革命時期,革命者沒有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yǎng)就顯得更加重要。正是出于這些考慮,章太炎提出了“革命道德”的命題?! ”容^梁啟超和章太炎對于道德社會作用的認識,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有某些共同之處。首先,梁啟超和章太炎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道德作為他們進行政治斗爭的重要手段。章太炎直截了當?shù)貙⒏锩赖伦鳛楸WC革命成功的重要條件自不待說。即使是梁啟超,他雖然沒有明確宣布“道德革命”的政治目的,但從他對道德社會作用的具體論述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道德革命論”是為其維新改良的政治路線服務的。他認為要維新,必須有“新民”,必須有新的國民道德,否則只不過是“今日變一法,明日易一人,東涂西抹,學步效顰”。因此“道德革命”就成為實現(xiàn)維新改良,建立新制度、新政府、新國家的前提條件?!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思想啟蒙與文化轉(zhuǎn)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