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系列之我們的七夕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岳麓書社  作者:彭國梁,楊里昂 主編  頁數(shù):13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夏歷七月初七日夜,俗稱七夕,又稱乞巧節(jié)、少女節(jié)、小兒節(jié)、雙星節(jié)、雙七節(jié)、香橋會、巧節(jié)會、近年又被稱為情人節(jié)。凡化種種,都出自牛郎織女的故事。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和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故事并列,為我國古代的四大傳說之一。

書籍目錄

七夕牛郎會織女薛冰假如沒有天河張晨女性的一個節(jié)日張繼合百香園與《牛郎織女》鄧建龍宮廷中的乞巧節(jié)向斯七夕節(jié)俗的文化變遷蕭放七夕節(jié)、乞巧節(jié)、女兒節(jié)曹澤揚也說七夕趙麗華七夕乞巧聶鑫森七夕常人春牛郎織女易夫七夕節(jié)千森貝屈殿奎七夕與祈子風俗薛理勇詩情畫意的七夕郭立誠人間天上匡扶牛郎織女周越然牛郎織女戴文賽一個牛郎的故事關露牽牛葉靈鳳七夕乞巧薩孟武七夕漫談清水七夕韓致中牛郎織女的故事王茀橋女兒節(jié)的故事阿英乞巧月令篇鄧云鄉(xiāng)密誓洪升七夕詩詞歌賦選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織女星和牽牛星最早出現(xiàn)于文學作品中,該是《詩經(jīng)·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笨椗鞘畷円挂苿悠叽挝恢茫谷寺?lián)想到織布的人;但是織女雖然在織機旁忙碌,卻織不成布帛。無獨有偶,隔著銀河與它相對的牽牛星,也不會駕車。在這里,織女、牽牛、銀河,構成傳說的三大要素都已出現(xiàn),只是織女與牛郎的戀人關系,還沒有建立。二、七月七日的擇定選擇七月七日作為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有原因的。在漢晉時人的作品中,神仙們就很看中七月七日,很多活動都選擇在這一天進行。如《列仙傳》中所載,陶安公七月七日騎赤龍升天,王子喬七月七日乘白鶴回鄉(xiāng),王方子七月七日乘羽車駕五龍訪吳蔡經(jīng)?!独m(xù)齊諧記》中則說七月七日諸仙都要回天宮聚會。直到晉代,七月七日還是曝曬衣物書籍以防霉蛀的日子。郝隆曬大肚皮,阮咸曬大褲衩子,都在這一天。但七月七日與女性的關系似乎更為密切,如美容:《韋氏月錄》中說:“七月七日取烏雞血,和三月三日桃花末,涂面及遍身,三二日,肌白如玉。此是太平公主法。曾試有效?!庇謧髡f“竇后少小頭禿,不為家人所齒。過七夕,人皆看織女,獨不許后出。乃有神光照室,為后之瑞”。

后記

一則笑話:某女,其夫涉嫌盜牛被官府關了起來,她便寫詩一首送給縣令:其詩曰:“洗面盆為鏡,梳頭水當油。妾身非織女,夫豈會牽牛、”縣令一見這詩,覺得很有道理,就將她的丈夫放了,這無疑是文人的一種杜撰,因為此牽牛非彼牽牛也。但由此也可見牛郎織女的典故是如何地被廣泛運用,夏歷七月初七日,系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凡間的女人向牛郎織女乞巧的日子、這一天,又稱為乞巧節(jié)、少女節(jié)、雙星節(jié)等等,近年來,甚至還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牛郎織女,當然是神話,當然是傳說。而且,還是一種香艷而又關麗的神話和傳說。從古到今,文人墨客在這神話和傳說間真是做足了文章.就說詩詞吧,那可是多得數(shù)都數(shù)不清。我把眼睛一閉,就有四首經(jīng)典得不能再經(jīng)典的從腦殼里跳了出來。其一,《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榷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其二,杜牧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pre>

編輯推薦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系列之我們的七夕》由湖南出版集團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系列之我們的七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中國的情人節(jié)其實也充滿了浪漫的色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