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岳麓書社 作者:陳衡哲 頁數(shù):322
Tag標簽:無
前言
此書的生命,和下冊一樣,是都在槍聲炮影中得來的——前者作于內(nèi)戰(zhàn)的四川,后者作于齊盧戰(zhàn)爭時的南京。初不料到在那樣情形之下所作成的書,尚能得到如許的讀者,以致在三年之內(nèi),使他有印至六版的榮寵,這是作者應該對于本書的讀者表示謝忱的。為求答謝一般讀者起見,作者遂以數(shù)月的工夫?qū)⑸蟽匀珪匦行8摹F渲凶钪匾?,一是章目的重排。一是近事的加入。本書章目的長短,在原版中太不一致了,所以現(xiàn)在一律重新排過。這事初看上去,似乎僅是一個屬于機械的問題但在實際上卻大大不然。因為一書的章節(jié)是各有各的意義,各有各的個性的:我們決不能為求整齊的緣故,去把史跡的個性犧牲,或把史流的唧續(xù)截斷。所以在我將本書的章目重排之前,我曾將其中史跡的價值。重新估過。并曾以一個更為適當?shù)慕忉專o予那些史跡間的相互關(guān)系。這件工作在中古史中,尤為明顯。讀者但須將本版和原版相較一下,便能明白了。在上古和中古史中,近事的變遷,似乎是不會發(fā)生什么影響的了:但在實際上卻也不盡然。
內(nèi)容概要
我們要知道歷史,就要先知道怎樣會有人類。要知道怎樣會有人類,就要先問怎樣會有地球和生物。地球和生物的起源,都在無數(shù)萬萬年以前,我們對于他們的智識,自然不能十分確實和貫澈。但是經(jīng)過了五六十年各種學者的考據(jù)和研究,那長夜漫漫的太古時代,也就漸漸的有了線光明了。以下便是各種學者人類學者,地質(zhì)學者,生物學者,古物學者和歷史家考據(jù)研究的結(jié)果……
書籍目錄
上冊 原序 例言 導言 第一編 上古史 第一章 先史時代 第二章 埃及古文化 第三章 西亞古文化 第四章 希臘歷史的背景 第五章 希臘古文化 第六章 羅馬古文化 結(jié)論 第二編 中古史 第七章 蠻族入寇時代 第八章 封建時代 第九章 近代列國的成立 第十章 中古文化的回顧 結(jié)論下冊 例言 著者啟事 第三編 近世史 第一章 文藝復興 第二章 列國新形勢 第三章 宗教革命前的歐洲 第四章 宗教革命 附宗教改革 第五章 地理上的大發(fā)現(xiàn)及殖民地的競爭 第六章 列強政局的開始 第七章 法國革命 第八章 自拿破侖至梅特涅 第九章 一八四八年后的歐洲 第十章 歐洲與世界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二,哲學和科學——我們不要忘記,希臘人對于這兩種學問,是不加什么分別的,而當時的科學家,也大都是哲學家。紀元前第五世紀時,希臘又產(chǎn)生了一種哲學家,叫做詭辯家(The Sophists),他們是希臘此時新思潮的代表。他們主張懷疑。主張求真理。他們是當時教育界的一個新勢力他們把辯論的方法授給青年子弟使他們能靠了辯才,成為政界的大人物,他們又是希臘散文的鼻祖;而希臘的文法,被他們整理之后,也就成為一個有系統(tǒng)的學問。但他們把辯才太注重了。漸漸的把真理放在不重要的地位,他們自己也就成為一種辯士,成為一種政客了。而此時的哲學界,也就漸漸的黑暗起來;直到蘇格拉底(Socrates)出世以后。才重新見了光明。蘇格拉底的哲學,和中國儒家的學說頗有相似之點。他的哲學是人世的;是采取中庸的態(tài)度的;是以國家的幸福為人生努力的標鵠的:是以修身致知為達此目的的手段的。他以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做一個良好的市民。他又深信人類能用理智去擇善避惡,以達到這個完全人格的地位。這個學說頗影響了希臘的許多青年,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柏拉圖(Plato)。但蘇氏的態(tài)度是注重懷疑和求真理,這卻冒犯了那些專尚迷信和盲從的雅典民眾。原來雅典的民主政治,此時已經(jīng)走人了作惡的軌道:他在雅斯戰(zhàn)爭時。已經(jīng)做了許多錯事;此時他又決意去把雅典的一個最高尚,最純潔的哲士殺害了。到了紀元前三九九年,蘇格拉底遂被雅典的法律宣告死刑。服毒自盡。在其他各種學問思想方面紀元前第五世紀的希臘也是歐洲的大宗師。在醫(yī)學方面,有黑樸格拉底(Hippocrates),他是受過埃及和巴比倫的影響的是歐洲科學式的醫(yī)學的鼻祖。在歷史地理方面,最著名的有喜洛多達(Herodotus)和都息笛第(Tucydides)。前者是波斯戰(zhàn)史的著者,他是一個旅行家,他的歷史智識是根據(jù)于地理的,他是歐洲史學的創(chuàng)始人。
后記
陳衡哲,今天已經(jīng)不太為人所關(guān)注,而在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無論在文壇還是學界,她都是一位風頭強勁的人物:庚子賠款的第一批女留學生,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女作家。北京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出席國際太平洋學術(shù)會議(連續(xù)四次)的第一位中國女學者……有評論說:“陳衡哲作為我國第一位女教授,女學者,她那崇高的德性和淵博的學識,被師生們譽為‘五四’以來的‘一流正統(tǒng)的女性’。”陳衡哲(1890-1976),筆名莎菲,祖籍湖南衡東。她從小聰慧好學,深受父母喜愛。于1914年到美國留學,先在瓦薩女子學院就讀,主修西洋歷史,兼學西洋文學,后入芝加哥大學。1920年獲得碩士學位。歸國后,相繼任北京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教授。著有《文藝復興史》、《文藝復興小史》、《西洋史》等。1926年前后,應商務(wù)印書館之邀,陳衡哲編寫了高級中學教科書《西洋史》(上冊初版于1924,年,下冊初版于1926年),之后連續(xù)九次再版。以清新的筆調(diào)將復雜交錯的西方歷史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成為風行一時的名作。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陳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是一部帶有創(chuàng)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的方面她不能不依賴西洋史家的供給。但在敘述與解釋的方面,她確實做了一番精心結(jié)構(gòu)的工夫。這部書可以說是中國治西史的學者給中國讀者精心著述的第一部《西洋史》。在這一方面,此書也是一部開山的著作?! m西洋史要這樣做方才不算是僅僅抄書,方才可以在記述與判斷的方面自己有所貢獻?! m
編輯推薦
《西洋史》:民國學術(shù)文化名著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