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岳麓書社 作者:印光法師著,智隨法師編撰 頁數(shù):433
Tag標簽:無
前言
佛法流傳至今,已二千余年,弘法大士,為我們留下了無以計數(shù)的珍貴法寶。然欲一一深入,實非今人之所能。縱然窮其畢生精力,亦難窺其全貌。故有識之士,無不擇其法緣,一門深人。而末法之今日,因感嘆于“生死海深,菩提路遠”,故有心智士,大多安心凈土一門,以此自行化他,同歸凈域。故整理、研習、熏修凈宗法寶,自成今人之所需。凡凈宗之要典,如曇鸞大師《往生論注》、善導(dǎo)大師《觀經(jīng)四帖疏》等五部九卷,蓮池大師《彌陀疏鈔》、蒲益大師《彌陀要解》、印光大師《文鈔》等,無不為時人所關(guān)注,廣行流通,習以成風。
內(nèi)容概要
《靈巖遺旨》全面而系統(tǒng)地反映了《文鈔》的思想理路,既有印光大帥的諄諄言教——悲化有情,又有大師的切實身教——自述行誼。如是言傳身教的完美結(jié)合,讓人清晰可知大師是如何說的,又是如何做的。除此而外,大師對西方三圣功德及弘揚凈土宗的歷代祖師,都有相應(yīng)的贊頌——贊古耀今,使讀者在了解大師之余,更得以一睹凈土宗古大德如曇鸞、善導(dǎo)、蓮池等之操守與言行,大師思想淵源亦可一目了然。通過此書,可以清晰感受到大師的宗風、理念、德行、學(xué)識、證悟等多方面的成就。
作者簡介
印光法師(1861~1940),俗家姓趙名丹桂,號常慚愧僧,又名圣量?! ∩谇逑特S十一年(西元1861年)十二月三日。系陜西郃陽縣赤城東村人。 幼隨胞兄習儒經(jīng),涉獵釋教經(jīng)典,矢志參佛?! 」饩w四年(1878),舍家離俗,入西安慈恩寺聽經(jīng)?! 」饩w七年(1881),至終南山蓮花洞寺,拜道純和尚為師,剃度為僧,道號印光?! 〈文?,入雙溪寺印海定律師座下受具。初,於湖北竹溪蓮花寺充照客時,得讀《龍舒凈土經(jīng)》殘本,悟其精妙,一以凈土為歸?! 」饩w十二年(1886),前往北京紅螺山資福寺專修凈土宗三年。其間,曾告假朝拜山西五臺山文殊師利道場,回寺后任上客堂香燈、寮元等職,并於誦經(jīng)之余,研讀三藏教典,由是深入經(jīng)藏妙契佛心?! 」饩w十六年(1890),至北京龍泉寺為寺家“行堂”(為僧眾盛飯菜的僧人)?! 」饩w十七年(1891),住北京圓廣寺。光緒十九年(1893),應(yīng)入京請藏經(jīng)的化聞和尚之邀,赴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經(jīng)樓,主理藏經(jīng)。 光緒二十三年(1897),受請為法雨寺僧眾開講《彌陀便蒙鈔》一座。此后,於法雨寺珠寶殿側(cè)閉關(guān)兩期六年,終日不出房門,由人送飯食誦經(jīng)念佛,而學(xué)行倍進?! 」饩w三十年(1904),為溫州頭陀寺入都請藏,畢仍住法雨寺經(jīng)樓。 民國7年(1918)至18年(1929)間,數(shù)赴上海,弘楊凈土宗,多寓太平寺?! ∶駠?9年(1930),赴蘇州報國寺閉關(guān),指導(dǎo)創(chuàng)辦靈巖凈土宗第二念佛道場?! ∶駠?6年(1937),移住靈巖,至29年(1940)農(nóng)歷十一月初四日五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祥坐化,享年80歲,僧臘六十載。 其舍利子分置各寺,被尊為佛教凈土法門第十三代蓮宗世祖?! ∮」獯髱熞簧錾踟S,遺著有《印光法師文鈔》四卷、續(xù)編《文鈔》二卷、《增廣印光法師文鈔》?! ∩白苑顑€約,樂善好施。曾募捐修建法雨寺、上海慈幼院等;先后於民國15年(1926)、24年(1935)、25年(1936)三次為陜西、綏遠賑災(zāi),共捐款8000元之多;民國十八年(1929),專為家鄉(xiāng)東、西赤城村施賑1600元。 另有解釋:幼承庭訓(xùn),初讀程朱書,受其辟佛之影響,系因染病,得閱佛經(jīng),始悟前非。漸研內(nèi)典,方知佛法之廣博精深。遂于光緒七年春,時年二十一,毅然投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禮道純和尚出家。勤學(xué)功課,讀發(fā)愿文及凈土文,知禪凈工夫成就之難易,便決心專修凈土,后于湖北竹溪蓮華寺偶讀《龍舒凈土文》,益知凈土一法,圓賅萬行,普攝群機,遂畢生以弘揚凈土為己志。翌年往陜西興安雙溪寺,在印海定公律師受具足戒。光緒十二年,在紅螺山資福寺任職,得閱大藏,故有緣增修《凈土十要》等要籍。此后,乃往返北京龍泉寺、圓廣寺,普陀山法雨寺,溫州頭陀寺之間,嘗自號‘常慚愧僧’以自勵。并閉關(guān)兩期六載。1918年徐蔚如刊行大師文章二十余篇名曰《印光法師文鈔》。以后數(shù)年間繼印出《增廣文鈔》,內(nèi)有《凈土決疑論》等著作。自是道風所播,遐邇景從,法化廣被,名遍遠近。1930年時屆七十,至蘇州報國寺掩關(guān),旋創(chuàng)立弘化社,流通凈土書籍,不遺余力。1940年時年已八十,受任為凈土道場蘇州靈巖山寺住持。是年十一月初三,預(yù)知時至,于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去。
書籍目錄
別序壹 悲化有情深信因果一 因果不虛二 人生是苦三 生死解脫老實念佛一 善觀時機二 判別教法三 選擇念佛四 念佛實益五 臨終關(guān)懷敦倫盡分一 孝敬父母二 善教兒女三 尊重師長四 戒殺護生五 素位而行閑邪存誠一 竭誠盡敬二 善治習氣其他一 外道與佛法二 儒家與佛法三 他教與佛法貳 自述行誼自行盛德一 淡泊名利二 一心念佛三 自勵法語化他風范一 端守平常二 善契時機三 唯說念佛四 關(guān)于文鈔護持圣教一 三寶功德二 三藏妙典三 關(guān)于出家四 護持之道靈巖之緣叁 贊古耀今贊西方三圣一 贊彌陀愿王二 贊觀音大士三 贊勢至菩薩贊凈宗祖師一 贊曇鸞大師二 贊道綽大師三 贊善導(dǎo)和尚四 贊永明大師五 贊蓮池大師六 贊蒲益大師附 印光大師略傳
章節(jié)摘錄
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古人于同輩有一言之啟迪者,皆以作札伸謝。此常儀也,無間僧俗。今禮教陵替,故多多皆習成我慢自大之派頭。學(xué)一才一藝,不肯下人,尚不能得,況學(xué)無上菩提之道乎?(《增廣上·復(fù)弘一法師書二》) 諺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贝搜噪m小,可以喻大。夫世間大而經(jīng)術(shù)文章,小而一才一藝,若欲妙義入神,傳薪得髓,藝超儕伍,名傳古今,而不專心致志,竭誠盡敬,其可得乎?故管子日:“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將通之?!狈枪砩裰c通,乃精誠之極也。 漢魏昭,見郭林宗。以為經(jīng)師易遇,人師難逢。因受業(yè),供給灑掃。林宗嘗有疾,命昭作粥。粥成進之,林宗大呵日:“為長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闭迅鼮橹鄰?fù)進,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變。林宗日:“吾始見子之面,今而后知子之心矣。” 宋楊時,游酢,師事伊川。一日請益時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覺日:“賢輩尚在此乎,歸休矣?!蹦送?,門外雪深尺余矣。 張九成,十四歲游郡庠,終日閉戶,無事不越其限。比舍生隙穴視之,見其斂膝危坐,對詩書若對神明,乃相驚服而師尊之。 此四子者,所學(xué)乃世間“明德新民,修齊治平”之法。其尊師重道,尚如此之誠。故得學(xué)成德立,致生前沒后,令人景仰之不已。至于弈秋之誨弈也,唯專心致志者勝。癡僂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觀之,學(xué)無大小,皆當以誠敬為主。而況如來于往昔劫中,欲令眾生,同成覺道。以無緣種,莫由得度。因茲普現(xiàn)色身,垂形六道。種種方便,隨機利物。千門具啟,一道同歸。善根未種未熟未脫者,令其即種即熟即脫。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云布慈門,波騰行海。六度齊修,四攝普益。其布施也,內(nèi)外俱舍。所謂國城妻子,頭目髓腦,身肉手足,歡喜施與。故《法華》云:“觀三千大干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不是菩薩舍身命處。”夫如來為眾生故,經(jīng)歷三大阿僧祗劫,廣行六度,普結(jié)緣種。待其機熟時至,然后示成正覺。宏開法會,普應(yīng)群機。上根則顯示實相,令其誕登道岸。中下則曲垂接引,令其漸次熏陶。
編輯推薦
師稟善導(dǎo)專修之旨,闡永明揀料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云谷,憲章靈峰,步武資福。弘揚凈土,密護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風。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臨終預(yù)知時至,端坐念佛西歸。維舍利繽紛,教澤乎寰宇,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胍环◣?/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