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作者:洪邁 頁數(shù):438 字數(shù):3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國學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學問。因此,國學不僅包括數(shù)千年來積累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比如“四書五經(jīng)”、《老子》、《莊子》、《孫子》、《史記》、《漢書》、唐詩、宋詞,也包含研究中國人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乃至娛樂方式的各種學問。廣而言之,國學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文獻,也包括實物;不僅包括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也包括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包括我國各民族的建筑、服飾、飲食、音樂、繪畫、醫(yī)藥、戲曲等等。國學是不斷豐富、不斷發(fā)展的學問。上面說的從“四書五經(jīng)”到唐詩、宋詞就是一個不斷豐富發(fā)展的過程。近代以來,國學的研究范圍還在不斷地擴大,比如,敦煌學、甲骨學,是隨著有關(guān)文物的出土而興起的,比如紅學,是隨著文學理論和學術(shù)風氣的發(fā)展變化而興起和發(fā)展的。隨著時間推移和學術(shù)進步,必將有更多的學問被納入國學研究的范圍。數(shù)千年來,中國人作學問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理論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論、史學理論、文學理論,以及訓詁學、考據(jù)學、音韻學等等。但這些理論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在史學研究領(lǐng)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國維等人提出了所謂以地下文物與傳世文獻相補充互證的二重證據(jù)法。近代以來,西風勁吹。國人主動借鑒西方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學問,王國維借鑒尼采的哲學等研究中國的文學戲劇,胡適以杜威的實驗主義研究中國的“國故”。國學從來沒有拒絕外國學問的介入,佛教傳入中國后,經(jīng)過改造,形成了中國獨特的佛學、因明學;自明朝末年西學傳入中國后,中國的天文學、數(shù)學等就已經(jīng)融入了西學的因素。
內(nèi)容概要
《四庫全書》編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華典籍3461種。如此浩瀚典籍僅分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史(各類史書)、子(百字著述)、集(名家詩文)四類。其后,“四庫”之名既具有中華經(jīng)典集成的寓意,同時也具有古代圖書分類的含義。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華經(jīng)典所蘊含的智慧,越來越為世人矚目。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熱播足以證明這一點。叢書策劃者為了消除今人閱讀古代文言經(jīng)典的艱澀,力求使用時人容易的版畫圖示和讀解心得的方式,讓讀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養(yǎng)分,使圣賢的智慧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所以叢書得名“家藏四庫”。
書籍目錄
閱讀指南 國學與我們同在 編者的話 容齋隨筆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容齋續(xù)筆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容齋三筆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容齋四筆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容齋五筆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蕭穎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學者只稱贊其才華出眾而已,把他鞭答童奴作為他的過錯。我反復(fù)考察有關(guān)資料后發(fā)現(xiàn),他還是一位高風亮節(jié)有膽識有抱負的人。在他擔任集賢殿校理時,當時的權(quán)相李林甫想召見他,他卻辭而不去,李林甫對他不屈從于自己很惱火。后來,李林甫又讓他到史館任職,他仍然不屈服,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官職務(wù)外調(diào)到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任參軍。當時,安祿山自恃玄宗的寵信,恣意妄為,蕭穎士私下對柳并說:“胡人(指安祿山)依仗著皇上的龐信而驕橫跋扈,他反叛朝廷的時間不會太久了。東都洛陽到時會最先陷落的!”不久,他便托病很快離開了洛陽。安祿山反叛以后,蕭穎士去見河南采訪使郭納,向他進獻防守抵御叛軍的策略,可郭納不予采用。蕭穎土感嘆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職的人抵御來勢兇猛的叛賊如同玩兒戲,想抵擋住也太難了!”他聽說大將封常清陳兵東都洛陽,就去觀察了一番,結(jié)果很失望,連夜返回,南逃到山南東道(今湖北襄樊)避亂。當?shù)毓?jié)度使源洧想放棄襄陽,退保江陵(今湖北江陵),蕭穎士規(guī)勸道:“襄陽是天下的咽喉要沖,兵家必爭之地,一日不堅守,則大勢即去。你何必匆忙輕易放棄這個戰(zhàn)略要地,讓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聽從了他的建議,就按兵不出。源洧死后,蕭穎士又去金陵(今江蘇南京),并客居于此。肅宗的弟弟永王李磷慕名要召見他,他堅辭不去。后來,劉展反叛,兵圍雍丘,副大使李承式派兵救援,出兵前大宴賓客,歌女環(huán)列。蕭穎士見此勸李承式說:“天子逃離京師,風餐露宿,這難道是臣下盡情歡樂的時候嗎?現(xiàn)在要到吉兇難測的戰(zhàn)場戰(zhàn)斗,臨行前卻讓他們看聽如此華麗的歌舞音樂,誰還愿去拼死疆場呢?”李承式拒不接受其建議。蕭穎士的言論如此精辟,操持膽識如此卓異,今天對他的議論也太淺薄了。李白,是天下聞名的大詩人,只因身陷永王李磷的叛軍之中,而終身受到連累。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可以稽典故,可以廣見聞,可以正訛誤,可以膏筆端,實為儒生進學之地?! 魏萎悺缚蓜窨山?,可喜可愕,其于世教未嘗無所裨補」,并說讀這部書可以「大豁襟抱,洞歸正理。如躋明堂,而胸中樓閣四通八達」。 ——明 李瀚淹通該博,南渡以后諸說部,惟《野客叢書》可與對壘,他家終不逮也?! 端膸烊珪喢髂夸洝?/pre>編輯推薦
《容齋隨筆》成書于宋朝,由當時儒生洪邁所著。該書自問世以來,變被加諸個中贊譽。書本涵蓋了歷史典故、天文地理、軼聞奇說、諸子百家之言及詩文詞句各類。尤其是作者在書中對歷史記載提出了許多不同意見,并且輔以翔實確鑿的考證資料,對后代學者予以很大的啟發(fā)。《容齋隨筆(插圖本)》是參考宋朝以來的各種珍本、善本,輔以國內(nèi)權(quán)威的譯注,挑選其中精華篇目,集結(jié)而成的。具有版畫配圖豐富,注釋準確,譯文精到,注音獨特等特點。包羅萬象的筆記小說,涵蓋了歷史典故、天文地理、軼聞奇說、諸子百家之言及詩文詞句各類。論王朝廢興,彰顯灼見談歷史典故,娓娓道來考百家之言,指正存疑評詩文詞句,議論精當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