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語趣話

出版時間:2008年05月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作者:楊廣恩  頁數(shù):324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chǔ)。一個人語言能力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掌握語匯的數(shù)量的多少。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yuǎn)流長,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以豐富的語匯為載體,反映為中國歷代典籍里的華麗的詞藻,深邃而精練的語句,以及含蓄雋永的格言、警句、俗諺、典故等語言形態(tài)。這些語匯或是古人深入觀察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的心得、感悟,或是古人人生歷練和各種實踐的經(jīng)驗、體會,其中不少已長期廣為流傳,膾炙人口,成為名言或成語,需要我們?nèi)ネ诰颉H藗兛陬^頻繁使用的大量的生活口語、俗語、慣用語、歇后語,甚至俚語、方言、江湖隱語,生動而鮮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表現(xiàn)力,更需要我們?nèi)ナ崂??! ≌Z匯是一種語言里所有詞語的總和。從構(gòu)成語言的單位看,語匯包括語素、詞和熟語?!妒煺Z趣話》以熟語為主要研究對象,精選并探討了部分熟語的內(nèi)涵、來源及應(yīng)用,兼及部分常見常用的熟詞和典故錦句。  詞是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由語素構(gòu)成。從詞語的來源看,詞有文言詞、方言詞、社區(qū)詞和外來詞等。文言詞是從古代沿用至今的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像“杜撰”、“斧正”、“溜須”、“推敲”等。這類詞語或者表示特殊的語義,或者帶有某種感情色彩,用在一定的場合,往往能產(chǎn)生簡潔、莊重、典雅的語言效果。方言詞是相對普通話而言的,是在各地域方言中使用的詞?;蛘哂捎跊]有合適的替代詞,或者有獨特的表達功能,部分方言詞逐漸被吸收到普通話中,如“垃圾”、“貨色”、“名堂”、“癟三”等。社區(qū)詞是由香港、臺灣等社會區(qū)域創(chuàng)造的新詞語,如“廉政”、“勤政”、“法人”、“愿景”、“體認(rèn)”等。改革開放以來,普通話中已經(jīng)吸收了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社區(qū)詞,用以反映當(dāng)代中國的政治、法律、經(jīng)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新事物、新概念,具有很強的時代色彩。外來詞是從其他民族語言中吸收到普通話中的詞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民族間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科技的交流、交往越來越頻繁,漢語也越來越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如“胡同”、“科學(xué)”、“干部”、“沙龍”、“按揭”、“因特網(wǎng)”等。《熟語趣話》所謂熟詞,就是指其中最具語用價值的那一部分詞語?! ∈煺Z是指語言中那些定型的短語,包括成語、俗語(也叫慣用語,這一部分按習(xí)慣又大致分為俗語、諺語和慣用語三類,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此有明確的定義和區(qū)分)、歇后語等。這些熟語雖然不只由一個詞構(gòu)成,但由于它們結(jié)合緊密,意義固定,不能隨意拆開,因此在實際運用中,也往往被當(dāng)成一個詞使用。例如,“一諾千金”、“三教九流”、“畫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是成語;“闖紅燈”、“馬后炮”、“炒魷魚”、“破天荒”等,是慣用語;“說曹操曹操到”,“縣官不如現(xiàn)管”,“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俗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則是歇后語。  《熟語趣話》經(jīng)過認(rèn)真篩選,從常見常用的漢語語匯中,提取出廣為流傳的熟詞熟語及典故錦句等五百余條,對其內(nèi)涵及來源加以詮釋和探求。內(nèi)容涵蓋比較廣泛,主要包括熟詞探源、詞語新知、稱謂趣考、成語趣品、地方俚語、方言笑話、江湖隱語、慣用語趣說、流行俗語、俗諺趣解、奇聞事典、語典錦句、歇后語趣話共十三大類。  《熟語趣話》雖非語法書,但講語匯必依語法,這是《熟語趣話》所遵循的一項原則。上文對詞和熟語的定義及類別的闡述,體現(xiàn)了《熟語趣話》在語法方面的嚴(yán)謹(jǐn)與追求。然而,當(dāng)前語言學(xué)界對熟語的分類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rèn)識,在大同之中尚存小異,所謂見仁見智。故此,《熟語趣話》根據(jù)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將熟語分為成語、歇后語和慣用語等類,詞條的具體歸屬,則按習(xí)慣處之,并參考眾書。有的詞與熟語有知識點上的密切聯(lián)系,則把其中一條作為趣味鏈接附于另一條之后,特此說明?!  妒煺Z趣話》主要有知識性、應(yīng)用性、趣味性三個特點。第一,知識性?!妒煺Z趣話》對所收入熟詞熟語的詮釋務(wù)求準(zhǔn)確、權(quán)威,言之有據(jù)。每個詞條所涉及的字、詞、典故、來源以及前人不同說法和后人流傳的情況等,都是在參考眾多的資料并進行細(xì)心核對后得出的;對原來文言文整句的解意,《熟語趣話》精心琢磨,著重意譯,力求準(zhǔn)確而精練;文字表述精簡而通俗,力求言簡意賅。此外,《熟語趣話》力求體現(xiàn)語言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運用語言的新動向、新變化。如在“詞語新知”中,《熟語趣話》選擇收入了三十多個有詞義變化的詞語和新產(chǎn)生的詞語,以反映語言發(fā)展的現(xiàn)實狀況。  第二,應(yīng)用性。《熟語趣話》是作者在浩瀚的語言海洋中千挑萬揀然后精心組織而成的,書中收錄的古語、俗諺或典故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是今天可以繼續(xù)應(yīng)用的精華。筆者在書中談古論今,借古喻今,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生活相聯(lián)系,傳送新時代的新觀念、新信息,引述新時代的新情況,以加深讀者對熟詞熟語的理解,以使這些語言的“珍珠”發(fā)出新的光輝和魅力,照耀我們的心靈,蕩滌我們的靈魂。由于時代的局限,許多古語、俗諺或典故在今天看來,其意義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精華和糟粕并存,所以《熟語趣話》在批判的基礎(chǔ)上著力發(fā)掘其積極意義?! 〉谌?,趣味性。在詞條題目的設(shè)計上,《熟語趣話》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部分采取了對答方式,精心設(shè)計了提問式或有啟發(fā)性的詞條題目。詞條內(nèi)容緊扣題目,有的放矢;許多熟詞熟語的由來本身就是極其精彩的典故或傳說,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有的在詞條后加上“趣味鏈接”,對相關(guān)內(nèi)容作了一定的補充,使其趣味性得到延展。  《熟語趣話》版面設(shè)計生動活潑,不拘一格。作者試圖用或輕松幽默、或含蓄雋永的方式,和讀者分享蘊藏在熟詞熟語及典故錦句中豐富的知識、趣味和道理,幫助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廣大讀者更加輕松愉快地學(xué)習(xí)漢語語匯,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妒煺Z趣話》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借鑒了一些書籍和資料,在此,謹(jǐn)向這些作者致謝!由于水平所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指正。

內(nèi)容概要

  《熟語趣話》從常見常用的漢語語世中,精心收錄廣為淬的熟詞熟語及典故錦句,從熟詞探源、詞語新知、稱謂趣考、成語趣品、地方俚語、方言笑話、江湖隱詰、慣用語趣說、流行俗語、俗諺趣解、奇聞事典、語典錦句、歇后語趣話共十三個方面對共內(nèi)涵及來源加以詮釋和探求?!妒煺Z趣話》體例新穎,圖文并茂,內(nèi)容豐富,集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是各界人士擴充史常識和提高語文能力的上乘讀本。

作者簡介

  楊廣恩,中南民族大學(xué)歷史學(xué)碩士,青年學(xué)者。在省級刊物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百余篇,對祖國的語言、文化、歷史、民俗有廣泛涉獵。作者十余年來致力于語言學(xué)及國學(xué)研究,對漢語語義學(xué)、民族心理學(xué)破有心得,著有《日月同輝——民族文化的積淀與發(fā)展》、《鬼谷子全集》等書。

書籍目錄

熟詞探源何以“馬虎”不辨?/1房夫人舍命“吃醋”/1三班“吃香”是什么意思?/2“洞房”美稱的由來是什么?/2“借光”一詞的來歷/3“杜撰”是怎么來的?/3“上當(dāng)”源于到自家當(dāng)鋪里典當(dāng)?shù)淖云坌袨椋?“胡說”、“胡鬧”等詞的產(chǎn)生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有關(guān)嗎?/3“混賬”何以成為了罵人的話?/4始“涂鴉”者“添丁”也/5“雷同”的由來是什么?/5人們?yōu)槭裁闯S谩昂骨唷敝复穬裕浚?“斧正”一詞是如何演變成謙辭的?/6“荒誕”一詞的由來/6為什么買官的錢被稱為“銅臭”?/6為什么拍馬屁也稱“溜須”?/7“鴻溝”與什么歷史故事有關(guān)?/7悲情姜維“斗膽”謀興漢/8爭辯因何又叫“抬杠”?/9為什么把監(jiān)獄稱為“班房”?/10“捉刀”是怎么回事兒?/10“倒楣”的由來是什么?/10“晦氣”的由來/10“胡同”是怎樣產(chǎn)生的?/11“紅塵”是什么意思?/12為什么“劉?!毖葑兂闪藢σ环N發(fā)式的稱呼?/12為什么用“蟬聯(lián)”表示連續(xù)獲得某項榮譽?/14寫文章打“腹稿”是怎么回事兒?/14“推敲”一詞的由來/15“平反”一詞的出處是什么?/15“矛盾”的悖論是如何產(chǎn)生的?/16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16“染指”一詞有什么典故?/17“偏袒”的本義是什么?/18為什么把男人喪妻后再娶稱為“續(xù)弦”?/18為什么七十歲稱為“古稀”?/19詞語新知“吧”文化的興起/20坐出租車為什么稱“打的”?/20老外·老外了/21現(xiàn)在為什么許多年輕女性被拒絕稱“小姐”/21“同志”稱謂近百年來在使用上有哪些主要變化?/22向先進靠攏,切莫亂“接軌”/23“走穴”偷食賺外快/24“下?!币辉~的含義,因所下之“?!辈煌笙鄰酵ィ?4是“埋單”還是“買單”?/25“胴體”之妙與濫用/25“下課”演變成了“下臺滾蛋”的同義語/26“法人”是不是人?/26“作秀”是一個貶義詞嗎?/27“跳槽”的由來和演變/27“愿景”何以被大陸人士廣泛接納和使用?/28“體認(rèn)”一詞妙在重過程和包含情感因素/29跑官:官是“跑”出來的嗎?/30某某官員被“雙規(guī)”是怎么回事兒?/30“按揭”是一種什么樣的經(jīng)濟行為?它是否等同于抵押貸款?/31憤青:邊緣人,愛國者,還是傻冒?/32“草根”的由來是什么?“草根化”有什么含義?/32什么樣的消息是“利好”消息?/33“扮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扮酷”?/34“黃色”及黑、白二色的歷史命運/35“緋聞”是這樣產(chǎn)生的/35什么是“海派”文化?/36“鐵哥們兒”敵不過“死黨"/37你有“掉鏈子”的經(jīng)歷嗎?/37不是學(xué)生也“交學(xué)費”嗎?/38“假日經(jīng)濟”是怎么回事兒?/38什么是“豆腐渣工程”?/39稱謂趣考為什么夫妻之間的愛稱用“卿卿”?/40“老公老婆”是怎么來的?/41“兩口子”最初指哪兩“口”?/41“結(jié)發(fā)夫妻”的稱呼是源于婚俗中的結(jié)發(fā)儀式嗎?/42誰是最早的“東道主”?/43妻父稱為“丈人”始自何時?/43“泰山之力”妙語雙關(guān)/44“親家”的由來及演變/44“泰斗”僅僅是對文學(xué)家的敬稱嗎?/45為什么把婦女中的豪杰人物稱為“巾幗英雄”?/45廚師為什么被稱為“大師傅”?/46紀(jì)曉嵐巧釋“老頭兒”/47老爺·官老爺/47為什么未婚的姑娘稱為“黃花閨女”?/48“千金小姐”的稱謂竟始于伍子胥/48杭州西湖白云庵中供奉的“月老”是何方神圣?/49“紅娘”成為媒人的代稱始于何時?/50在古代“伙計”是指伙伴還是雇員?/51“家伙”具有多重指代意義/52漢·漢子-好漢/52古代通常稱什么樣的人為“匹夫”?/52“主席”源于中國古人席地而坐的習(xí)慣/53為什么稱不務(wù)正業(yè)的游蕩子弟為“浪子”?/53物品為什么稱為“東西”,而不稱“南北”?/55磨磚不能成鏡/278五十步笑百步/278此地?zé)o銀三百兩/279身在曹營心在漢/280無顏見江東父老/280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281挾天子以令諸侯/281賠了夫人又折兵/282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283劉姥姥進大觀園/283識時務(wù)者為俊杰/284半部論語治天下/284呂端大事不糊涂/285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285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286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286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287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288語典錦句有志者事競成/289言必信,行,必果/289既來之,則安之/290多行不義必自斃/290英雄無用武之地/291不敢越雷池一步/292王顧左右而言他/292行百里者半九十/292畫虎不成反類犬/293畫鬼容易畫人難/294醉翁之意不在酒/294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295成由勤儉破由奢/295知人知面不知心/296燕雀安知鴻鵠之志/296胸中自有雄兵百萬/297刀槍入庫,馬放南山/297天知、地知、你知、我知/29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298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299乘興而來,敗興而歸/299成也蕭何,敗也蕭何/300比上不足,比下有余/300百足之蟲,死而不僵/301福無雙至,禍不單行/301一人得道,雞犬升天/301人過留名,雁過留聲/302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302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303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303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30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305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305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305當(dāng)官不與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306歇后語趣話打腫臉——充胖子/307打破砂鍋——問到底/307鐵公雞——一毛不拔/308韓信點兵——多多益善/308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309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309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310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310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311武大郎開店一不請高人/312亡羊補牢——猶為未晚/312梁山上的軍師——無用/312墻上掛竹簾——沒門兒/313棋走一步錯——滿盤皆輸/314泰州的燈籠——沒影子/31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315蚊子叮菩薩——認(rèn)錯人/315吳剛砍桂——沒完沒了/316竹籃打水——一場空/316八仙過?!黠@神通/317麻雀落在拖布上——愣充大尾巴鷹/318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318徐德言買半鏡——破鏡重圓/319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320王羲之游泰山——自慚形穢/320周瑜打黃蓋一一個愿打,一個愿挨/321司馬相如遇卓文君——一見鐘情/322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rèn)一家人/323參考文獻/324為什么把愚笨之人稱為“傻瓜”而不叫“傻果”、“傻豆”呢?/56“父母官”是指什么樣的官?它的由來是什么?/56中國春節(jié)時為何都要供奉“財神爺”?/57“阿堵物”、“孔方兄”為什么都是錢的代稱?/59“足下”最早是用于尊稱朋友嗎?/60古代“丫頭”僅指小女孩兒嗎?/61“襟袂相連”話“連襟"/61“萬歲”、“萬歲爺”稱謂的由來/62“馬大哈”是否確有其人?/64“先生”稱呼趣考/64為什么女婿有“坦腹”“東床”的雅稱?/65為什么說‘秘書”是近代才出現(xiàn)的職稱?/66“弄潮兒”的本義是什么?/66“替罪羊”的由來/67“紙老虎”的由來/67“不倒翁”的由來/68“狐貍精”的由來/68“炎黃子孫”的稱呼是怎么來的?/70成語趣品“不甚了了”是怎么回事兒?/71“胡說八道”的由來/71誰寫的字“一字干金”?/72“一諾千金”的美譽源于哪位古人?/72為什么常說“雞毛蒜皮”而不說鵝毛蔥皮、鴨毛姜皮呢?/73“江郎才盡”是否確有江郎其人?/73佛教的“四大金剛”是何許人也?/74“大干世界”到底有多大?/74“飛黃騰達”本是一個褒義詞?/75“信口雌黃”最早是指哪位名士?/75為什么說“三生有幸”而不說“兩生”、“四生”呢?/76“三教九流”的來源是什么?/77“三令五申”的本義是什么?/77“退避三舍”到底退了多遠(yuǎn)呢?/78“約法三章”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78為什么說“朝三暮四”本來是一個騙局?/79為什么“不三不四”形容行為不端之人?/79為什么用“十惡不赦”來形容罪大惡極、不可寬恕的人?/80“亂七八糟”源于“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81“七情六欲”的由來/82“五花八門”是哪五花哪八門?/82“六親不認(rèn)”具體指哪六親?/82“株連九族”,受到牽連的范圍到底有多大?/83“高抬貴手”來源于古代的什么活動?/83“三姑六婆”的來歷是什么?/83“尚方寶劍”究竟有沒有“先斬后奏”之權(quán)呢?/84“三長兩短”的由來與棺材有關(guān)嗎?/84“青梅竹馬”是來源于大詩人李白的詩句嗎?/85“半老徐娘”是指韶華已過的愛美女士嗎?/86“狼心狗肺”的由來/86“鹿死誰手”典故的由來/87“債臺高筑”典故的由來/87“腰纏萬貫”是真將萬貫錢財纏在腰間嗎?/88“一錘定音”的來源是什么?/88最早的“好好先生”是指誰?/88“名落孫山”的由來/89“畫蛇添足”的由來/89“不求甚解”的本義是什么?/90“得意揚揚”的由來/90“兩袖清風(fēng)”的來源是什么?/91“空穴來風(fēng)”是如何產(chǎn)生的?/91“狗尾續(xù)貂”的來歷是什么?/92“守株待兔”的由來/92侮辱士兵“目不識丁”的代價有多嚴(yán)重?/92“開卷有益”的由來/93“葉落歸根”追根溯源/94“半斤八兩”的民間傳說/94“生吞活剝”的來歷是什么?/94“紅得發(fā)紫”來源于古代的服色制度/95為什么“壽比南山”以南山為喻?/95“明鏡高懸”是怎樣演變而來的?/96“嘔心瀝血”的典故/96“靡靡之音”是一種什么樣的音樂7/96“狗屁不通”是怎樣演變來的?/97如此“過河拆橋”?。?7“含沙射影”是什么鬼怪的本領(lǐng)?/98“上下其手”與哪—位楚王的故事有關(guān)?/98“南轅北轍”是怎么回事兒?/99原來“有眼不識泰山”是魯班自嘲的感嘆/100“化干戈為玉帛”源于春秋時期秦國的一次和平請愿/100“老死不相往來”的由來/101“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由來/101什么樣的事情常被稱為“冒天下之大不韙”?/102“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的由來/103“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由來/104“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源于什么故事?/105“親者所痛,仇者所快”源于什么故事?/105“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由來/10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撮先由誰提出?/106“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由來/10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由來/10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由環(huán)境決定的嗎?/108“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由來/108“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由來/10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由來/110“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由來/111“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來自《圣經(jīng)》嗎?/111“塞翁失馬,安知非福”的由來/111“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由來/112“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由來/113地方俚語京味兒很濃的方言“犄角旮旯”/114臺灣國語把“誰和誰”讀成“誰hàn誰”/114上海方言“癟三”/115“巴子”的由來/116“小刁模子”是指什么樣的人?/117上海話為什么把傻里傻氣的人稱做“十三點”?/117四川俚語“擺龍門陣”/118香港話“晤開心”,僅僅表示“不開心”嗎?/118香港人為什么把睡覺說成“見周公”?/119香港話“捏兩餐”的由來/120什么是“無厘頭”文化?它的由來是什么?/120粵港話里的“撈家”、“撈佬”、“撈世界’/121呃鬼食豆腐/121招牌式的東北方言“埋汰”/122毛愣·毛愣愣·毛毛愣愣/122嗯哪咋地/123東北方言中的“賊”和“整”/123武漢方言里的“你黑我”、“撮(戳)蝦子”和“擂肥”/123你坐過“麻母”嗎?/124荊楚方言中為什么稱出嫁的女兒為“壇子”?/124陜西方言“燎”、“燎得太”和“倭也”/125陜西人的“biangbiang面”和“飪飪饃”/125山東、河北、山西一帶的方言詞“夜來”是指什么時間?/126北方方言里的“二五眼”/127老鼻子·海了去了/127天津俚語“打镲”的學(xué)問/128天津人為什么把“不覺悶”三個字看得很重?/128納悶兒·解悶兒·逗悶子/129天津人為何稱遠(yuǎn)親為“歪脖蠟”?/130方言笑話借汽油/131軍火販/131同志與聾子/131吻吻你與問問你/132上海老大爺游武漢/132夜壺水/133“打胎”笑話/134生痔瘡/134老黃報喜/135作業(yè)與采礦/135爛被絮/136老者(雞)婆/136買皮箍/136孩子與鞋子/136下半夜來/137借宿風(fēng)波/138妓女與警察/138我看看你妻子/139發(fā)騷還是發(fā)燒/139“晶飯”和“毳飯”分別是什么飯?/139學(xué)官話/140侉聲侉調(diào)/141音樂語言/142緊俏轉(zhuǎn)滯銷/142女客下車/143江湖隱語名人為什么被稱為“大腕”?/144警察“吃絲兒”是怎么回事兒?/144“扒灰”一詞所隱何事?/145老天津衛(wèi)上的“拔闖”是怎么回事兒?/145什么樣的事情需要“擺平”?/146歷史上第一個“二百五”是誰?/147蘇東坡原來是個“門外漢”/147為什么技藝不精就稱做“三腳貓”?/148“狗腿子”的由來/148人們?yōu)槭裁礄C會“烏龜”和“王八”的稱呼?/148“一把手”最早真的是只有一只手嗎?/149“二把刀”與“半瓶子醋”/150“刮地皮”的由來/150為什么說“穿小鞋”源于我國古代的纏足陋習(xí)?/150誰最先弄出了“出洋相”的丑聞?/151為什么把夸口說大話叫做“吹牛皮”?/152“拍馬屁”的意思是如何演變的?/153“走后門兒”典故的由來/154“出風(fēng)頭”的由來/155“磨洋工”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155“一窩蜂”的來歷是什么?/155“三只手”何以成為小偷小摸的代名詞?/156新官上任何以先來個“下馬威”?/156“千夫指”的出處是什么?它是指什么樣的人?/156為什么把毫無主見只會隨聲附和的人稱為“應(yīng)聲蟲”?/157“捅婁子”的由來/158“碰釘子”的由來/158“二郎神”與“二郎腿”有什么關(guān)系嗎?/159為什么說“冷板凳”本是一句梨園行話/159“跑龍?zhí)住边@個詞是怎么來的?/160為什么把占人便宜叫做“吃豆腐”?/161“花架子”一詞的來歷是什么?/161孔子真的是“喪家狗”嗎?/162“賣關(guān)子”的原義就是故弄玄虛嗎?/162“跌份兒”的來源是什么?/163細(xì)說“碴”“碴兒”“找碴兒”/163“惡作劇”的由來/164“逐客令”的典故源于什么事件?/165“窩囊”與“窩囊廢”的來歷/165慣用語趣說第一個被稱為“破天荒”的人是誰?/167“黃粱夢”的由來/167“安樂窩”是指什么樣的生活環(huán)境?/168“裝門面”的由來/168為什么人們把會試得中比喻為“登龍門”?/168“定心丸”是一種什么藥?/169為什么用“喝墨水”來形容人的知識水平的高低?/169“敲門磚”的由來/169吃肉為什么叫“打牙祭”呢?/170“緊箍咒”的由來/170“莫須有”是一種什么樣的罪名?/171“馬后炮”的含義并非來自象棋/172“大手筆”的由來/173“露馬腳”與馬皇后有關(guān)嗎?/173“想當(dāng)然”的由來/174陶朱公范蠡的“生意經(jīng)”/175“孺子牛”的由來/175“群英會”是怎么回事兒?/176“綠帽子”的由來177“八斗才”的由來/178“急就章”是怎么回事兒?/179“戴高帽”的由來/179為什么“炒魷魚”成了開除或解雇的代名詞?/180“護局子”是如何演變來的?/180“鬼門關(guān)”究竟在哪里?/181什么樣的交情算是“忘年交”?/181“耳旁風(fēng)”的由來/181“眼中釘”的由來/183“烏紗帽”何以成為了官位的代稱?/183“搞名堂”的由來/184“兩面派”由“兩面牌”演變而來/184關(guān)于“敲竹杠”的由來/185古^遭遇“閉門羹”,莫非真有“羹”吃?/185“七十二行”的由來/186為什么“事不過三”等詞以“三”為限?/186“小道消息”的由來/187“吃大鍋飯”的由來/187細(xì)析“打退堂鼓”/187“說風(fēng)涼話”的由來/188“照葫蘆畫瓢”源于一個什么典故?/188“臨時抱佛腳”的由來/189為什么“天打五雷轟”常成為賭咒起誓語?/189“水火不相容”的由來/190“開門七件事”是指哪七件?/190“民以食為天”一詞來源于什么故事?/191“后來者居上”的本義是什么?/191“為人做嫁衣”是抒發(fā)閨怨幽恨嗎?/192“樹倒猢猻散”的由來/192為什么把沒出息的人比做“癩狗扶不上墻”?/193“一個鼻孔出氣”的由來/194“馬王爺三只眼”的由來/194“丁是丁,卯是卯”的由來/195“掛羊頭賣狗肉”的由來/196民間忌諱“七十三、八十四”這兩個歲數(shù)有道理嗎?/196“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來/197“好女不著嫁時衣”的由來/197“有錢不買半年閑”的由來/198流行俗語家和萬事興/199不打不相識/199馬怕騎,人怕逼/200強擰的瓜不甜/200說曹操曹操到/201縣官不如現(xiàn)管/201家丑不可外揚/202恭敬不如從命/202百聞不如一見/203看花容易繡花難/204身正不怕影子斜/204車到山前必有路/205好了傷疤忘了疼/205寡婦門前是非多/206上梁不正下梁歪/206初生牛犢不怕虎/207清官難斷家務(wù)事/208新官上任三把火/209解鈴還須系鈴人/209魯班門前弄大斧/210皇帝女兒不愁嫁/210哪壺不開提哪壺/211無事不登三寶殿/211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212好漢不吃眼前虧/212死馬當(dāng)做活馬醫(yī)/213有眼不識荊山玉/213不看僧面看佛面/214人心不足蛇吞象/215不是冤家不聚頭/215不見黃河心不死/215不見棺材不掉淚/216遠(yuǎn)來和尚會念經(jīng)/217人貴有自知之明/217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218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19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219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220癩蛤蟆想吃天鵝肉/22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2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2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222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23嘴上無毛,說話不牢/223嫁漢,嫁漢,穿衣吃飯/224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224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225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225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22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227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227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228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228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229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229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23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231不怕少時苦,就怕老來貧/231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232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233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233兒大不由爺,女大不由娘/234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234打人別打臉,揭人別揭短/235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23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236白眼狼,娶了媳婦忘了娘/237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238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238多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239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239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240俗諺趣解生姜老的辣/242羊毛出在羊身上/243有錢能使鬼推磨/243一個女婿半個兒/244近水樓臺先得月/244得饒人處且饒人/245人怕出名豬怕壯/245聰明反被聰明誤/246有緣千里來相會/247宰相肚里能撐船/247家有一老,猶如一寶/24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49人為財死,鳥為食亡/250矮子看戲,隨人叫好/251智者干慮,必有一失/251生男勿喜,生女勿悲/252男大當(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25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53不癡不聾,不做家翁/253前車之覆,后車之鑒/254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25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255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256人無干日好,花無百日紅/256家貧思賢妻,國亂思良相/257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257太歲當(dāng)頭坐,非災(zāi)便是禍/258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留/259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260土相扶為墻,人相扶為王/260井深槐樹粗,街闊人義疏/261幫人幫到地頭,送佛送到西天/261長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262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263店里有人好吃飯,朝里無人莫做官/263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fēng)/26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265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265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266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267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268奇聞事典洛陽紙貴/269快刀斬亂麻/269一問三不知/270殺人不眨眼/271小巫見大巫/271天字第一號/272天高皇帝遠(yuǎn)/272坐山觀虎斗/272苛政猛于虎/273抹一鼻子灰/273疾風(fēng)知勁草/274一不做,二不休/275三寸不爛之舌/275不可同日而語/276風(fēng)馬牛不相及/276殺雞焉用牛刀/277遠(yuǎn)水不救近火/278語典錦句歇后語趣語

章節(jié)摘錄

  何以“馬虎”不辨?  “馬虎”或“馬馬虎虎”這個詞語,現(xiàn)在在群眾中使用的頻率很高,用來形容辦事不認(rèn)真,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等?! 髡f,宋朝有個畫家很喜歡畫虎。一次,他剛畫成一個虎頭,就來了一位朋友請他畫馬。畫家大筆一揮,順手在虎頭下面添上了馬身子。朋友驚奇地問:“老兄,你畫的是虎還是馬?”畫家隨口答道:“唉,管它是什么呢,馬馬虎虎吧!”朋友一生氣走了?! ‘嫾译S手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這時,他的大兒子從外面走進來,看見掛在墻上的畫就問:“父親,上面畫的是什么?”畫家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是馬?!倍鹤右娏艘矄査?,畫家又隨便地答道:“是虎。”于是,兩個孩子馬虎不辨?! ∵^了一些日子,大兒子去打獵,山坡上有一匹馬正在吃草,他以為是虎,搭箭彎弓把那匹馬射死了。馬的主人找到畫家要求賠償,大兒子卻振振有詞地對他那畫家父親說:“別理他,我射死的明明是一只老虎嘛,干嗎來要我們賠償呢?”畫家無可奈何地?fù)u了搖頭。乖乖地賠了馬主人十幾兩銀子?! ∮诌^了幾天。二兒子到野外游玩,碰到了一只虎,他以為那是馬,便跑上前去想騎它,結(jié)果被老虎撲倒在地上,幾口就吞進了肚里?! ‘嫾冶е鴵旎氐亩鹤拥囊路浅M葱?。悔恨之下,他把那幅虎頭馬身的畫從墻上揭下來,付之一炬,并寫了一首詩自誡:  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 〈髢阂缊D射死馬,二兒依圖喂了虎?! 〔萏梅贇яR虎圖,奉勸諸君莫學(xué)吾。房夫人舍命“吃醋”  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人民富足,國家興旺。出于關(guān)懷臣下之心,唐太宗把幾名美女分別賜給幾位大臣做妾。受賜的大臣都高高興興地接納了,唯獨房玄齡推辭不受?! √铺谙耄@一定是房夫人從中作梗。于是他便派太監(jiān)帶著一壺毒酒去向房夫人傳達圣旨,那圣旨是:如果她同意房玄齡接受美女便罷,如果堅持反對,就以違抗圣旨論處。必須立即飲下那壺毒酒。

編輯推薦

  “混賬”何以成了罵人的話?  “跳槽”原來竟是青樓術(shù)語?  “炒魷魚”為什么成了開除解雇的代名詞?  為什么稱未婚的姑娘為“黃花閨女”?  物品為什么稱為“東西”而不稱“南北”呢?  孔子說自己是“喪家狗”是怎么回事?  “說曹操曹操到”源于什么典故?  為什么說“寡婦門前是非多”?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有什么來歷?  公眾人物讀它,可以在鏡頭前大方自信地引經(jīng)據(jù)典,不會有誤用成語  典故的事情發(fā)生;  學(xué)生們讀它,可以豐富寫作素材,提升語文寫作能力;  管理者讀它,可以增強文化內(nèi)涵,并可更深更廣地看待問題;  一般人讀它,可以增進文史常識的積淀,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出修養(yǎng)與  優(yōu)雅,避免因誤用而有失體面。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熟語趣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