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作者:劉韻清,周曉陽 著 頁數(shù):364
前言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zhì)。必須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有創(chuàng)造性,才能彰顯馬克思主義旺盛的生命力。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內(nèi)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必須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才能適應新世紀新階段的時代特征和實踐需要,增強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正處于大開放的新時期。封閉、保守的思維方式已經(jīng)不合時宜,開放、進取的思維方式正在為我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掌握,并逐步轉化為自覺的生活方式和實踐方式?!安桓母镩_放,只有死路一條”,這一至理名言已經(jīng)成為各行各業(yè)的行動指南。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長期固守“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性教學舊模式,片面強調(diào)教師的中心地位和決定作用,忽視甚至否定了廣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機械地推行由教師向?qū)W生的單向“理論灌輸”教學方式,壓抑了廣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而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要改變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這一被動局面,必須深化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2004年的中共中央16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改革教育教學方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內(nèi)容概要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zhì)。必須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有創(chuàng)造性,才能彰顯馬克思主義旺盛的生命力。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內(nèi)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必須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才能適應新世紀新階段的時代特征和實踐需要,增強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正處于大開放的新時期。封閉、保守的思維方式已經(jīng)不合時宜,開放、進取的思維方式正在為我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掌握,并逐步轉化為自覺的生活方式和實踐方式。“不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這一至理名言已經(jīng)成為各行各業(yè)的行動指南。
作者簡介
劉韻清,1960年出生,女,湖南省衡南縣人,南華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生導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思想政治教育。主持完成省、廳級課題8項,發(fā)表學術論文40多篇,獲省、市學術成果獎6項,教學成果獎3項。主要代表作有《論中國傳統(tǒng)誠信文化》《關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式教學新模式》等。 周曉陽,1953年出生,男,湖南省祁東縣人,南華大學船山學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點學科帶頭人,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與文化哲學。主持完成國家級、省級課題11項,發(fā)表學術論文85篇,撰寫出版學術專著5部,主編教材兩部。獲省級學術成果獎、教學成果獎5項,市學術成果獎6項。主要代表作有《現(xiàn)代文化哲學》《理論聚焦》《論鄧小平的歷史觀》等。
書籍目錄
自序?qū)д撘弧⒀芯恳饬x二、研究動態(tài)三、研究方法第一章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模式的時代背景與理論基礎一、時代背景(一)時代主題(二)時代特征二、理論基礎(一)哲學基礎(二)現(xiàn)代教學論基礎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新模式的核心、框架及特點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新模式的核心理念(一)“以學生為本”的核心理念的形成(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的基本內(nèi)涵(三)“以學生為本”教學新理念的基本特點二、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新模式的基本框架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新模式的基本特點(一)人本性(二)科學性(三)和諧性(四)實踐性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性一、結合社會焦點問題,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針對性(一)社會焦點問題的內(nèi)涵、分類和特點(二)結合社會焦點問題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三)結合社會焦點問題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選擇二、結合國內(nèi)外形勢,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時代性(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形勢政策教育相結合的必要性(二)結合國內(nèi)外形勢的教學方法(三)結合國內(nèi)外形勢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選擇三、結合理論前沿,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先進性(一)理論前沿的內(nèi)涵及特點(二)結合理論前沿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開放性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開放性的必要性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概述(一)教學方法及其分類(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及其改革趨勢(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開放性(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趨勢(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遵循的原則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方法實例(一)啟發(fā)教學法(二)互動教學法(三)情境教學法(四)形象教學法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手段的開放性一、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內(nèi)涵與特點(一)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內(nèi)涵(二)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特點二、多媒體教學(一)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藝術(三)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三、網(wǎng)絡教學(一)網(wǎng)絡教學概述(二)正確運用網(wǎng)絡教學,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手段的開放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的開放性一、教學準備的開放性(一)吸收學生代表參加教學計劃的制訂(二)在廣泛聽取學生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備課(三)在社會調(diào)研的基礎上進行備課(四)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進行備課二、教學方式的開放性(一)理論教學的開放性(二)實踐教學的開放性三、教學考核與評價的開放性(一)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評價的基本特點(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放性教學評價的基本要求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管理的開放性一、教學管理民主化(一)教學管理民主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二)教學管理民主化的內(nèi)涵和特點二、教學管理科學化(一)教學管理科學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二)教學管理科學化的內(nèi)涵和特點三、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一)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的必要性(二)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的內(nèi)涵和特點……第八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環(huán)境的開放性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內(nèi)容,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tǒng)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其次,正確處理文化一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關系,在堅持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主導的前提下,提倡文化多樣性,繁榮社會主義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適應多元文化沖突與融合的新形勢,弘揚主旋律,尊重多樣性。文化多元化意味著多種文化的沖突與碰撞。大學生面臨著多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其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價值取向的選擇性、行為的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強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需要。堅持文化一元化是提倡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不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地位,就不可能使多種文化和諧共生,就不能保證高校校園文化的社會主義方向?! ∥幕鄻有允俏幕辉臈l件,不提倡文化多樣性,只允許用一種聲音講話,就不可能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就違背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這也不利于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地位。再次,多元文化沖突的時代背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以取得“和而不同”的教學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應當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的前提下,通過開展各種不同的文化活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與政治理論教育,既要倡導精英文化,又要提倡大眾文化;既要弘揚民族文化,又要引進外來文化;既要宣傳先進文化,又要普及健康文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