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歷史論叢(第三輯)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作者:四川師范大學漢語研究所 編  頁數:294  

內容概要

  《(史記)虛詞通釋》“何”條復音詞語補、《史記》“死”類詞語初探、中國古文獻的漢字處理與訓詁芻議、《全唐五代小說》??鄙套h、試論古白話詞匯研究的新發(fā)展等。

書籍目錄

師事片憶高山景行精嚴淹博杜道生先生軼事黃老刑名之學溯源札記《(史記)虛詞通釋》“何”條復音詞語補《史記》“死”類詞語初探中國古文獻的漢字處理與訓詁芻議《全唐五代小說》??鄙套h試論古白話詞匯研究的新發(fā)展“摩頂放踵”解中古漢語連詞“不問”的形成李白詩歌中并列式復合詞詞義演變的途徑《北夢瑣言》中的動補式復音詞“秦隴則去聲為人”考《廣韻》等韻書中的成都話本字之二優(yōu)選論與語音合并中的聲調問題四川省新津話音系評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詞匯比較》(附英文原文)稿約

章節(jié)摘錄

 ?。?4)如操舟,尋得大港水脈,便一直溜去,不問三尺船也去得,五尺船也去得,一丈二丈船也去得。若不就源頭尋得,只三五尺船子,便只閣在淺處,積年過代,無緣得進。(《朱子語類》卷第四十)  由麗萍、厲霽雋(2003)在討論由“無論”類連詞統(tǒng)領五條件的條件時,指出現代漢語中它有比較明顯的形式標記,包括“用選擇性并列成分列舉出幾種可能出現的條件”和“用表示任指的代詞表示一個包含無限變體的條件”兩大類,其中第一大類又有“成分與成分直接并列一般都是由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或語素)組成”、“然否式”、“‘無論’類連詞同現”等小類。通過比較我們看到,現代漢語由“無論”類統(tǒng)領的無條件句的形式特征,在中古漢語“不問”統(tǒng)領的五條件句中基本上都已形成。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不問”作為無條件關聯(lián)詞語在中古漢語中有著重要地位,其出現頻率高,功能多樣,形式特征齊備,是中古漢語無條件句的主要形式?! ∈聦嵣?,在確定“不問”性質時,屢有爭議,但是上述這些形式上的標記可以使我們優(yōu)先把“不問”處理成五條件標志?! ∵B詞“不問”產生后,還促成了現代漢語最重要的無條件連詞“不論”的產生,形成了漢語無條件關聯(lián)詞語系統(tǒng),在漢語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代以后,“不問”漸漸讓位于“不論”、“無論”。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另有專文討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語言歷史論叢(第三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