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巴蜀書社 作者:釋惟賢 頁數(shù):181
Tag標簽:無
前言
李瑞環(huán)曾經(jīng)講過:“佛教傳到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深遠、廣泛的。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一部分就是佛教文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與佛教文化是分不開的?!苯裉?,佛教的思想依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幫助大眾正確認識和理解佛教,對個人、對社會將有積極意義。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佛教在沉寂中漸漸復蘇。但佛教文化畢竟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停滯,由于人們對佛教知識的缺乏,在信仰修持過程中難免走入誤區(qū),阻礙了佛教發(fā)展。為了便于向信教群眾傳播佛學知識,宣揚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使佛法真正發(fā)揮其啟迪智慧、凈化社會人心之作用。李弘學居士主編的這一套《佛教入門》系列小叢書,與大眾廣結法緣,彰顯教義,宣揚正信,實在是功德無量之大善舉,也是一項促進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實實在在的具體工作。對此,我十分欽佩。
內(nèi)容概要
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都是因緣所生。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沒有自性,都是空的。 三論宗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形成較早的一個宗派。三論宗的形成,促使后來各家立宗興派以發(fā)揚自己的學術思想,從而形成了中國佛教宗派的興起,將中國佛教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本書簡明扼要地闡述了三論宗的傳承、典籍、教理、斷證位次等內(nèi)容,語言通俗易懂,是普及佛教知識的基本讀物。
書籍目錄
總序第一章 歷代傳承 第一代 龍樹菩薩 第二代 提婆菩薩 第三代 羅喉羅尊者 第四代 青目菩薩 第五代 須利耶蘇摩 第六代 鳩摩羅什 第七代 僧肇與僧睿大師 第八代 僧朗大師 第九代 僧詮大師 第十代 法朗大師 第十一代 吉藏大師第二章 三論宗的典籍 第一節(jié) 所依經(jīng)論 第二節(jié) 三論宗的章疏第三章 教跡 第一節(jié) 判教 第二節(jié) 二藏 第三節(jié) 三輪 第四節(jié) 三時教第四章 三論宗的教理 第一節(jié) 四論大意 第二節(jié) 緣起性空 第三節(jié) 真俗二諦 一、空有二諦 二、于教兩種二諦 三、四重二諦 第四節(jié) 八不義 第五節(jié) 一乘義 一、總論開權顯實 二、乘方便乘真實 三、方便身真實身 第六節(jié) 佛性義 一、中道佛性義 二、本有始有義 三、無情有佛性義 四、如來藏義第五章 觀智 第一節(jié) 觀行 一、三觀 二、二觀 三、中道觀 第二節(jié) 權實二智第六章 斷證位次 第一節(jié) 位次 第二節(jié) 斷證 第三節(jié) 菩提與涅檠 第四節(jié) 佛身佛土 一、佛身 二、佛土
章節(jié)摘錄
三輪與藏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差異呢?它們的共同點是:二藏只是大小二乘,三輪不外乎根本、枝末二種法輪,大乘是根本,小乘是枝末,所以這一點三輪與二藏是一致的。它們的差別在于:二藏是從橫向來判別,三輪是從縱向來判攝。二藏橫判是指無論時間地點,也不管前后次序,凡是釋迦世尊一生所說的小乘法,結集在一起,即是聲聞藏;凡是釋迦世尊一生所講的大乘經(jīng)典,結集在一起,就是菩薩藏,二藏超越時空,稱為橫判。三輪縱判是指釋迦如來最初成道于寂滅道場,純粹為法身菩薩眾,講說《華嚴經(jīng)》大教,稱為根本法輪,然后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如《阿含經(jīng)》等,是枝末法輪。從此以后,世尊四十多年,為適應各種層次的眾生分別演說五乘,最后在《法華經(jīng)》會上,總結幾十年來的說法歸于一佛乘,為攝末歸本法輪。這是從時間順序來說的,所以叫縱判(又叫豎判)。另外佛對聲聞人說的是生滅法門,對菩薩說的是無生法門,從生滅教與無生滅教而分為二藏,可以說是從法義上來判的,三輪是從釋迦世尊一生說法先后程序而言,可以說是從化儀門來判的?;蛘哂腥藭柎蟪瞬粌H僅只談無生,還說有更高的無量和無作,為什么只說無生呢?三論宗依《般若經(jīng)》、《勝墼經(jīng)》的意思,認為無生、無量和無作,其實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說一即三。所以《勝鬢經(jīng)》中說:“說無作圣諦義者是說無量四圣諦義?!薄洞笃钒闳艚?jīng)》里說:“無作故無生?!睙o生是四圣諦的“體”,法體無生;無量是說四圣諦的“相”。
編輯推薦
《佛教入門:三論宗》學佛學什么?就是“純凈純善”四字。“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是純凈,這是講“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純善,這是講“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