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作者:毛迅,李怡 編 頁數(shù):311
內(nèi)容概要
《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第6輯)》包括重建詩歌精神的當下闡釋、郭沫若國際學術研討會、郭沫若的萬寶常研究之動機與意義、郭沫若與“千代松原”等內(nèi)容。
書籍目錄
卷首語重建詩歌精神的當下闡釋郭沫若國際學術研討會郭沫若的萬寶常研究之動機與意義郭沫若與“千代松原”《女神》中含有詩意的科學用語狂暴與柔情——博多灣賦予《女神》的兩種性格現(xiàn)代文化問題“哈佛三杰”與新人文主義意念理性學科堅守與教學應變——現(xiàn)實壓迫與現(xiàn)實誘惑中的現(xiàn)代文學教學思考囚籠與筌蹄——關于思、意、言的矛盾文學史新論“恥辱”的形象——作為民族自我批評的魯迅文學之二魯迅的死亡意識與現(xiàn)代性啟蒙思想啟蒙者的愛與死:魯迅小說《傷逝》再解讀中國文學格局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從梁啟超的“小說界革命”到“五四文學革命”20世紀40年代沈從文的存在體驗——以《燭虛》為中心的考察方言人詩的合法性辯難與認同焦慮知識之航與歷史想象:重讀吳興華“九葉詩派”質(zhì)疑《朝霞》叢刊的文學生產(chǎn)、傳播與效應論林莽《我流過這片土地》《馬橋詞典》與昆德拉式的反諷精神批評標準與《笨花》的考驗中國文學檔案中國新詩檔案:1955左邊: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及其他(一)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編年(二)動態(tài)發(fā)現(xiàn)一個完整的陳敬容 ——讀《陳敬容詩文集》編年視角下的文學史重構(gòu)——評陳思廣的《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編年》稿約與稿例
章節(jié)摘錄
狂暴與柔情——博多灣賦子《女神》的兩種性格 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國大學醫(yī)學部留學的四年零七個月里,盡管多次因付不起房租而被迫遷居①,卻從未遠離過博多海岸的“千代松原”。郭沫若留日時期的千代松原屬于他后來在《創(chuàng)造十年》里面多次提及的“十里松原”的一部分,靠近氣勢宏大、自古遐邇聞名的箱崎八幡大神宮。日本的一里相當于3.9公里,“十里”不過是個概數(shù)。20世紀初的“十里松原”,北起阻隔博多灣與玄海灣的海中道,西南至福岡西面古城唐津灣沿岸的“虹之松原”,南北海岸線走勢復雜,變化萬千。松林沿海岸逶迤鋪開,與博多灣湛藍的海面和銀白的沙灘相映成趣,氣勢磅礴,覆蓋面長達四十多公里?! ‘敃r的九州帝國大學醫(yī)學部就坐落在被稱為“千代松原”的地段。變幻莫測的大海、茂密蒼翠的松林和銀白眩目的沙灘這三樣大自然的造物構(gòu)成了博多灣最迷人的自然景觀。探索《女神》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地域性要素,這三樣自然風物都顯’得非常重要。然而,1920年“千代松原”突然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蟲害使得箱崎海岸地段大片茂密的松林驟然消失。令人詫異的是,郭沫若當時就生活在其中,卻視而不見②。無論是大部分作品創(chuàng)作于這之前的《女神》還是之后的《星空》,都看不出作者對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的松原和沙灘表示出任何特別的關注。大海、天空和沿岸的松林原本屬于不可分割的一體。然而,我們在《女神》和《星空》里不大感覺得到博多灣本來應有的綠色視覺效果。所以筆者認為,在《女神》創(chuàng)作時期,直接或間接誘發(fā)起郭沫若感興的既不是白色的沙灘也不是蒼翠的松林,而應該是博多灣的大海?! 《 杜瘛肥珍浟?部詩劇和53首詩歌作品。從詩劇來看,寓意最深而又相對成熟的《女神之再生》寫的是眾女神創(chuàng)造出太陽從海里誕生。不算未收入《女神》的佚詩,在53首詩歌作品中,除去回憶岡山生活的作品和1921年的《歸國吟》共7首,其余46首皆直接與博多灣有關。而這46首作品中,直接描寫大海意象或以海為背景的有24首,占一半以上。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到博多灣的海對《女神》創(chuàng)作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倪@批作品的內(nèi)容上看,《鳳凰涅槃》中“菲尼克司(不死鳥)”在大海的潮漲潮落中更生,《天狗》中天狗“像大海一樣狂叫”,《晨安》中“常動不息的大海”引發(fā)詩人的跳躍性思維從而東西南北、海闊天空,《浴?!分袑蘩耸帨烊说膬?nèi)心塵垢和陳舊的外部世界的謳歌,《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所渲染的大海瘋狂的破壞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等,無不來自對眼前變幻無窮的博多灣大海的真實感慨。筆者認為,正是這種來自博多灣大海的巨大生命力的感召孕育出了《女神》歌頌搗毀和創(chuàng)造、歌頌光明和生命這兩大基本的時代命題和主旋律。 無論是《鳳凰涅槃》還是《天狗》,作為《女神》的代表作,它們都表達了對破壞和創(chuàng)造、對光明和生命的歌頌。過去探討這些重大命題跟“五四”時代精神的關系時,研究者們多援用郭沫若自己日后的心得來解釋,認為當時是應了“五四時代的暴飆突進的精神”,加上多受“惠特曼的那種把一切的舊套擺脫干凈了的詩風”影響,才“做出了《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地球,我的母親》、《匪徒頌》、《晨安》、《鳳凰涅檠》、《天狗》、《心燈》、《爐中煤》、《巨炮的教訓》等那些男性的粗暴的詩來”①。筆者認為,郭沫若事隔多年說的這段話未見得真實地概括和闡明了當時創(chuàng)作《女神》的機緣和跟“五四”時代精神的關系,至少這種說法不夠全面。無論是追究《鳳凰涅槃》、《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和《晨安》等群詩的磅礴氣勢從何而生,還是探索《天狗》摧枯拉朽的狂暴力度和讓人呼吸急促的速度感由何而來,從這一說法中都得不到令人折服的解釋。相比之下,筆者認為從地域文化這一新角度去考察作品的創(chuàng)作以及作品的性格跟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關系,也許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比如“女神”的性格、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以及精神狀態(tài)等等是否跟孕育這部詩集的母胎——博多灣的地域性文化因素有著某種必然的關系?如果有,那又是一種怎樣的關系? 經(jīng)過對博多灣的地域文化考察得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博多灣被賦予了神秘而富于變化的性格。春夏兩季風和日麗,內(nèi)海面波平如鏡。博多灣屬于天然良港,自古以來多被贊譽為有如美女之姣好容顏,指的就是這種恬靜之美。蔚藍色天空下,白色沙灘上鋪開蔥綠的松林,放眼望去,海面波光粼粼,白帆點點,風景如畫,讓人陶醉于其中。然而,平靜柔和只是博多灣性格的一面。到了秋、冬兩季,博多灣經(jīng)常會陡然改變臉色,臺風頻頻襲來,平素恬靜如畫的海面驟然颶風大作,驚濤駭浪瞬問鋪天蓋地撲向海岸,似乎要吞噬阻擋它的一切。經(jīng)過創(chuàng)作時間上的詳細考證,博多灣所顯露出來的狂暴與溫柔這兩種截然相對的性格都如實地反映在《女神》之中?!侗Ш蛢涸〔┒酁持小匪淼囊慌环Q之為“泰戈爾式”的清純無邪、柔情似水的詩歌創(chuàng)作于博多灣的春、夏,而《鳳凰涅槃》、《天狗》、《晨安》、《浴?!贰ⅰ读⒃诘厍蜻吷戏盘枴?、《太陽禮贊》等氣勢磅礴的“男性的粗暴的”作品群,則多源于對博多灣秋、冬兩季自然風物的寫生。這一點至少可作為《女神》這部詩集絕非詩人憑空幻想而大多數(shù)是基于生活寫實這一實證性判斷的有力佐證?! 」羯降谝淮我姷胶撌窃?914年1月初由朝鮮半島的最南端釜山坐船到日本長崎的海上。對馬海峽嚴冬日常有的狂風駭浪不可能給剛從峨眉山麓走出來的郭沫若留下什么詩情畫意的印象??梢詳喽?,郭沫若喜歡上大海應該是到了東京以后。據(jù)《櫻花書簡》記載,從到東京以后的第一個夏天開始,郭沫若每年暑假都要去臨近的千葉縣房總半島著名的避暑勝地北條海岸的鏡浦避暑,并在海灣里學會了游泳。鏡浦海灣的景色秀麗迷人,郭沫若后來在散文《自然底追懷》中曾以不少文字稱贊過鏡浦這個他跟佐藤富子談戀愛時常去的地方?! 臇|京一高預科畢業(yè)分配到位于岡山縣的第六高等學校以后,郭沫若就住在岡山市里,距南面的瀨戶內(nèi)海不遠。由于是內(nèi)海,這里尤其以四季不變的靜謐海景為特色。郭沫若也許不喜歡這種一層不變,在與成仿吾同游瀨戶內(nèi)海之后只留下了數(shù)行贊譽其清麗秀朗的文字。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岡山留學三年,盡管瀨戶內(nèi)海近在咫尺,但每年暑假他都是跟戀人佐藤富子一起在房總半島的北條海岸度過。他自己曾把《Venus》和《死的誘惑》等一批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定為在岡山跟佐藤富子談戀愛并同居的1916年,給后來的研究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其實,只要我們了解博多灣的地域性特點和當時作者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就不難發(fā)現(xiàn),該作品原創(chuàng)于 博多灣。因為郭沫若自岡山到福岡不久后就搬到了博多灣臨海的網(wǎng)屋漁村一戶漁民家,距海邊不過二十來米。從二樓窗戶看出去,詩中的“窗外的青青海水”正好收入眼簾。以此作為證明該作品創(chuàng)作于博多灣而并非岡山的證據(jù),足矣。 博多灣是郭沫若留日期間的第三處居住地,但就海而言,博多灣無疑兼納千葉北條海岸的鏡浦和瀨戶內(nèi)海的性格于一身。筆者認為,《女神》和《星空》中那批透明而婉約的“泰戈爾式”抒情詩誕生在博多灣而不在房總半島的鏡浦或?qū)降臑|戶內(nèi)海是有其必然性的。其原因除了在《學燈》上看到康白情的《送慕韓往巴黎》才知道白話詩也可以發(fā)表這一機緣性因素之外,還可以在博多灣的性格里找到導致郭沫若第一次詩興如火山噴發(fā)的決定性要素?! 杜瘛穭?chuàng)作時期,郭沫若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入他的詩歌理想王國。像《三個泛神論者》、《電光火中》、《金字塔》、《匪徒頌》、《勝利之死》一類通過閱讀、繪畫鑒賞等現(xiàn)實中存在的某種媒介一任詩情自由馳騁的作品之外,還有像《天狗》、《鳳凰涅槃》、《心燈》、《日出》、《浴海》、《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光?!?、《梅花樹下醉歌》、《太陽禮贊》、《巨炮之教訓》和《新陽關三疊》等作品那樣,其感性直接來自博多灣的大自然或日本傳統(tǒng)文化或留學生活等等的作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