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巴蜀書社 作者:劉重來,徐適端 頁數(shù):38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晉常常璩的《華陽國志》(又稱《常志》)是我過現(xiàn)存的一部最早的、比較完整的地方志。它記載了公元四世紀中葉以前今四川、云南、貴州三省以及甘肅、山西、湖北部分地區(qū)的歷史、地理,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是一部重要的史籍。本書從《華陽國志》的作者,名稱由來,成書及流傳過程,內(nèi)容,體例,史學價值,版本等幾個方面來全面介紹此書。
作者簡介
徐適端,(1949年6月- ),女,漢族,四川邛崍人,教授,專門史專業(yè)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1978年考入西南師院中文系學習,1982年考上該系古代漢語研究生,1985年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7月留校在文獻所工作,1989年3月調(diào)入歷史系,1997年至1998年曾到北京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作訪問學者。主要講授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獻學、版本目錄學、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漢語和經(jīng)濟寫作等課。主要從事中國古代社會史與中國古代婦女史、中國歷史文獻學的研究。先后承擔或參與科研項目共8項,其中國家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4項、國家重點古籍整理項目1項、國家教委“八五”重點項目1項、與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橫向聯(lián)合項目各1項。獨立或參與完成并正式出版的古籍整理、譯注、辭書、學術(shù)專著、教材共12部,完成待出版的共4部,論文20多篇,共計200多萬字。其中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明實錄類纂·司法監(jiān)察卷》(第一副主編)武漢出版社出版,獲四川省第七次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明實錄類纂·婦女史料卷》(獨立完成)武漢出版社出版,獲重慶市第一次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北京大學婦女研究中心橫向聯(lián)合項目:《中國婦女傳記辭典》《元代婦女》卷(已譯成英文版),由美國紐約M.E.shape出版公司出版。目前所主持的是全國高校古籍委員會項目《元代婦女史料輯纂》的輯集整理工作和《元代文化叢書》《元代婦女》一書的撰寫(與北師大古籍所的橫向聯(lián)合項目)。參編45院校統(tǒng)編教材《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選導讀》(任編委)已于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主要承擔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獻學、版本目錄學、古代漢語、中國古代婦女史研究和元代婦女研究等課程的教學和中國古代婦女史和中國歷史文獻學的畢業(yè)論文指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jié) 常璩傳略 第二節(jié) 《華陽國志》簡介 第三節(jié) 研究的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的概況與前景第二章 常璩思想 第一節(jié) 政治思想 第二節(jié) 史學思想第三章 民族史料 第一節(jié) 民族史料的價值 第二節(jié) 民族地區(qū)的治理甲主第四章 社會經(jīng)濟史料 第一節(jié) 魏晉以前西南經(jīng)濟開發(fā)的進程 第二節(jié) 主要物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第五章 文化史料 第一節(jié) 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guān)系 第二節(jié) 巴蜀詩歌諺語的文獻價值與文化分析 第三節(jié) 漢晉時期巴蜀女性文化特征第六章 民俗史料 第一節(jié) 古代巴蜀風情 第二節(jié) 口承語言民俗(神話傳說) 第三節(jié) 物質(zhì)民俗 第四節(jié) 精神民俗第七章 人物史料 第一節(jié) 人物傳記概說 第二節(jié) 從人物傳記看漢晉巴蜀文化教育 第三節(jié) 從人物傳記看漢晉巴蜀學術(shù) 第四節(jié) 從人物傅記看漢晉巴蜀社會倫理附錄一 趟毅:論《史記》與《華陽國志》的關(guān)系附錄二 曹書杰:《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后賢志》訛誤考證附錄三 趟俊芳:《華陽國志》版本研究綜述附錄四 本書作者研究《華陽國志》成果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民眾意識的加強,反映民眾生產(chǎn)生活的記載亦逐漸增加,然而那卻只是史書中極小的一塊.整個二十四史,可以說就是一部部帝王將相史.我國傳統(tǒng)歷來把爭名邀勝、留名青史看成是至高榮譽,散而史家非常重視選擇人史人物,但由于封建皇權(quán)的威懾,所載人物,多為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他們?yōu)榱肆裘嗍?,有的竟做出了賄賂史家的不良行徑?! ∪欢h车墓A志》卻把“侏離之氓”、“賤俚之婦”這些其它史書不屑一顧的人物人史,且與“才子士人”、“達官貴族”平列。如在《華志》中,既有上層婦女,如從小讀《詩》、《禮》的梓幢地區(qū)的文季姜、蜀郡張霸的孫女張新紀、廣漢地區(qū)大匠王堂的長子王博的妻子楊進等;更有平民女子,如廣漢人李元的女兒、楊文的妻子李正流,廣漢人王輔的妻子彭非,漢中人趙嵩的妻子、姓張一家的女兒張禮修等,常璩皆一一述及了她們對家庭、社會的貢獻;無論她們出身貴賤、身份高低,同樣予以褒揚。常璩選擇人史的人物不是以出身、地位為標準,而是以他所稱道的道義“忠臣孝子、烈士賢女、高劭足以振玄風,貞淑可以方蘋繁者”為標準的,凡具有“達道義,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勛,而后旌賢能”的人物均可人史.。故而,許多被社會所輕視的、被大多數(shù)史家所棄之不顧的賤民,常璩卻選擇人.《華志》中,無疑有著較明顯的庶民化傾向。至如《華志》中李余、彭非、謝姬等庶民的閃光面貌的記載,無疑是《華志》編纂內(nèi)容庶民化的體現(xiàn)。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