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作者:馮志偉,樊毅 頁數(shù):205
內(nèi)容概要
在門診時,經(jīng)常會見到這樣的病人:雖然剛剛步入中年,骨骼的健康問題卻已經(jīng)十分嚴重,生活痛苦不堪。面對生理上不可逆轉的退化,我們應該怎樣才能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tài)以更好地保護骨骼呢?只有在末病時注重預防、加以保養(yǎng),不幸患病后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治療、重視功能鍛煉,才能讓我們的骨骼健康?! ”局鵀椴∪私獬纯?,令更多人擁有健康的骨骼的良好愿望,我總結了自己近30年來的臨床實務經(jīng)驗,結合骨科門診中經(jīng)常被患者詢問的問題,參考有關疾病治療的新知,邀請樊毅醫(yī)師,共同持筆此書。 本書分為五個篇章,從運動、預防、保養(yǎng)、食療、治療五個方面解答了關于骨骼健康的174個常見問題,主要集中于骨質疏松、骨質增生、頸椎病、脊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股骨頭壞死等骨科疾病,以及因骨科疾病而引起的骨折、頸部疼痛、腰腿疼痛、關節(jié)不適等其他癥狀。 當骨骼疾病嚴重時,的確需要接受藥物和手術治療,但比治療更重要的是通過運動、營養(yǎng)、保護等基本的保健項目做好預防。所以本書的重點在于告訴讀者怎樣在患病之前通過運動和日常保養(yǎng),維持骨骼健康。與此同時,也盡量用淺顯的語言向廣大讀者說明了疾病病程的基本特點及治療要點,給讀者提供了一些簡單可行的健骨運動方案和實用有效的健骨食療方,值得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馮志偉,骨科專家,畢業(yè)于大連醫(yī)學院醫(yī)療系,1981年起從事骨科顯微外科工作,現(xiàn)任鞍山市中醫(yī)院醫(yī)療副院長,主任醫(yī)師。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
近30年來從事顯微外科工作,共再植成功1600余1列。對斷指、斷掌、斷肢等病癥多有建樹,曾多次獲得省市科技成果獎,并被評為市十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動——居家養(yǎng)骨運動為先 1.額外負重運動刺激身體造骨 2.骨質疏松患者運動的注意事項 3.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如何科學地開展功能鍛煉 4.跳躍運動可以預防骨質疏松 5.預防頸椎病的運動 6.預防骨質增生的鍛煉 7.運動防治肩周炎 8.肩周炎的功能鍛煉方法 9.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怎樣運動 10.脊椎矯治法:蝦子運動 11.腰椎增生患者的鍛煉方法 12.腰痛的鍛煉療法 13.枕墊強化腰力矯正法 14.針對背痛的簡易操 l5.股骨頭壞死患者的功能鍛煉 16.骨刺是不會磨沒的 17.放松身軀的體操 18.緩解頸部酸痛的按摩 19.緩解肩痛的木棍操 20.輕松鍛煉肩部肌肉 21.消除足部酸痛的指壓法 22.伸展背部的體操第二篇 防——居家養(yǎng)骨防患未然 1.什么是骨質疏松癥 2.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3.預防骨質疏松癥的幾個方法 4.骨質疏松癥的自我調理 5.導致骨質疏松的不良習慣 6.女性預防骨質疏松的誤區(qū) 7.為什么絕經(jīng)后的女性容易患骨質疏松癥 8.絕經(jīng)婦女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9.多喝牛奶可以預防骨質疏松 10.曬太陽能防治骨質疏松癥 11.碳酸飲料喝多容易造成骨質疏松 12.如何鑒別腰椎間盤突出癥 1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理 14.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 15.讓您遠離腰痛的八個方法 16.預防電視性腰痛的方法 l7.預防腰痛和背痛的姿勢 18.高跟鞋——女性腰痛的元兇 19.如何預防股骨頭壞死 20.骨折易發(fā)人群 21.預防骨折的養(yǎng)生指南 22.延緩骨量丟失和防止骨折 23.老年人如何預防骨折 24.過冬老人防骨折 25.老年人盲目,補鐵會中毒 26.預防更年期骨折 27.愛趴睡,當心脊椎變形 28.頸椎病的定義 29.頸椎病如何分型 30.什么是頸型頸椎病 31.什么是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 32.什么是脊髓型頸椎病 33.預防頸椎病 34.警惕青少年脊椎病 35.引身舒脊操,預防脊椎病 36.牽拉肌肉的預防操第三篇 ?!蛹茵B(yǎng)骨保養(yǎng)重點 1.記得保護脊椎 2.兒童保護脊椎終身受益 3.如何避免脊椎受傷害 4.頸椎骨刺的日常保健 5.脊椎病患者怎么睡 6.強直性脊椎炎居家生活保養(yǎng)方針 7.頸椎圍領的作用 8.頸椎病患者該睡什么樣的床 9.枕頭不舒適導致頸椎病 10.什么是股骨頭壞死 l1.中醫(yī)是怎樣認識股骨頭壞死的 12.股骨頭壞死患者什么時候可以棄拐 13.股骨頭壞死患者為什么要減少負重 14.股骨頭壞死患者減少負重的方法 15.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的護理注意事項 16.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使用腰圍的好處 17.為什么腰椎間盤突出癥容易復發(fā)?如何預防 18.骨質增生病人注意事項 l9.骨質疏松癥的自我保健 ……第四篇 食——居家養(yǎng)骨飲食秘典第五篇 治——居家養(yǎng)骨治根治本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