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這些事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海天  作者:劉東風  頁數(shù):412  

前言

  一、關于教育研究  關于社會科學的研究,有很多專家曾經(jīng)提出過許多看法。  孔德在《論實證精神》中說道:“我們所有的思辨,無論是個人的還是群體的,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經(jīng)歷三個不同的理論階段,通常稱之為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孔德認為,在神學階段(虛構階段),由于人類科技的落后而帶來對世界認識的局限,神與自然諸物是對立的,在對立中自然諸物都被神化了,它們以日神、月神、酒神等形象而存在著,而自然界的諸物存在的合理性卻在神話中喪失;形而上學階段是概念建立的抽象過程,在這里每一物皆是一概念,概念與諸物對立,二者關系若即若離,各自存在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在科學階段(實證階段),物與概念趨向?qū)?,物的客觀性與概念的實在性達到統(tǒng)一,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應?! ≡诳茖W實證階段,不少哲人們的價值觀不斷地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而在不斷地刷新?!皵⑹龊椭v述代表一種思想,這種思想涉及人類經(jīng)驗的性質(zhì),涉及經(jīng)驗被學習被表達,以及如何在科學人文這兩極之間選擇一條中間道路?!奔幽么髮W者克萊丁寧、康納利在其《敘事探究》中將“敘事”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方式并提到了新的高度,那就是走“科學”與“人文”之間的“中間道路”,“敘述”是表達的最佳方式?! ∩鐣谙蚯鞍l(fā)展的同時,制造了兩極分化現(xiàn)象,一類人浮出水面成為大鱷,主宰著世界并制定了游戲規(guī)則;大部分人沉在水底成為小蝦,任人宰割而受制于游戲規(guī)則;而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則游刃于游戲規(guī)則之間,成為既有一定的話語權,又有相當影響力的中間力量——“中產(chǎn)階級”。當人們討論“中產(chǎn)階級”的標準時總把目光聚焦在收入、職業(yè)、學歷等方面,其實一個最重要的參數(shù)被忽略了,那就是對主流文化所擁有的把握度與生產(chǎn)參與度。由于中間力量的存在,其融合性使其“入得廚房、出得廳堂”,是中庸思想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的支撐點。因為他們的存在,皇冠上的光芒在減色,貧民腳上的泥土在減少。在文化上也是一樣,“陽春白雪”降了調(diào)不再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升了格不再俗不可耐。  敘事研究,當是“陽春白雪”下嫁給“下里巴人”后的產(chǎn)物,是改良的文化品種,既繼承其母高貴的血統(tǒng),又秉承其父樸素的性格?! 慕逃芯康念愋蛠砜?,一般分為人文思辯、科學研究、行動研究、敘事研究四種類型。人文思辯,以總結推理見長;科學實證,以解釋因果聯(lián)系為主;行動研究,以解決具體問題為目標;敘事研究則是經(jīng)驗敘述和總結?! 〗逃龜⑹卵芯渴紫仁腔诓莞幕2莞?,直譯自英文的“grass roots”。其含義有兩層:一是指同政府或決策者相對的勢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草根”是群眾的、基層的,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基礎的、根本的。故“草根文化”可以理解為平民文化、大眾文化等等。  教育敘事研究其次是質(zhì)的研究,也叫實證研究。它是把研究者本人當作研究的工具,通過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研究現(xiàn)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從而在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教育敘事研究是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虼耍逃龜⑹卵芯吭俅问窃碚摰慕?。扎根理論作為質(zhì)的研究的一種方式,其主要宗旨是從經(jīng)驗材料的基礎上建立理論,研究者在沒有理論假設的前提下,直接從實際觀察入手,歸納原始資料,然后再由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 《⒔逃龜⑹卵芯渴切屡d的教科研方法  20世紀80一90年代中期,在教育研究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的是教育實驗法、教育調(diào)查法、教育統(tǒng)計與教育測量等定量研究方法。近些年來,當人們逐步認識到教育科研不能簡單照搬自然科學的量化研究后,行動研究、質(zhì)的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便大行其道,更注重人本主義的質(zhì)的研究。作為質(zhì)的研究方法之一,教育敘事研究易于掌握和運用且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意義,所以深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學教師的喜愛?! ?一)什么是敘事研究和教育敘事研究  敘事研究即田野研究。在語言學、考古學、民族學、行為學、人類學、文學、哲學、藝術、民俗等研究中,田野調(diào)查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先是通過實地參與調(diào)查這樣的“直接觀察法”獲取第一手原始資料,再通過對原始資料的整理、分析,架構出新的研究體系和理論基礎?! 〗逃龜⑹卵芯渴切屡d的教育科研方法之一。鄭金州認為:“教育敘事(包括教學敘事)可以理解為一種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為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為行動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敘事,既指教師在行動研究過程中用敘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簡短的記錄,也指教師在行動研究中采用敘事方法書面寫出的成形的研究成果?!笔Y殿媛認為:“教師在自我敘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通過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而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同時這種敘述還可以啟示同行,引起共鳴?!薄 榇耍逃龜⑹卵芯靠梢院唵蔚乩斫鉃槭墙處熞灾v故事的形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  (二)敘事研究的緣起  敘事研究孕育于敘事文學和敘事學。敘事文學是相對于抒情文學詩詞歌賦之外的小說、散文、戲劇、故事等文學體裁。敘事學在20世紀誕生于法國。敘事學是研究敘事作品的科學。其定義有多種,新版《羅伯特法語詞典》:“關于敘事作品、敘述、敘述結構以及敘述性的理論?!薄洞罄斔狗ㄕZ詞典》:“人們有時用它來指稱關于文學作品結構的科學研究”。簡單說來,敘述學就是關于敘述文本的理論,它著重對敘事文本作技術分析?! 〗逃龜⑹卵芯空Q生于上世紀90年代,加拿大教育學者康納利和克萊丁寧基于他們認為的“人類是善于講故事的生物,他們過著故事化的生活”,于1990發(fā)表論文《經(jīng)驗的故事和敘事研究》,1999年出版專著《敘事研究:質(zhì)的研究中的經(jīng)驗與故事》。在著作中,兩位學者以杜威對經(jīng)驗的論述作為“理想的基石”建構出教育敘事研究的三度敘事空間,指出了教育敘事研究的方向——個人與社會的互動,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鏈接以及情境的再現(xiàn)?,F(xiàn)實中教師通過敘述教育故事,將其教育實踐與其思想結合在一起,將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連接起來,使教師在新的體驗中獲得認識的升華,從而使得教師自身得到專業(yè)化的持續(xù)發(fā)展。  (三)教育敘事研究在中國  其實,教育敘事研究在我國古代早已有之?! ?jù)《后漢書·仇覽傳》記載:“農(nóng)事既畢,乃令弟子群居,還就黌學?!边@里雖不是研究,但是完整的教育敘事,敘述了農(nóng)閑時候農(nóng)家子弟聚集在一起讀書的場景,從中也反映了我國學校的興起和集中教學制的形成?!  秾W記》是我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的論著?!坝癫蛔?,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秲睹吩唬骸罱K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边@里用琢玉比喻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借會唱歌的人的感染力、親和力來比喻教師教學的藝術性,以物寓意,借事明理,是典型的教育敘事研究?! ∪绻麑⒘谠摹斗N樹郭橐駝傳》視為敘事研究作品的話,那么北宋王安石的《傷仲永》則是最為完整的教育敘事研究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嗦勚簿谩C鞯乐?,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白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日“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在這里,王安石通過仲永的成長史解讀了一個重要的教育真諦:一個人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后天的努力學習或者終生學習,天才也會變成庸才,至于那些天賦不太好的,則更應該要懂得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道理了?! 〗逃龜⑹卵芯吭诮裉煸絹碓蕉嗟厥艿搅舜蠹业闹匾??!督逃芯俊冯s志自2006年第2期刊載重慶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張希希教授的《教育敘事研究是什么》后,又相繼在以后的《教育研究》上刊用了《教育敘事研究的興起、推廣及爭辯》(王枬)、《教育研究的敘事倫理》(李政濤)、《教育敘事研究:是什么與怎么做》(劉良華)、《教育敘事研究:本質(zhì)、特征與方法》(傅敏、田慧生)等文章,一批專家學者不但介紹了教育敘事研究的緣起、意義,還介紹了怎么做。一線的教師更是將教育敘事的寫作當作時髦的話題,一時間在很多的教育博客里涌現(xiàn)了大量的教育敘事研究報告的影子,深圳市福田區(qū)教育局于2006年1月出版了《講述我的教育教學故事》系列叢書。一時間,曾經(jīng)一度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教育研究,由于教育敘事研究的出現(xiàn),“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舊時在象牙塔里的教育研究,今天“飛入尋常百姓家”,一線的教師可以觸手而及了,并為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校本研修找到了“敲門磚”?! ?四)教育敘事研究的意義  教育敘事研究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敘述的內(nèi)容是已經(jīng)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教育事件;注重敘事者在研究中的價值和意義;關注教育事件中的具體任務;敘述的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以歸納的方式得出研究結論?! 』谝陨系奶攸c,開展教育敘事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在“教育KTV”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超女”、“快男”!這是個卡拉OK時代,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長期以來,我們的一些教育研究,理論與實踐脫離甚至相對立,對于某些問題,理論界研究得很深,實踐界卻又理解得太淺。教育敘事研究使教師成為教育科研的主體,使之有機會研究、有機會言說。他們躍躍欲試,無異于在KTv中搶奪麥克風,這種“搶麥”行動實際上是對教育話語權的爭取?! ⊥ㄟ^教育敘事研究,一線教師懂得如何“把小事做大,把瑣事做細”,懂得不但能在“匠”的層面上熟練成器,而且在“家”的層次上參禪悟道。一線教師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科研培訓和學習,其主要工作是從事教育實踐活動而并非理論研究,但教師通過教育敘事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從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促使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是其精神家園的構筑,是其影響力的擴散??梢院敛豢鋸埖卣f,教育敘事研究,是名師、教育家的搖籃?! ?五)教育敘事研究怎么做  教育敘事研究是“扎根理論”的建立,那么提煉“扎根理論”的三步曲是:一級編碼——開放式登錄,擱置已有的理論思想與個人經(jīng)驗,盡可能尋找原始資料中的核心詞語與本土詞語(概念類屬)進行登錄;二級編碼——關聯(lián)式登錄,發(fā)現(xiàn)和建立核心詞語之間的各種聯(lián)系,比如因果關系、相似關系、相異關系、方法與過程關系、結構與功能關系等等;三級編碼——核心式登錄,在所有發(fā)現(xiàn)的關聯(lián)中,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分析尋找到核心關聯(lián),并用核心關聯(lián)來統(tǒng)領與整合其他關聯(lián)?! 〗逃龜⑹卵芯渴恰百|(zhì)的教育研究”,其基本流程可以概括為:  1.選擇研究現(xiàn)象,聚集研究問題:  2.研究準備,文獻綜述,自我反思,方法選擇;  3.進入研究現(xiàn)場:隱蔽進入、逐步暴露,自然進入,公然進入:  4.收集資料:訪談、觀察、實物;  5.分析資料,建構理論;  6.在以上各項的基礎上,撰寫研究報告?! 榇?,有專家將教育敘事研究的開展分為七個階段進行:  1.發(fā)現(xiàn)一個值得探究的內(nèi)因教育問題的教育現(xiàn)象;  2.有目的地選取一個或幾個作為研究參與者去認識和研究的教育現(xiàn)象;  3.從選取的研究參與者身上找故事;  4.重新敘說研究參與者的故事;  5.與講述故事的參與者合作;  6.撰寫基于研究參與者經(jīng)歷的教育敘事研究報告;  7.檢驗教育敘事研究報告的效度?! ∠嘈鸥嗟慕逃ぷ髡邞{借自己對教育的熱愛和教育智慧,能寫出更多精彩的且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教育敘事研究報告,這是我們的教育研究更加貼近現(xiàn)實,更加具有平民化、實用化的特點。

內(nèi)容概要

  1.教育要去功利化:急功近利之下兒童的心靈被扭曲,兒童的天性被泯滅,兒童的童真被踐踏,教育也被整得非驢非馬,所有的教育者“認認真真干壞事,扎扎實實害死人”,教育成了一種殘忍的生態(tài)毀滅場景。教育要去功利化就得回歸原點。就得回歸本真,就得尋找失落的童趣,就得改變觀念?!堊x“觀念為舵”!  2.教育要靠“賽先?!保航逃且婚T基于教育學和心理學等一百多種學科的邊緣學科,夸美紐斯《大教授學》的面世是教育學產(chǎn)生的標志,19世紀中葉以后,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fā)展,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fā)展??茖W使教育生根,人文讓教育有魂,現(xiàn)代教育已經(jīng)告別家庭作坊時代,懂得教育科學才會真正知道如何去愛孩子。——請讀“科學為帆”!  3.教育要靠“德先生”:正由于一些人將教育當做敲門磚而追名逐利,他們喊著“以人為本”的口號卻忽略兒童的存在,高舉著“依法治教”的旗號卻對侵害兒童合法權益的現(xiàn)象習以為常、熟視無睹。因為他們太自以為是,總以為孩子嘛就是孩子,所以受傷的總是孩子。民主平等、機會均等,將孩子當“人”看?!堊x“法律為甲”!  4.教育需要感染力:教育忽視人的本性就會把學生當做裝知識的容器?!耙云降鹊膽B(tài)度對待人,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以新穎的形式吸引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边@是教育的藝術。教育是門藝術,需要的是教育智慧?!堊x“藝術為幟”!

作者簡介

  劉東風,一只雄性文化動物,差生出身,屬相為驢。與狗相生。頑皮大學另類專業(yè)畢業(yè),讀書時令班主任頭痛,工作時讓校長頭暈。所以至今尚未評上“三好學生”和“先進工作者”。差點連小教高級也沒評上。嘴巴比鸚鵡笨,腦子比猴子蠢,手腳比蜜蜂懶。從教24年,先后擔任過中小學語文教師,現(xiàn)任深圳市福田區(qū)綠洲小學校長。經(jīng)歷過極不愿教書到不得不教書再到非教書不可的心路歷程。如今越來越感到用腦教書的重要性,越來越覺得為教育鼓與呼的必要性。如果將身高縮短到幾厘米,可以用著作等身來形容。出版著作有《教育解讀》、《時代的歌謠》、《超文本德育模式》、《新編校園童謠》(此書被深圳第六屆讀書組委會作為推薦讀物)等。平凡、平常、平淡、平庸,如此而已。

書籍目錄

有種教育研究叫“敘事”(代序)第一章 觀念為舵一、把小事做大二、“遏堵開設”三、改“三好”為“N好”?四、關于國學教育答記者問五、互喻文化下的教育六、換種看法很美麗七、換種想法很舒暢八、換種做法很生動九、教材和使用教材的人十、教師形象地位的坍塌十一、教育不是“揪辮子”十二、教育,千萬不能學體育十三、“佩里斯”現(xiàn)象十四、入世后教育管理的新課題十五、上萬考生棄考帶來的思考十六、世界是你們的十七、算盤沒了,這筆還要嗎十八、“推門課”還能推嗎十九、鴕鳥政策二十、文化魂二十一、文化人二十二、文化事二十三、“校本研修”三題二十四、中小學校長需要什么樣的培訓二十五、楊粉絲,誰為你買單二十六、也說“艷照門”二十七、一場游戲一場夢二十八、遇物而誨二十九、再說“推門課”不能再推了三十、在復旦,我與巨頭撞了一下腰第二章 科學為帆一、阿倫森效應二、愛的發(fā)現(xiàn)三、暗示實驗報告四、巴納姆效應五、貝勃效應六、蔡加尼克效應七、沉錨效應八、沉默的螺旋九、成功智力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十、登門檻效應十一、多米諾骨牌效應十二、多手多腳十三、凡勃倫效應十四、非零和效應十五、感覺統(tǒng)合十六、狐貍博土效應十七、蝴蝶效應十八、刻板效應十九、萊斯托夫效應二十、羅森塔爾效應二十一、馬太效應二十二、馬蠅效應二十三、南風效應二十四、你“歇斯底里”嗎二十五、你抑郁嗎二十六、鯰魚效應二十七、鳥籠效應二十八、潘多拉效應二十九、“減負”,說聲愛你不容易二十九、青蛙效應三十、情緒鏈三十一、首因效應三十二、思維定勢效應三十三、顏色效應三十四、異性效應三十五、攸勒加效應三十六、注意商CQ二十七、互動效應第三章 法律為甲一、“午托班”,學校說“再見!”二、從“楊不管”說開去三、從學生離家出走想到的四、大學,別拒絕我五、當爸爸是否也要持證上崗六、世界冠軍的父親已違法七、都是課桌惹的禍!八、“奉獻”的尷尬九、公布學生成績也侵權十、你有“家長合格證”嗎十一、批評教育引起的官司十二、如何面對家校矛盾沖突十三、生命是一樣值錢嗎十四、生物的趨光性十五、誰是弱智?十六、提前放學引發(fā)的訴訟十七、停學??际乔謾嘈袨槭恕⑼ㄍ鷳B(tài)化教育的法門十九、未成年人也有著作權二十、學校不是監(jiān)護人二十一、制造差生第四章 藝術為幟一、“5S”管理與校園文化二、“Wonderful”和“你真笨”三、“助產(chǎn)士”和“教父”四、曹沖得不了諾貝爾獎五、獎勵策略六、角色扮演七、教育讓我們相親八、裂變和聚變九、考試無罪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揭題藝術十一、沒有圍墻的新時空十二、撒謊的孩子聰明十三、十個經(jīng)典教育故事十四、網(wǎng)絡無罪(外一篇)十五、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人十六、用智慧開啟智慧十七、早戀無罪寫在后面

章節(jié)摘錄

  有這么一則寓言?! ≈魅思依镳B(yǎng)了一條小狗和一頭毛驢。每當主人回來,小狗老遠就歡蹦亂跳地迎上去,又是搖尾巴又是哼哼唧唧地親熱。主人連手里的東西還沒來得及放下,就趕緊抱起小狗高興地撫摸著它,嘴里不停地夸獎:“這狗真聰明,通人性!”每得到夸獎,小狗更是小鳥依人的模樣,還溫柔地伸出舌頭舔一舔主人的臉。  經(jīng)常累死累活的驢子看到了這一切,心里很不平衡。心想干活的總是我,拿榮譽的卻是什么事也沒干過的小狗。狐貍幫驢子出主意:光埋頭苦干是不行的,做得越多,自然挨打就越多,沒聽說過:“快走的牛遭鞭打”嗎?瞧人家小狗光憑一張嘴和一條尾,日子過得比你滋潤多了??梢?,同主人聯(lián)絡感情是多么的重要!  驢子聽了,心想也是。便打定主意要學一學小狗,改變改變自己討好主人的方式?! ∵@天,約摸主人快回家的時候,驢子瞅準這個機會。等主人剛到家門口時,驢子大叫著迎了上去,將前腿搭在主人的肩上親熱起來??匆婓H子這等拙劣的表演,主人又是惱怒,又覺得好笑,但看在平時它那么賣力的份上,還是略帶客氣但又明顯不耐煩地說:“去去去!”沒想到驢子還不死心,嗲聲嗲氣地撒起嬌來:“我要你抱!主人,抱抱我嘛,抱抱我嘛!”一條既不像馬尾巴又不像狗尾巴的驢尾巴晃來晃去,直掃得主人連眼都無法睜開。驢子還伸出長長的舌頭要舔主人的臉,主人這回可是怒火中燒了,他非常厭惡地使勁將驢子推開。驢子一個趔趄,重重地摔在地板上,還招來了主人的一頓毒鞭子?! ≌媸琴M力不討好,原本想巴結巴結主人,萬萬沒想到落得如此下場。適合于小狗做的事,驢子怎么能做呢?驢子盲從他人而失去了自我,實在不應該。要知道,主人雖然喜歡小狗這些寵物來消遣,但更需要驢子這些實干家來干活?! 〗┠?,教育行業(yè)越來越得到政府的重視,教師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但是說實話,校園里的功利主義色彩也越來越濃了。有人想在這發(fā)財,有人想在這升官,平靜的校園似乎一夜之間成了名利場。人生的價值取向在利欲和權欲誘惑下被嚴重地扭曲,所以上演了一曲又一曲驢子的悲劇?! ∪松羁尚Φ氖菦]有角色意識而出現(xiàn)角色錯位,人生最可悲的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盲從地模仿他人?;叵氘斈?,我們填報志愿時,選擇教育就意味著富有而清貧、繁忙而又閑適。這種職業(yè),有案牘之勞形,無絲竹之亂耳;談笑有鴻儒,往來是“白丁”。試設想一下,如果是為了求官,當你歷經(jīng)普通教師、正副主任、正副校長這么一個漫長的求“官”之道以后,就算你“一帆風順”而登峰造極地登上“校長寶座”,那么,請問這“校長”屬哪一門子行政級別呢?如果是為了求財,大家都知道,學校是清水衙門,要想撈點“油水”,除非是向?qū)W生伸手,而這樣為了蠅頭小利而罔顧國家法律和高尚的師德,實在不值?! ∧敲?,怎樣實現(xiàn)教師的價值和提升自己人生舞臺上的地位呢?  首先,作為一個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成就需要?! ∶绹睦韺W家馬斯洛在1943年發(fā)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中首創(chuàng)了需要層次論,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五個層次。該理論基于三種基本假設,即:“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夠影響他的行為,只有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滿足了的需要不能充當激勵工具”;“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到復雜的”;“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xù)努力的內(nèi)在動力”。自我實現(xiàn)需要是最高級別也是人生最高境界,是在其他需要得到滿足以后一種質(zhì)的飛躍,因為在這一層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對生活的期望,從而對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義?! ∵€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家麥克里蘭經(jīng)過長期研究認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滿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成就需要、相互關系需要和合群需要三種,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對人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成就需要指追求優(yōu)越感的驅(qū)動力,或者參照某種標準去追求成就感、尋求成功的欲望。成就需要高的人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有較強的責任感。他們不僅僅把工作看做是對組織的貢獻,而且希望從工作中來實現(xiàn)和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因此對工作有較高的投入。②喜歡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看到自己工作的績效和評價結果,因為這是產(chǎn)生成就感的重要方式。著名的“跳蚤實驗”就證明了這一點:心理學家將一只跳蚤放進沒有蓋子的杯子內(nèi),結果,跳蚤輕而易舉地跳出杯子。緊接著,心理學家用一塊玻璃蓋住杯子,于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時,都因撞到這塊玻璃而跳不出去。不久,心理學家把這塊玻璃拿掉,結果,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③傾向于選擇適度的風險。他們既不甘于去做那些過于輕松、簡單而無價值的事,也不愿意冒太大的風險去做不太可能做到的事,因為如果失敗就無法體驗到成就感,當然,有的人卻在失敗中獲得更多,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此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 〗逃且豁椨绊懬Ъ胰f戶和千秋萬代的宏偉事業(yè),也是一門需要時時創(chuàng)新的工作,一名高成就需要的教師在日常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將更容易獲得成功。  其次,要讓貝爾效應作為成就自己事業(yè)的原動力。  美國布道家、學者貝爾曾經(jīng)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效應叫“貝爾效應”,是說一個人一直想著成功,成功的景象就會在內(nèi)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成功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它有時需要的僅僅是你的勇氣和堅持。很多人想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yè)可最終還是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其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勇氣和堅持。

編輯推薦

  孩子,你在哪里?我該怎樣來愛你?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你?你還愛我嗎?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教育這些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