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廣西美術 作者:喬治·伯里曼 頁數(shù):201
Tag標簽:無
前言
《伯里曼》——這個美術基礎課程繞不開的名字,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傳人中國,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六十年。六十個春秋,從學院里一代傳一代,成了中國高等美術學院不可缺少的工具書。人體結構學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東西,文藝復興后,達·芬奇把藝用人體結構從醫(yī)用解剖學分離出來,從美術的角度理解分析人體骨骼的構架、肌肉的位置和肌肉群的運動,成了職業(yè)美術家的必修課。在中國新文化運動后,藝用人體解剖書籍也經(jīng)過長期的引用與淘汰,而今職業(yè)美術圈里,也只剩下美、德、俄等國屈指可數(shù)的相關優(yōu)秀讀物,《伯里曼》自然成了佼佼者。究其原因,不外有三:其一,繪畫藝術性強。人體結構不再是僵硬的生理解剖復制,而是用塊面理解的人體結構與運動。其二,具有良好的應用性。初學者經(jīng)過臨摹學習,可通過理解人體的頭、胸、胯和手、腿部的相互關系,直接應用到寫生和創(chuàng)作中去。其三,經(jīng)過實踐,證明這本書確實非常有效。所以我們重新編輯了這本書,用分類的形式把圖書做得更有針對性和應用性,使用起來更加方便,以滿足職業(yè)美術家和美院教師學生的需要?!恫锫肥且徊坎豢啥嗟玫睦L畫經(jīng)典,希望這部書在今后更長的日子里培養(yǎng)出更多的藝術家,創(chuàng)造出更多經(jīng)典作品。
內容概要
《伯里曼》——這個美術基礎課程繞不開的名字,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傳入中國,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六十年。六十個春秋,從學院里一代傳一代,成了中國高等美術學院不可缺少的工具書。 《伯里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繪畫經(jīng)典,希望這部書在今后更長的日子里培養(yǎng)出更多的藝術家,創(chuàng)造出更多經(jīng)典作品。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喬治·伯里曼 譯者:曉鷗 小野
書籍目錄
怎樣畫人體輪廓人體比例測量 測量 活動的塊撰入、穿過和固定平衡韻律旋轉和扭動光與影組塊的分布制作人體模型制模人體頭部 頭骨 凹凸起伏的頭骨 頭部的步驟畫法 頭部的透視畫法 頭部各組塊分布 頭部的構造 頭部的平面 頭部輪廓 視平線以上 視平線以下 頭部的圓形 頭部的圓形和方形 立方體結構 橢圓形結構 頭部的光與影 比較分割 兒童的頭部 面部肌肉 表情五官 下頜 下頜的運動 眼睛 耳朵 鼻子 嘴頸部 頸部的正面 頸部的背面 頸部的肌肉 頸部肌肉的作用 頸部的運動軀干(Ⅰ) 前視圖 軀干的組塊 軀干的平面前視圖 軀干的肌肉 軀干的結構 軀干胸廓 軀干輪廓 胸腔軀干(Ⅱ) 后視圖 軀干的組塊 軀干和臀部的機理 肩胛帶 三角肌肩胛骨 肩胛骨的機理骨盆 骨盆 髖部下肢 大腿和小腿 膝部足部 運動 外展和內收 足部的骨骼和肌肉 腳趾(腳趾墊和楔形塊面)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每個塊面的中心位置,垂直挖兩個平行的孔,孔距很小。用一股可彎曲的金屬線穿過這些孔,將各組塊連接在一起,每兩塊之間留出1.2 7cm的空間,然后把線系在一起。用金屬線簡單地表示脊椎。脊椎是由一連串堅固靈活的關節(jié)和圓片形的骨頭組成,之間有起減震作用的軟骨。脊椎有24片骨頭組成,每片彎曲一點,身體就可以靈活運動。當然頭部相對胸部、胸部相對髖部的旋轉扭動是靠它們之間所留出的空間實現(xiàn)的。脊椎是身體不同部分結合在一起的地方。頭部和胸部組塊之間留出的那部分金屬線表示脖頸,位于脖頸卜的頭部能夠向前、向后、向上和向下彎曲扭轉。頭部位于脊椎骨最上方,通過鉸鏈關節(jié)與脊椎結合。通過這一關節(jié),頭部可以在肌肉和韌帶承受范嗣內向前向后運動。鉸鏈關節(jié)下方突出部分進入脊椎骨上方的窩孑L內,形成了一個類似軸的結構,脊椎骨支撐的頭部便可以轉動。
編輯推薦
《伯里曼畫人體》是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