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人間雕塑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廣西美術  作者:朱銘美術館 編  頁數(shù):21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朱銘先生投入雕塑創(chuàng)作至今已近60年,早期以農村背景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鄉(xiāng)土系列”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fā)表后,受到臺灣民眾的熱烈喜愛,而旋即出現(xiàn)的“太極系列”更是得到海內外不論是普通藝術愛好者抑或專業(yè)藝評人士的關注及認同,也為朱銘先生打響了他的國際知名度。然而,早在20世紀80年代伊始,不受拘束的朱銘先生早已開始發(fā)展他的“人間系列”,甚至曾悄悄地在美國發(fā)表。朱銘先生以修習中國太極拳心得,創(chuàng)作了大氣魄的“太極系列”作品,而后,他更以自己日常生活的體悟與對周遭人物的關懷在“人間系列”中不斷地修行他的藝術哲學至今。     透過本書,我們可以一窺朱銘先生“人間系列”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脈絡,不論是在其最熟悉的木頭,還是創(chuàng)作難度最高的不銹鋼,我們都可以看到朱銘先生在不同時期處理同一材質或色彩的不同哲學;而若依時間軸來看,我們亦可看到朱銘先生對任何材質的好奇與尊重。

書籍目錄

序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素美,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執(zhí)行長專文回到人間——朱銘的后現(xiàn)代雕塑/蕭瓊瑞三十年人間步履——論朱銘“人間系列”之軌跡/陳一銘作品圖錄人間·眾相材質·對話新姿·人生哲思·場域關于藝術家朱銘年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005年本人曾以“劈剝太極——朱銘的現(xiàn)代雕塑”一文,專論朱銘“太極系列”作品的生成、發(fā)展與內涵;本文則以“后現(xiàn)代”的觀點,詮釋朱銘另一批較“太極”生成時間稍晚,但幾乎是并行發(fā)展、相互影響的作品——“人間系列”?!疤珮O系列”固然是朱銘聞名國際的代表之作,但略去“人間系列”,顯然便無法全面,甚至真正了解朱銘。如果說“太極系列”簡潔的形式是現(xiàn)代主義的映現(xiàn),那么“人間系列”便是關注現(xiàn)實、回到生活的后現(xiàn)代主義的實踐。1980年朱銘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個展,以由《水?!贰ⅰ蛾P公》等“鄉(xiāng)土系列”中剛剛走出來的“太極系列”,受到極大的肯定,媒體譽為“為香港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時年42歲的朱銘,初嘗“國際聲譽”的成功果實。但永遠不向成功說夠的朱銘,此時已開始整頓行李,準備前往另一個被視為“前衛(wèi)藝術之都”的國度,展開另一旅程的挑戰(zhàn)。美國是當年朱銘心目中真正代表國際的“前衛(wèi)藝術”重鎮(zhèn),但對他而言,卻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1980年,在香港的個展才剛結束,他和另一位藝術界的朋友,便在完全不諳英語的情形下,來到了紐約。兩個月后,同行的朋友束裝返臺,留下只身的朱銘。他在克服陌生、寂寞、思鄉(xiāng)、無援的困難下,一切從零開始,在紐約市郊布魯克林區(qū)租到一間學校宿舍當作工作室,展開了“人間系列”的創(chuàng)作。“人間系列”的初步成果,干1981年2月的農歷新春首先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當年10月再于紐約漢查森藝廊展出。這批以木材上彩的創(chuàng)作,改變了此前逐漸以大型保麗龍塊作為素材的“太極”模式,重新回到木材的切、鋸、雕、刻,并且上彩;展現(xiàn)了朱銘不斷丟棄、不斷開創(chuàng),并始終忠實于內心需求、呼喚的創(chuàng)作本質。歷來對朱銘作品的論述,較多以“太極系列”為主體,主要是“人間系列”的發(fā)展,相較之下,更加多元復雜,包括媒材、手法的多樣,以及題材的多樣。如媒材從木上彩、不銹鋼、海綿、黃銅、陶土到水墨、碎布;手法則有鋸、切、綁、雕、塑、畫、拼貼等;題材從太極陣、眾生相、歡樂人間、運動到三軍、裙的故事,以及最新的囚,等等。朱銘的任何一次改變,人們總是充滿對舊有形式的不舍與對新創(chuàng)手法的質疑;最早的“鄉(xiāng)土系列”過渡到“太極系列”如此,“太極系列”過渡到“人間系列”,亦復如此。但朱銘總是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態(tài)度,從容前行。作為藝術家的朱銘,顯然是要用藝術作品來回應爭辯與質疑,也是與自我挑戰(zhàn)?;蛟S以往每一次的成功,不能代表以后的必然成功(事實上朱銘也有一些未持續(xù)探討的主題,如1985年間的“結”系列),但似乎只有在這種不斷挑戰(zhàn)的過程中,藝術家才能永葆創(chuàng)作的活力與超越。

編輯推薦

《朱銘:人間雕塑》是由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朱銘.人間雕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圖和文字都很齊全~~作品是很不錯的!
  •   這書太貴了,印刷的就是朱銘先生的作品冊一樣。
  •   到貨了,不錯的感覺貴,不太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