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踐唯物主義思潮流變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孫芳  頁數(shù):203  

內(nèi)容概要

  從對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以國內(nèi)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為對象的研究目前還很薄弱,這種研究多為階段性的,缺乏宏觀、整體、全面的透視和省思,對象的不專門性造成的不能深入具體全面地概觀實踐唯物主義思潮這一歷史現(xiàn)象。鑒于此,本書以“中國實踐唯物主義思潮流變”為研究對象,以改革為背景,以時間為順序,以國內(nèi)實踐唯物主義思潮運演流變中重大學術(shù)事件和重大理論問題的演進為線索,力求客觀精細地梳理和描述實踐唯物主義思潮運動的歷史進程,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實踐唯物主義思潮作出宏觀、整體上的分析和評價。全面展示國內(nèi)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概貌,深刻認識國內(nèi)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本質(zhì)和意義即是本書研究的宗旨。

作者簡介

  孫芳,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社會哲學研究。在《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山西大學學報》等雜志發(fā)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前言第1章 變革中的萌動--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發(fā)軔1.1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與改革的辯證法1.1.1 改革是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原動力1.1.2 哲學本身必須改革1.2 學術(shù)啟蒙:兩次大討論對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催生與呼喚1.2.1 真理標準大討論: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源頭活水1.2.2 人道主義大討論:主體性亟待弘揚1.3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先兆1.3.1 “實踐本體論”初露端倪1.3.2 “實踐唯物主義”術(shù)語的重新提出和初步論證1.3.3 一部新教科書--《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chǔ)》1.4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發(fā)軔時期的特征第2章 實踐唯物主義大討論始末2.1 實踐唯物主義大討論從出場到高潮2.1.1 哲學體系改革討論會--“實踐唯物主義”赫然出場2.1.2 《“實踐本體論”及其革命意義》一文2.1.3 一個自我否定--“實踐超越論”提出2.1.4 北京會議迎來實踐唯物主義大討論的高潮2.2 實踐唯物主義大討論在低谷2.2.1 原因2.2.2 狀況2.3 實踐唯物主義大討論時期在實踐唯物主義思潮流變中2.3.1 地位與意義--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總格局形成2.3.2 成就--建構(gòu)實踐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嘗試2.3.3 實踐唯物主義大討論時期的主要特征第3章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深化與拓展3.1 新的契機3.2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一展新貌3.2.1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理論研究具體化3.2.2 “綜合統(tǒng)一論”出現(xiàn)--分歧觀點的對話趨勢3.2.3 實踐物主義思潮的總格局在運動3.2.4 《實踐唯物主義研究》對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理論總結(jié)和概括3.3 其他“實踐唯物主義”教科書與專著3.4 深化與拓展時期在實踐唯物主義思潮流變中的地位第4章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在新視界中繼續(xù)前行4.1 世紀之交的中國社會與哲學動態(tài)4.1.1 創(chuàng)新成為一切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和要求4.1.2 市場經(jīng)濟反主體性的國人體悟4.1.3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整體進展4.2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總體指歸4.2.1 “實踐唯物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發(fā)展趨向4.2.2 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chǔ)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4.3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在反思中前行4.3.1 “實踐唯物主義”本體論觀點的演進4.3.2 “實踐唯物主義”實踐觀的自我反思第5章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評析5.1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理論功績5.2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是一個世界性現(xiàn)象5.2.1 世界性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表現(xiàn)形態(tài)5.2.2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理論共性及人道主義實質(zhì)5.3 作為中國范式的實踐唯物主義思潮5.3.1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是順勢而生的5.3.2 大力弘揚主體性是實踐唯物主義思潮的宗旨和實質(zhì)5.3.3 實踐唯物主義思潮之于鄧小平理論5.3.4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和發(fā)展史看中國實踐唯物主義思潮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實踐唯物主義思潮流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