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律師生涯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張巍 主編  頁數(shù):177  
Tag標簽:無  

前言

盧灣區(qū),位于上海中心城區(qū)。從上海開埠至今,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都能在這里找到它的足跡……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盧灣與中國律師業(yè)的發(fā)展也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早在1912年12月8日,上海近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個律師同業(yè)組織——上海律師公會就在盧灣成立,其辦公場所設在當時的貝勒路572號(即現(xiàn)在的復興中路301號)。它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律師組織之一,也是中國當時持續(xù)時間最長、發(fā)揮作用最大、在全國影響最廣的律師行業(yè)組織。盧灣,歷史名人眾多。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巴金……一代風流人物,人們耳熟能詳,但未必有多少人知道史良、沈鈞儒、沙千里、楊蔭杭、鄒韜奮、張志讓、江一平等一批我國早期著名律師也曾在盧灣執(zhí)業(yè)、生活。在這里,上海律師率先成立了律師法律援助組織——“貧民法律扶助會”,最早投入抗日救國浪潮,發(fā)起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lián)合會”……近現(xiàn)代中國史上發(fā)生的多起重大事件,如全國聞名的“七君子”事件等,都與上海律師緊密相關,他們在推進中國社會的進步、民主政治的進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輝煌成就,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海派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并蓄,正是這些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使盧灣孕育出了上海獨有的海派律師文化:崇尚法律、追求正義的律師職業(yè)精神,勤勉專業(yè)、誠信自律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為己任的人格品質,在我國早期律師的身上留下了諸多盧灣的印記。他們的行動又不斷詮釋著、豐富著律師職業(yè)精神,構成了海派律師文化的精髓。

內容概要

盧灣區(qū),位于上海中心城區(qū)。從上海開埠至今,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都能在這里找到它的足跡……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盧灣與中國律師業(yè)的發(fā)展也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早在1912年12月8日,上海近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個律師同業(yè)組織——上海律師公會就在盧灣成立,其辦公場所設在當時的貝勒路572號(即現(xiàn)在的復興中路301號)。它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律師組織之一,也是中國當時持續(xù)時間最長、發(fā)揮作用最大、在全國影響最廣的律師行業(yè)組織。

書籍目錄

徐逸波 序言王嶸 思“辯”計時俊 我這三十年朱樹英 二十余載磨一劍,一路風雨一路歌朱洪超 參與者·決策人·受益群江憲 我與法制結伴而行的三十年李小華 律師,改變我人生命運的職業(yè)陳榮 恪盡職守匡扶正義金纓 偶然以后的執(zhí)著夏華 法律生涯的點滴回憶錢麗萍 女人因智慧而美麗徐威 二十三年的從業(yè)之路黃仲蘭 轉瞬三十載  黃震堯 在磨礪中成長鮑培倫 “三十而立”與“百年樹人”潘軍 永不休止的奮斗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實習生明白了,法律方面的實踐能力跟書本上的知識,真不是一回事。20年前,律師肯定算不上高收入的職業(yè)。那時候,辯護一件刑案的收費是128元,代寫一份訴狀,收費是20元,而律師個人的提成還不到30%。很多企業(yè)請律師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全年的顧問費還不到1千元。如果看創(chuàng)收額,當時一個專職律師全年達到3萬元就不算低了,但在今天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可是,那時許多老律師辦案還是十分耐心和頂真,東奔西跑,不辭辛勞,真的不向錢看,給我樹立了不為名利所動的榜樣。我的帶教師傅吳金泉律師就經常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調查取證。我拿到律師執(zhí)照(也就是如今的律師執(zhí)業(yè)證)之后,也有了為一起治安行政訴訟案,3天里尋訪了14名證人的經歷。收工后我馬不停蹄地直奔公安局,求見局長。局長抽時間聽取了我對案情的分析,看了我遞到他手中的那一疊調查筆錄后,當即決定召開一次干部會議。會上,局長很坦率地表示,原先的行政拘留決定有問題,應該糾正。當然,案件辦得久了,也有煩惱,最容易煩的就是離婚案。有一次我代理原告,好容易爭取到了準予離婚的判決,趕到委托人家里時,卻發(fā)現(xiàn)夫妻倆已經自行和好了,兩人都問我:“這份離婚判決書,咱能不能不要它了?”還有一次,婚都已經離了,雙方卻在為分割共同財產相互慪氣,非要均等分割家里的一筐煤球。法官勸不了,我也沒勸成,書記員撂下紙筆,拿著把鉗子左一個右一個地分煤球,整整花了半個鐘頭。我在一旁目瞪口呆,心想:原來法律也是可以用來折騰人的。誠然,“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說起來不僅理直氣壯,還很輕松,但當了兩年律師之后,我漸漸明白要真正做到這一點,簡直難于上青天。這也給了律師廣闊的舞臺。雖然在許多法律關系明確、證據(jù)確鑿的案件里,律師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在一些特別的案件里,律師還真是舉足輕重。

后記

翻開本書,一個個為世人熟知、業(yè)內稱道的名字躍入眼簾,一個個匡扶正義、鐵肩擔道的身影浮現(xiàn)腦海,細讀征文,感觸良多,掩卷沉思,別有一番如晤良師益友的滋味在心頭。在這些作者中問,有的當過兵、有的務過農,也有的做過工。他們有幸趕上了改革開放,有幸成為恢復高考制度后第一批法學院的學生,更有幸成為恢復律師制度后最早穿上律師袍的人。盡管初衷不盡相同,但從成為律師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把自己的命運與這個行業(yè)緊緊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他們不僅僅是律師行業(yè)發(fā)展的見證者、實踐者,更是這個行業(yè)發(fā)展的引領者、推進者?!安唤洑v風雨,怎么見彩虹”,透過字里行間,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敬業(yè)勤勉,看到他們的辛勤付出,看到他們的博學與睿智,更可以看到他們不懈的追求。從作者的敘述中我們深深感受到:榮譽與努力共生!古人日:“文以載道”,“文如其人”。愿天下有志于將律師職業(yè)視為終身事業(yè)的青年律師能從中汲取確立職業(yè)操守和開拓人生道路的豐富養(yǎng)料,薪火相傳,走向未來!律師,舶來文化。從植根于中國大地之日起,就和上海,和盧灣結下了不解之緣。本書的作者有的是曾經或現(xiàn)在仍在盧灣執(zhí)業(yè)的專職律師,有的是十幾年來一直為盧灣經濟、社會發(fā)展建言獻策的法律顧問,他們是盧灣律師的代表,更是上海律師的縮影。

編輯推薦

《我的律師生涯:紀念中國律師制度恢復三十周年》:鮑培倫 番軍 黃震堯 徐威 黃仲蘭 夏華 錢麗萍 李小華 朱樹英 陳榮朱 洪超 江憲 計時俊 金纓 王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的律師生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感覺講律師工作的比較少,都是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