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故事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文聘元  頁數(shù):229  
Tag標簽:無  

前言

吾家聘元窮十年之功,其所著《話說西方》終于殺青。這是當前出版界的大喜事,聘元高興,我也高興,受其嘉惠的讀者群眾當更為高興。聘元囑為之序,我義不容辭。書名《話說西方》,足以說明聘元不事虛華,謙虛又樸實。他把自己定位為類似演史的說書人,其實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勤奮的、刻苦自勵的、下筆搖曳生姿的年輕學問家和通才。我樂于與他接觸、傾談,更多的不是由于我能給他什么,而是我往往能從他那里學到什么。我建議《話說西方》改名《聘元話說西方》或《文生話說西方》,因為這叢書區(qū)別于一般通俗讀物,而是往往在不經(jīng)意處寓“一家之言”于“普及知識”之中,也就是我認為的“個性”。所以書名《話說西方》前冠以“聘元”或“文生”為好,但聘元力避狂悖之嫌,只索罷了。《話說西方》至少有三不易:規(guī)模宏大,此一不易也?!对捳f西方》凡12卷,300余萬字,另附插圖5000余幅。要知道文聘元才30多歲,竟成就如此規(guī)模之鉅構,實屬不易。內(nèi)容豐富,此二不易也?!对捳f西方》涵蓋歷史、哲學、文學、藝術、科學與地理諸多領域,除辭典與百科全書外,在同一書中囊括如此富瞻者,前所未之見也(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更為難得的是,《話說西方》所涉領域雖廣,但對每一領域的論述,皆無浮泛空談,而是把握精粹,并能作較深入之分析,此所謂三不易也。顯然,三不易中尤以此不易最為不易。例如介紹康德之章,聘元能夠?qū)⒒逎D深、概念歧義紛繁著稱的康德三大批判,特別是《純粹理性批判》娓娓道來,竟能做到遣辭用語流暢,條理井然,分析絲絲人扣。聘元悟性如此,真令人贊嘆。《話說西方》曾出早期香港版本,揚譽海外。茲編乃香港版本之基礎上加以全面修訂改寫而成,其內(nèi)容與文字更臻完善,雅俗共賞之作也。我謹向諸位讀者慎重推薦。吾家聘元博學,令我心醉。如能由“博”而“約”,異日成就詎可限量?我曾寫贈一聯(lián)曰:“道文期一貫,精博欲兼之?!?/pre>

內(nèi)容概要

《話說西方》縱覽古今,氣勢恢弘,展現(xiàn)西方歷史的風云,描摹西方文化的變遷:流動的歷史,深緩而又跳躍;機智的哲學,明白而又活潑;多彩的文學,燦爛而又輝煌;多姿的藝術,美妙而又鮮活;自然的地理,百態(tài)而又神奇。無論是歷史、文學和藝術,還是哲學和科學;無論是令人高山仰止、嘆為觀止的古希臘羅馬文明,還是現(xiàn)代的西方文明,在這里,歷史的激蕩,哲學的睿智,文學的意象,藝術的美感,科學的真諦,作者的講述均能做到絲絲入扣,娓娓道來,在思索與描摹的求真之中,在時代與篇章的交織之中,在歷史與地理的時空之中,展現(xiàn)了一幅西方歷史和文化的宏偉畫卷。    本書為《話說西方》叢書第二卷,圖文并茂地講述了古羅馬至現(xiàn)代意大利的歷史、文化與地理。

作者簡介

文聘元,1969年生于湖南省桃江縣,1998年獲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6年被評為研究員,現(xiàn)在海南大學工作。已經(jīng)出版的作品主要有:《直面人性》(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西方、東方與多元文化中的文學經(jīng)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欲望及其表達的形式——論及其現(xiàn)代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貨幣哲學》(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等等。并兼任100卷、5000余萬字的國家十五重點圖書《隋唐文明》工作委員會委員。

書籍目錄

序  文聘元:《話說西方》文懷沙房龍的風格杜蘭的氣派    ——序 文聘元:《話說西方》張廣智卷首語第一篇·歷史篇 第一章  偉大的羅馬    ——不斷的內(nèi)部改革使羅馬一步步走向強盛 第二章  一個帝國的誕生    ——羅馬征服的故事 第三章  馬略、龐培、凱撒與奧古斯都    ——古羅馬名人的故事 第四章  輝煌過后是彷徨    ——古羅馬之后的意大利史第二篇·文學篇 第一章  羅馬人的史詩與詩史    ——維吉爾及其巨作《埃涅阿斯紀》第三篇·藝術篇 第一章  私宅、神廟與劇場    ——古羅馬的建筑藝術 第二章  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    ——羅馬人的雕刻與繪畫第四篇·地理篇 第一章  意大利的自然地理    ——意大利的輪廓像只靴子,靴子的東西南北各有特色 第二章  古老而現(xiàn)代的國家    ——意大利的人文地理 第三章  由古跡堆積而成的城市    ——羅馬古跡成堆 第四章  文藝復興之旅    ——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薩與小城比薩 第五章  意大利最美與最富有的城市    ——威尼斯與米蘭之旅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羅馬不斷強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斷地改革羅馬的歷史之所以復雜,是因為它總處于不斷變動之中,變動的原因在于羅馬人總在不斷地改革。改革使羅馬的歷史變得復雜,同時也使他們變得強大,強大又導致了他們似乎無窮無盡的征服。人類歷史上熱衷于征服的民族很多,唯有羅馬人進行了如此成功的征服,建立了如此強大而長久的帝國。直到最后,我們看到一個奇怪的事實——雖然羅馬統(tǒng)治著許多民族、眾多人民,那些被壓迫者也進行過不懈的斗爭,包括偉大的斯巴達克思起義,然而羅馬帝國的滅亡并不是被壓迫者起義的結果,而是另有他因。前面說過,羅慕洛斯建立了羅馬城,殺死了可與他爭權的弟弟,成了唯一的王,這一時期也就是羅馬歷史的第一個時期——王政時代。王政時代但即使在這個有王的時期,羅馬也與其他普通王國有不小的差別。羅馬的國王確實像其他國王一樣掌握著軍政大權。但并不是獨裁者,除了國王之外,還有兩個權力機構:元老院和公民大會。元老院是很有羅馬特色的機構。它由一些老人組成,這些老人個個老氣橫秋,牛氣得很。很可能在羅馬城尚未建立,拉丁努斯尚未為王之前,羅馬人的先人們還處于原始社會時他們就牛氣了,在那時的原始部落中普遍存在氏族長老會議,這是世界上諸原始部落的共同特點,在羅馬,氏族長老會議發(fā)展下來就成了元老院。元老院享有不小的權力,例如任何由國王與公民大會都通過了的法律,他們都要一一仔細查驗,如果覺得哪項違反了羅馬的老規(guī)矩,就會毫不客氣地否決。公民大會看上去也很牛,是全體公民的大會,像咱們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樣。實際上它沒多少實權,它只能對國王一些改變法律的建議進行表決,看同意還是不同意,但它自己沒有權力主動提出任何法律。參加公民大會的公民們,只有在國王邀請的前提下才能發(fā)言。這就是王政時代羅馬的三權分立,可以看出來最有權力的還是國王。羅馬的元老們看到做國王的毛頭小子比他們的兒子還小,卻要壓在他們白胡子的頭上,很是不服,總想找機會打倒他。后來他們總算找到了機會。羅馬王政時代共有七王,最后一個王名字叫作塔克文,他有個綽號“驕傲的塔克文”。他是羅馬的商紂,加上他不是羅馬人,而是伊特那斯堪人,所以羅馬人揭竿而起,把他趕走了。從此干脆廢除國王,建立“共和制”。

編輯推薦

《羅馬的故事:古羅馬至現(xiàn)代意大利的歷史文化與地理》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羅馬的故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去過意大利,書上的東西讓我又了解了一些它的歷史。
  •   可惜有好幾本當當總是缺貨,什么時候我能把這套書湊齊呢?
  •   給初二的孩子買的,孩子說內(nèi)容太少,無法滿足需求。照片太多,占的篇幅較大,沒意思。
  •   質(zhì)量不錯!內(nèi)容太大概了,具體一點比較好!
  •   還是值的讀,尤其是前半部分,更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