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還能這樣上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寧波  作者:廖曉英  頁數(shù):25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家庭是亞洲社會的細胞,個人是西方社會的細胞。在西方,每個人的小學教育就是細胞形成的過程。讀懂了這個過程,就基本上讀懂了這個社會。廖曉英《小學還能這樣上(中國媽媽眼中的加拿大小學教育)》中,博士用母親的細致、學者的敏銳、文人的筆法為我們講了一個關(guān)于小孩教育的故事,一個父母、老師和教育工作者可讀、必讀的故事。讀了《小學還能這樣上(中國媽媽眼中的加拿大小學教育)》,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對社會、教育和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簡介

廖曉英,出生在南京,成長在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學學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碩士,法國巴黎大學新聞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并先后在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亞太研究系任教。發(fā)表中文和法文論文數(shù)十篇,并有譯著多種。

書籍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新學期、新班級、新老師
1 新學年第一天:各就原位
2 實用而安全的校舍
3 分班:和自己的朋友在—起最重要
4 開門會上認識新老師
5 年年照張相,記錄孩子的成長
第二章 在學校,重要的信息來自老師
6 老師的“致家長信”一目了然
7 課程表幫助家長了解在校學習
8 老師的每周匯報內(nèi)容詳盡
9 在幫助老師的同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三章 以閱讀為本
10 學校的讀書要求
11 趣味閱讀計劃
12 老師的閱讀指引
13 閱讀與討論
14 充足的圖書資源
15 給孩子買書
16 學校舉辦書市
第四章 語言訓練分門別類
17 一以貫之的拼寫練習
18 讀書還要寫報告
19 學作“周記”
20 為寫作而領(lǐng)略大自然
21 打好英語基礎(chǔ)
22 咬音嚼字的語音訓練課
第五章 淺顯而實用的科學教育
23 重復、滾動的數(shù)學學習
24 學習用科學術(shù)語表達概念
25 制作機器人,學習立體幾何
26 舊貨買賣: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27 學習天文,發(fā)揮想象力
28 讓孩子們各顯神通的科學小實驗
29 別開生面的營養(yǎng)學教育
30 在養(yǎng)殖三文魚中學習生物學
31 節(jié)水教育與海盜娛樂會
32 強記與規(guī)范化也很有必要
33 自己動手做項目
第六章 社會科學與教孩子做人
34 通過介紹自我分享知識
35 知道自己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
36 什么是“貢獻”?
37 學習如何面對來自同伴的壓力
38 防止孩子吸毒
39 和孩子—起接受防火教百
40 自行車周:環(huán)保教育
41 街道上的安全
42 新聞閱讀與演講:學會關(guān)心社會
43 為青春期作準備
第七章 藝橄育:學習、欣賞一與表演
44 美術(shù)訓練多種多樣
45 老師匯報音樂課的教學
46 人人是觀眾、人人是演員的學校音樂會
47 有教學意義的交響樂會
48 戲劇欣賞也是藝術(shù)教育
49 學樂器是為了表達和分享
第八章 培養(yǎng)團隊精神的體育
50 球類運動重在學習相互配合
51 跑步也有各種名目
52 游泳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53 全班一起打水球
54 加拿大人人都會的滑冰
55 為保護心莊一起跳繩
56 海上揚帆
第九章 把教育寓于歡慶節(jié)日之中
57 萬圣節(jié):討糖和募捐
58 紀念先烈,播種和平理念
59 圣誕之際學歷史
60 給孩子夢想:與圣誕老人通信
61 慶春節(jié):欣賞不同文化
62 文化之旅:逛中國城
63 傳送關(guān)愛的“情人節(jié)”
64 母親節(jié)的連環(huán)畫
65 父親節(jié):“我的爸爸完美無缺”
66 每個人的生日都是全班的節(jié)日
第十章 家長是學校的無冕之王
67 家長也是學校的管理者
68 “家長會”每月例會面面俱到
69 更換中學先征求家長意見
70 教師居然也罷工
71 罷工期間的家長、學生自救
72 校長未盡職被家長解雇
73 與校長不打不成交
74 茶會答謝家長
第十—章 募捐:從小做起的公益活動
75 圣誕節(jié)前學校里的集市
76 齊心協(xié)力集資興建學校游樂場
77 繼承英雄未盡的事業(yè)
78 剃光頭發(fā)捐贈兒童癌癥患者
79 孩子們最愛的意大利餅
80 訂文具也是為學校捐款
81 各顯神通的班級旅行籌資活動
第十二章 教書與育入
82 老師總是夸獎孩子
83 孩子的自我評價很重要
84 正面看待與眾不同的孩子
85 讓孩子接受自己
86 一條新聞寄希望
87 丟書反被安慰
88 向老師求助總能解決問題
89 打架是嚴重的違紀行為
90 老師是孩子的伯樂
第十三章 期末的陜樂時光
91 海邊出游兼尋寶
92 去水上公園:家長和老師的聚會
93 營地之旅:體驗加拿大人的冒險精神
94 內(nèi)容詳盡的成績報告單
95 用歌聲歡送退休老師
96 老師再見,孩子們再見
97 該上中學了!
98 小學畢業(yè)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要孩子讀這么多的書,就需要豐富的圖書資源。加拿大從學校到社會完全保障了這一需要。在學校里,每個班上,都有幾百本適齡兒童的圖書,就在這個班的教室里陳列著。全班同學可以輪流借閱這些書。一個孩子如果一天看一本書,一個星期看四、五本,一個學年下來,還不一定能把自己教室的藏書看遍。學校有頗具規(guī)模的圖書館,還提供每周每個孩子至少借閱兩本書的機會。    在校外,有政府辦的公共圖書館。三十五萬人口的維多利亞市,有一個公共圖書館系統(tǒng),設(shè)有四處圖書館,分散在城市的不同部分。每個公共圖書館,都有至少幾百平方米的空間(主館可能有上千平方米),除了一般圖書之外,還有專門的報刊、電腦、音像等部分,更專門設(shè)有寬敞明亮的兒童圖書區(qū)。對老人,則有專門的大字印刷本的圖書。圖書館全部采用開架借書方式,所有的書架都不太高,大約不超過兩米。兒童區(qū)的書架就更低了。居民每人可以免費辦一張圖書、卡,這張卡可以在這四個圖書館任意使用,在這個館地借的書可以在別的館地還。一張卡,一次免費借閱六十本書。一本書的借閱時間為三個星期;在沒有其他人指名催還某本書的情況下,都可以多次續(xù)借。    自從來到這里之后,孩子們就養(yǎng)成了每周周末到公共圖書館去還書、借書的習慣。我和兩個孩子的三張圖書卡,最多可以一次同時借一百八十本書——當然我們不會一次借這么多,但每次總也借個二、三十本。每個周六,帶著孩子們到圖書館去,看著他們穿行在書架之間尋找自己喜歡的讀物,隨意坐在地上或沙發(fā)上專心地閱讀,然后幫他們把幾十本書搬回家,真是一件賞心樂事。    15 給孩子買書    即使學校有豐富的圖書資源,也還需要自己購買一些圖書。買到自己手里的書,不僅讀起來更方便,而且可以不時回頭再來翻翻,溫故知新。去書店,也是我們的經(jīng)常項目。同時,學校還有一個訂書計劃,這也是孩子們很喜歡的一件事。北美有一家很有創(chuàng)意的出版和發(fā)行商,叫做scholastic,他們的發(fā)行對象不是書店,而是學校。他們不接受個人訂購,而是面向?qū)W校,以班級為單位銷售圖書。每位老師都可以在那里開一個賬戶,每月可以拿到新書目錄和相應(yīng)的訂單。老師拿到訂單后,發(fā)給學生;這樣,每月孩子們在學校里都能拿到一個訂書單,回來之后饒有興致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發(fā)行商收到訂單后,會把書直接寄到學校。根據(jù)每班訂書的數(shù)量,發(fā)行商會給老師一些積分,老師可以用這些積分為學生購買班級共用的圖書。商家有商家的聰明。這家書商的誘人之處,不僅在于書的品種多、質(zhì)量好,而且在于價格低廉。因為學校是大宗購買,這樣訂書的價格比一般書店要便宜很多,一本書也就一兩塊、兩三塊錢。    訂書的具體工作都是由家長義務(wù)承擔的。我就為非非他們班承擔過這項工作。每個月,我負責把訂單發(fā)給學生,然后再收上來統(tǒng)計訂書的數(shù)目,通過電話向出版商訂購,并把支票寄給他們。兩三個星期后,訂購的圖書就會寄到學校,我再把這些圖書分發(fā)到孩子們的手上。P44-45

后記

看到我的兩個孩子走過的小學生活,我總覺得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除了物質(zhì)生活的豐厚,社會環(huán)境的安全,以及加拿大得天獨厚的遼闊、壯麗、豐富和寧靜之外,孩子們在學校里也備受關(guān)懷。他們極少受到老師的批評,總是得到贊揚、鼓勵和獎賞,為了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善舉、一丁點兒的進步。每天面對他們那無憂無慮的笑臉,我有時甚至擔心他們會不會被寵壞了?    可能無需有這樣的擔心。他們知道并同情世界上還有的那些生活困苦的孩子,他們關(guān)心環(huán)境保護并深深懂得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他們可以在冰天雪地里露營、自己動手做飯,而依然興致盎然,絲毫不覺得自己在受苦。從他們的身上,我處處都能看到這里的教育給孩子們的精神成長留下的種種痕跡:自信而謙和,對知識和自然的高度好奇,對法律的嚴格遵守,對朋友和陌生人的友善,以及毫無世俗心等等。特別是,他們有豐富的科學和社會知識,并善于獨立思考,喜歡探究和思辨。非非大約十歲的時候,曾經(jīng)給我們提過這樣一些問題:為什么人類在發(fā)動戰(zhàn)爭時卻說是為了和平?一個事情的發(fā)生為什么結(jié)果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一種物質(zhì)為什么會是這種形態(tài)而不是另一種形態(tài)?孩子的父親不無感慨地說:這都是我的那些博士生們在課堂上討論的話題。前幾天,特大月亮出現(xiàn)的那天,我們議論,網(wǎng)上傳聞要有大地震發(fā)生。栓柱嘲笑道:怎么會呢,月亮只會影響潮汐,與地殼運動并無關(guān)系。于是我們趁機追問:那人們傳說2012會是地球末日,你覺得可能嗎?他很有把握地說:不可能,因為地球還沒有進入它生命的中期階段。我又進一步問道:那人類是不是面臨滅亡的命運呢?兩個孩子都否認。理由是:人類的適應(yīng)能力很強,他們可以在地球各處生存,因而不會被輕易毀滅。因為掌握相關(guān)的科學知識,也相信科學的力量,他們對那些我們大人也會半信半疑的謠言處之泰然。這無疑是受到了這個社會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至深影響。我對他們的回答備感欣慰,對人類的未來寄予無限希望。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    這并不是說他們多么優(yōu)秀——事實上,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紀錄并介紹那樣一種教育哲學和教育制度:孩子們并不和別人比誰更“優(yōu)秀”,重要的是發(fā)揮他們自己與生俱來的品格特點,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學習成為人類“全球村”的一個合格公民。我的孩子現(xiàn)在還小,才步入初中階段,人生的道路漫長。我衷心希望他們在這個幸運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將來自己有能力獨立生活,做一份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工作,愉快地享受人生。我想這也是天下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期望吧。在我看來,一個社會的教育能達到這個目標,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這本書出版,我十分高興。借這個機會,我想表達多重的感恩和謝忱。首先,感謝父母——他們已經(jīng)沒有機會看到這本書了,我愿把這本小書敬獻給他們的在天之靈,表達對于他們養(yǎng)育和教育的感恩于萬一。其次,我要感謝好多朋友——有的是很熟悉的多年老友,有的是尚未謀面的熱心新知——他們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給了我多種幫助,使我有機會與讀者分享自己對加拿大小學教育的觀感和對孩子成長的種種關(guān)心。這些朋友中有王兆軍先生、戴晴女士、郭玉閃先生、孫莉莉女士、馮媛女士、陳曉帆女士、胡微華女士、洪朝輝先生、馬立誠先生、張安紀女士、趙曉東女士。同時,感謝為本書撰寫了熱情薦語的馮媛教授、吳偉平博士、李政博士。再者,我要感謝寧波出版社,特別是本書責任編輯陳靜女士及她的同事們,她們?yōu)榇藭某霭姹M心盡力——我非常慶幸遇到陳靜女士這位堪稱知音的責任編輯。還有,我想謝謝兩個孩子:這些年來我感覺自己在和他們一起成長,重新學習了人生的很多基本而寶貴的東西。最后,我要感謝的是孩子爸爸吳國光,是他給我出了這么一個命題作文,也在寫作過程中給了我種種建議;相同的教育理念,使我們得以和學校一起共同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長。    祝愿所有閱讀此書的父母、老師和兒童都有愉快的教育生活!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讀這本書,你會覺得遺憾,自己或下一代未能領(lǐng)受如此富有樂趣、開發(fā)潛能、培育全人、豐富生命的教育;讀這本書,你會減少遺憾,廖曉英充滿圖像、細節(jié)和實例的全景式記錄,細致而深入的觀察,將帶你體驗近乎理想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感謝作者,讓讀者能在輕松而不斷感悟的閱讀中,彌補所受教育的缺陷,經(jīng)歷成長!    馮媛(著名女性問題專家,《中國婦女報》前總編輯助理,汕頭大學文學院教授、婦女研究中心負責人)    家庭是亞洲社會的細胞,個人是西方社會的細胞。在西方,每個人的小學教育就是細胞形成的過程。讀懂了這個過程,就基本上讀懂了這個社會。廖博士用母親的細致、學者的敏銳、文人的筆法為我們講了一個關(guān)于小孩教育的故事,一個父母、老師和教育工作者可讀、必讀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對社會、教育和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吳偉平    (著名語言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新亞語言教育中心主任)    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人,而人的終極追求是幸福。當我們高喊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時,我們卻忘記了幸福的意義和價值。如作者所言,在最容易獲得幸福的童年卻不知幸福為何的孩子,何談終生幸福?讓我們在孩子幸福的前提下思考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吧。我們相信:“兒童幸福,國家不輸?!?   李政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

編輯推薦

讀《小學還能這樣上(中國媽媽眼中的加拿大小學教育)》這本書,你會覺得遺憾,自己或下一代未能領(lǐng)受如此富有樂趣、開發(fā)潛能、培育全人、豐富生命的教育;讀這本書,你會減少遺憾,廖曉英充滿圖像、細節(jié)和實例的全景式記錄,細致而深入的觀察,將帶你體驗近乎理想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感謝作者,讓讀者能在輕松而不斷感悟的閱讀中,彌補所受教育的缺陷,經(jīng)歷成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小學還能這樣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9條)

 
 

  •   非常不錯,一位中國媽媽眼中的加拿大小學教育*充分參與了孩子在加拿大的小學教育*很細致,全面*用我們能夠看得明白的方式程現(xiàn)給我們*很開闊眼界*有非常多值得借鑒的東西*非常值得一看*同時推薦聶圣哲的"平民教育是美國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在網(wǎng)上搜一下*
  •   非常好的兒童學校教育觀察書,沒有說教,而是從一個家長的角度比較全面的展示了加拿大小學教育的一些具體做法和家長的看法,從事實出發(fā),對孩子教育非常有啟發(fā)。很多做法家長也可以模仿
  •   看了加拿大的豐富多彩的小學教育,我真想把孩子送去加拿大讀書,那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   主要是國家吸引人,內(nèi)容嗎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不過很具體的介紹了加拿大小學的情況,有幫助。
  •   一口氣讀完了,理解加拿大的教育風格,批判性的繼承
  •   看完這本書,心情很沉重。素質(zhì)教育喊了這莫多年,到頭來看內(nèi)地教育還是分分分。學爾優(yōu)則仕本身就是禍害國人前進的騙人口號。看加拿大教育讓我更加相信為什莫國民拼著擠著,出國留學了!一個國家根基是甚么,是人才。一個家庭的未來,還是人才。如果大家都去擁擠著考公務(wù)員,當大官,發(fā)大財,那摩誰來搞創(chuàng)新呢,有誰做實體經(jīng)濟呢!那摩這個國家和他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那么我們就會看到水滸傳里的封建專制體制,還在上演,還在吃人,還在為一小部分利益團體服務(wù)。
  •   內(nèi)容很詳細,很豐富,很有用,多以想移民加拿大的家長來說就是一個加拿大教育的窗口,感謝!書可能壓得久了,有點舊了,本想換貨的,自己看,就算了
  •   中國的教育需要跟國際接軌。這本書能讓教師和家長了解到國外的一些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值得一讀。
  •   讓國內(nèi)的媽媽看看國外的教育是怎樣的,可以結(jié)合中西教育優(yōu)點對自己的小孩進去鼓勵教育,看了后的確大開眼界,寫的很細,是一本不錯的書
  •   給媽媽們一種新的思路,新的態(tài)度去面對孩子的教育,真的很不錯。
  •   很開闊眼界,看看國門以外的孩子是怎么樣上小學的
  •   很好,當做一本參考書,了解一下異國的教育思路和手段,受益!
  •   可以學習一些教育理念,不錯,給個贊
  •   比較喜歡這類通俗易懂的教育書。很快就可以看完,比那些大部頭卻擺著不看強多了,這是友人推薦的,感覺應(yīng)該不錯,不過還沒有看呢
  •   這就是發(fā)達國家的教育
  •   值得看看,值得學習,雖然我們改變不了什么體制,但是每個人的觀念都變好了,那改革怎會遙遠!
  •   國內(nèi)的老師要看的!
  •   這本書簡直讓人愛不釋手
  •   好羨慕孩子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有值得借鑒之處
  •   討論,在討論中學習.我明白了.這兩字;討論.
  •   當當啥時候開始3天到貨了,退步很大!!
  •   書還沒仔細看,似乎語言很簡單,質(zhì)樸的描述。
  •   剛剛看了一部分,還不錯!非常羨慕那里的小學生!
  •   看了一半,很不錯。
  •   非常好。。值得推薦。。
  •   剛拿到,還沒看,包裝不錯
  •   好呢不錯
  •   這本書還不錯,西方的教育跟中國就是有不同
  •   這本書真的感覺很不錯。看了之后,可以了解兩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的差別,也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學習的方式??戳酥?,對我以后的教師工作應(yīng)該有很大的幫助吧。
  •   有助于了解國外的教育!
  •   了解不一樣的教育
  •   國內(nèi)外教育體制不同,光羨慕?jīng)]用,只能默默祈禱我們的教育體制盡快改革,取長補短,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能有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   什么是素質(zhì)教育,看看這本書會很有啟發(fā),也會對自己孩子的調(diào)皮更寬容些
  •   和傳統(tǒng)教育不一樣的理念。
  •   還沒來得及看,不過紙張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淺淺的黃色的。
  •   感覺字體印刷有些淺,看書的時候有點費力。
  •   雖然在國內(nèi),也有借鑒意義。閱讀能力對孩子的一生都是重要的
  •   通過此書,第一次詳細了解國外小學教育的安排,教學方法,真是好羨慕國外的小學體制,處處為學生著想,比如班上老師的安排,學校要考慮周邊環(huán)境及人口來設(shè)立幾所學校,還有老師與家長的互想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安排的課程也更有效培育孩子的思考、想象及表達力,作者記錄得非常詳細,以便于中國媽媽也能根據(jù)國外的教育方式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期待中國也有類似的學校,對孩子就太好了
  •   描述得很詳細,又通俗易懂。讀后更感覺養(yǎng)成教育是一體的,西方的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邏輯上不可分割,沒有西式的小學教育就沒后來優(yōu)秀的大學教育。那些中式基礎(chǔ)教育好的迷思應(yīng)該破除了。中式教育基本上缺乏常識教育內(nèi)容,記憶式速成教育遺害很重。PS:讀了吳國光先生很多文章,受益匪淺,在此略表敬意??上?nèi)地買不到他的書,不然一定支持。
  •   不過寫得文筆不太流暢
  •   撰寫高質(zhì)量評論的建議喜歡廖曉英的書
  •   以作者自己的孩子在加拿大的生活經(jīng)歷,展現(xiàn)加拿大小學的教育,對小學教育有一定的啟發(fā)性,但在中國卻不能實現(xiàn),這很遺憾
  •   感慨不同國別的教育對比
  •   作者寫的很好,很細心,介紹了兒子在加國如何上小學,老師如何認真,保證每班20個小孩,老師能關(guān)注到每個孩子,課外活動如何,教育理念如何。很好,很贊同哦。最感動的是,按照書上留的EMAIL,給栓柱媽媽寫了郵件,她很認真地回復了,是個好作者,好媽媽。感謝!
  •   一般吧,算是開拓一下視角,從中受點啟發(fā)吧。
  •   不錯,拓寬眼界。知道了小學的本意。
  •   很佩服這位媽媽能這么有心的記錄兩個孩子在小學階段的點點滴滴,很真實。作為一位學者,作者也加入了自己的評述和思考,提升了這本書的深度。不足之處是有些內(nèi)容感覺有點重復,不夠簡潔,可能是香港作者寫作的習慣和內(nèi)地有所不同吧。再有,插圖和印刷能再精美一些就好了。
  •   書很好,老外的教育就是不一樣,可以學習借鑒
  •   開闊了思路。對我教育孩子幫助很大
  •   受益匪淺,我想移民了
  •   值得看一看。會激發(fā)很多新想法。
  •   是正版 質(zhì)量很好 發(fā)貨速度很快
  •   物美價廉……包裝完美
  •   小學還能這樣上:中國媽媽眼中的加拿大小學
  •   推薦書籍,購買
  •   內(nèi)容還沒看,隨便翻了翻,還行。
  •   可以借鑒的教育
  •   紙質(zhì)還不錯,送貨也比較快
  •   正品,質(zhì)量好。服務(wù)佳。送貨快。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