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探索與爭鳴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作者:郭建寧本冊  頁數(shù):371  字數(shù):3500  

內容概要

郭建寧主編的《十年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探索與爭鳴(精)》從九個方面對1956-1966年當代中國哲學的論爭問題進行了介紹與研究。作者力圖以實事求是的原則和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對這些哲學論爭的起源、代表人物、論爭過程、主要觀點、得失評價、歷史影響等進行客觀公正的梳理與審視。評述結合,重點突出,有理有據(jù),全面準確,是作者追求的目標。

書籍目錄

緒論
一、當代中國哲學的歷史進程
二、當代中國哲學的經驗教訓
三、當代中國哲學的發(fā)展前景
第一章 關于哲學基本問題
笛二章 關于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第三章 關于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guī)律性
第四章 關于矛盾統(tǒng)一性與斗爭性
第五章 關于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第六章 關于內因和外因的爭論
第七章 兩條腿走路和兩點論
第八章 關于“一分為二”和“合二而一”
第九章 關于社會基本矛盾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后記
編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方立觀在《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是哲學上的第二個問題》一文中也認為,從哲學本身來說,只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是不夠的,還應當提出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特別是對辯證唯物主義來說,尤其必要。因為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黨性原則,就必須,一方面同唯心主義作斗爭,一方面同形而上學作斗爭。他的主要論點是:(1)哲學作為世界觀,包括了世界的統(tǒng)一原理和發(fā)展原理這兩方面的問題。恩格斯在1886年提出的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的原理,是對哲學發(fā)展的貢獻,它對哲學的發(fā)展起著重大的指導作用。但是,這并不妨礙在哲學發(fā)展的一定時期里還應當提出第二個哲學的基本問題。事實上今天已經提出來了,這就是毛澤東在1937年提出的劃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世界發(fā)展的原理。毛澤東所指出的,承認不承認矛盾法則,即承認不承認世界是由于自身內在的矛盾性而永恒發(fā)展變化的法則,是劃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標志,從而應該成為哲學的第二個根本問題。它對于我們研究哲學史和今后發(fā)展辯證唯物主義,具有極其重大的作用和意義。(2)從哲學史來看,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自古至今,可以說從哲學產生以來就存在著。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闡述并沒有包括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從恩格斯對這個問題的提出、產生、發(fā)展和運用的整個敘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并沒有涉及世界究竟怎么的問題,只是談世界究竟是什么的問題。另外,恩格斯提出的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是不能夠包括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的。因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是說世界的可知不可知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的哲學家都肯定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里,恩格斯只是在認識論上區(qū)分什么是唯物主義、什么是唯心主義,并對不可知論進行了批判。因此這里并沒有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3)這樣所形成的四大陣營的對立,使得界限更加分明。因為形而上學的世界觀,歸根到底是屬于唯心主義的世界觀;辯證法的世界觀,歸根到底是屬于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十年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探索與爭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