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張之江 頁數(shù):97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張之江先生不但對于戲劇,對于書畫、收藏也十分在行。這緣于他的家庭出身和社會關系。之江先生的父親原來在杭州從醫(yī),但雅好書法。杭州“樓外樓”的匾額就是他父親題寫的,竟然受到了吳昌碩的贊賞,此后就改行書畫了。張之江的妹夫是程十發(fā)大師。十發(fā)先生一門大小盡工丹青。之江先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當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所以巨著中書畫的評論、訪談文章也很多?!兑惠呑拥挠浾摺愤@本書,有兩種人是必須讀的:一是戲迷,二是記者。它簡直是戲曲的教材,藝術家的辭典。而對如今正在從事新聞事業(yè)的中青年記者來說,應該看看記者的榜樣是什么“樣子”。
作者簡介
張之江 1919年生于浙江杭州。高級記者。20世紀40年代開始從事新聞工作,始終活躍于新聞采訪的第一線。1946年加入《新民晚報》,直至1990年離休。在60年采寫生涯中,主要從事戲曲、書畫、文博、旅游和民間藝術方面的報道。
書籍目錄
像之江先生那樣做記者/丁法章一個專家型的記者/丁錫滿我有個做了一輩子記者的舅舅/程多多一輩子的記者/董純蕾唐潔輯一·戲曲舞臺 1.春日牡丹梅蘭芳 2.一個記者眼里的梅蘭芳——為紀念梅蘭芳百歲誕辰而作 3.美——梅派藝術的光彩 4.追求美的一生——梅蘭芳舞臺藝術電影觀后感 5.梅蘭芳有雙傳神妙用的手 6.梅蘭芳、俞振飛、言慧珠合作演出——《游園驚夢》喜見銀幕 7.梅蘭芳的舞臺化妝藝術 8.梅蘭芳的人物發(fā)型造型藝術 9.梅蘭芳在后臺 10.梅家姐弟話梅家——“三年無改乎父之道可謂孝也 11.試談梅派藝術——為紀念梅蘭芳先生百歲誕辰而作 12.梅蘭芳與魏蓮芳 13.哭恩師梅蘭芳 14.懷恩不忘憶梅師——魏蓮芳談他老師梅蘭芳 15.“洛陽牡丹”不忘梅先生 16.憶梅蘭芳演《嫦娥奔月》 17.小梅繼舉帥旗來——欣賞梅葆玖演出《穆桂英掛帥》 18.中年穆桂英英姿依舊——間隔二十年再看梅葆玖演《穆桂英掛帥》 19.為梅派《霸王別姬》曲譜寫的前言 20.為梅派《鳳還巢》曲譜寫的前言 21.梅開一朵《鳳還巢》——看梅派匯演首場馬小曼表演 22.雪壓冰封梅自香——看電視劇《梅蘭芳》感言 23.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藝術家——梅蘭芳藝術生活展覽觀后記 24.觀眾承認它是正宗京戲——夏威夷大學《鳳還巢》昨在滬首演 25.妙極了,美極了——昨晚看英語京劇《玉堂春》 26.絲弦牽起萬般情洋貴妃遇楊貴妃——夏威夷演出團今在滬拜訪同行 27.霜天白菊程硯秋 28.程硯秋的德與藝 29.看程硯秋演《竇娥冤》 30.程派精品《三擊掌》 31.春風化雨念師門——今晚登臺的王吟秋談程硯秋 32.秋聲裊裊訴荒山——記趙榮琛的程派表演藝術 33.李世濟和她的“三劍客 34.但愿黑發(fā)新知來——與李世濟話藝事 35.得程三昧見精神——觀鐘榮演程派名劇《鎖麟囊》 36.霜天白菊話秋聲——鐘榮談程派青衣 37.野草閑花茍慧生 38.從《紅樓夢》談到荀派表演藝術——荀慧生先生訪問記 39.不團圓的《金玉奴》——茍慧生先生表演藝術欣賞記 40.訪張偉君談茍派藝術的成長 41.京劇觀眾醉心于茍派神韻——荀慧生女兒昨演《香羅帶》 42.荀派傳人宋長榮演活了性格迥異的尤氏姐妹 43.宋長榮演《霍小玉》情景交融——名丑朱鴻發(fā)的圓場功也博得采聲 44.荀慧生教《杜十娘》一折——從學者李玉茹、傅全香 45.荀門一朵紅玫瑰——觀看孫毓敏《紅樓二尤》和《勘玉釧》 46.鐵骨紅梅尚小云 47.尚派藝術的唱做特色——看彩色紀錄片《尚小云舞臺藝術》 48.聽馬富祿談筱翠花 49.四大名旦之間 50.中外名家談京戲——作家、畫家、戲劇家的片言只詞 51.吳昌碩愛看京戲 52.名演員侃名演員——池邊絮談 53.啜茶談藝樂——聽王金璐、陳永玲、葉盛長談戲 54.訪京劇青衣黃派創(chuàng)始人黃桂秋 55.聽小張君秋說往事——訪張派青衣薛亞萍 56.“天蟾”看戲瑣記——第一次看楊小樓的戲 57.高盛麟談北派武生宗師楊小樓 58.南派武生泰斗蓋叫天 59.蓋叫天和他的蓋派藝術 60.記蓋叫天談《武松》 61.蓋叫天的舞臺藝術搬上了銀幕 62.《惡虎村》變成“惡狗村——蓋叫天怒打惡霸的往事 ……輯二·書畫、文博、民間藝術輯三·隨筆 小品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中國京劇是當今世上唯一集劇、歌、舞三者于一體的一門舞臺藝術。它最能代表我們民族的倫理道德觀念和美學思想,因而吸引著眾多中外著名作家、畫家、戲劇家的注意和愛好。他們雖然不會懂得有關京劇的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但是他們對于藝術都是行家高手。下面我們摘錄他們對于京劇評價的片言只詞,雖然零星幾點卻可管窺一斑,足可稱得上是他們對京劇的全面評價。金石書法家朱復戡少時常隨乃師吳昌碩觀看京戲。一夕,師徒倆看梅蘭芳與楊小樓主演的《霸王別姬》。朱復戡問道:“虞姬確實很美,但是霸王美在何處?”吳昌碩答道:“霸王有一種雄偉之美,你看他們臉譜猶如一幅水墨畫,他臉上有細微的工筆畫和潑墨的大寫意畫,他與虞姬的蓮臉柳腰對比之下,相得益彰,得到了美的極致。”不一會,朱復戡看見先生迷著眼睛傾心聽著梅蘭芳在唱一段“二六”,又問道,“你聽得懂嗎?”吳昌碩答道:“不求甚解,但賞其美?!比~圣陶也是一位對京劇“不求甚解”的戲迷,但是他說,京戲的音樂搖魂動魄,很是動人。王元化說:“記得我父執(zhí)輩王文顯教授說京戲是顆古老明珠,一時傳為佳話。當時一般人多把京劇說成是象征藝術。我認為這并不妥當。京劇的念做唱打,以及包括服飾、道具、布景等等程式化不是公式化,也不是象征化,而是一種具有民族藝術特點的寫意型表演體系。中國藝術講究含蓄,講究意會,所謂意到筆不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等大量藝術格言,都是需要從寫意這一特點才能理解才能解釋的?!眲⒑K谡f,京戲與國畫,從美學觀點來說,具有同等的審美尺度: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且比自然還美。1925年他還贊荀慧生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后記
父親張之江的書稿終于可以交付出版社出版印刷了。三個多月來的辛勞,讓我如愿以償,倍覺欣慰!深信我們?nèi)胰恕⒂H友們、戲劇界的友人們都會由衷地為爸爸高興:父親張之江將在實足90高齡,頭腦清晰、健康尚可的狀況下,親眼目睹他當了一輩子記者、跑了一輩子新聞、寫了一輩子文章的碩果,可說是他今生最高興的一件事。大約十多年前,我和媽媽就曾提醒爸爸應該出版他的文集。他總是搖搖頭:“唉,我那些文章哪,過眼煙云,有價值嗎?”最近幾年,當他看到許多老朋友、老同行都在陸續(xù)寫回憶、結集出書并贈送于他時,這才有些心動??蛇@時父親已經(jīng)年邁,顯然力不從心了。2004年冬,我回國探親,在老同學蔣寄夢的幫助下,一連好幾天在上海圖書館查閱《新民晚報》電子版報刊,將“之江”、“錢塘”等筆名的文章一并打印了出來,當時大約只查到部分電子版的文章;后又在家中爸爸的書柜抽屜里,翻出一大批積滿灰塵、發(fā)黃發(fā)脆的《新民晚報》老報紙。當我小心翼翼地抖去塵土,翻見爸爸那一篇篇似曾相識的文章時,竟是那樣驚喜!于是,我每天往返于表弟程多多家的復印機房,站立工作整整兩個多星期,將那發(fā)黃的報紙又剪又貼的,經(jīng)加工復印之后,竟變成了干干凈凈的白紙黑字,有的甚至還進行了放大!
媒體關注與評論
融史為文 ——著名社會學家鄧偉志為本書出版題字他對京劇的劇目無所不知,他對來滬演出的京劇名家,無所不訪。許多著名表演藝術家,還是他的至交?!兑惠呑拥挠浾摺愤@本書,有兩種人是必須讀的,一是戲迷,二是記者。它簡直是戲曲的教材,藝術家的辭典?! 爸泄采虾J形麄鞑扛辈块L、《解放日報》總編輯 丁錫滿做記者一要有新聞采訪的本事,二要有采訪某一行當?shù)膶I(yè)本事。之江先生在這方面堪稱表率。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新一代媒體人不僅可以學習到之江先生執(zhí)著追求的愛崗敬業(yè)思想,而且還可以從作品的字里行間,深切感受到這位報人的愛國情懷、人文精神、社會良知和責任擔當。 ——前《新民晚報》總編輯 丁法章
編輯推薦
《一輩子的記者(套裝上下卷)》由文匯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