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雍和,姜緯 頁數(shù):219
Tag標簽:無
前言
雍和是個上海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他的骨子里面卻有著川人的性格特點,堅韌不拔,吃苦耐勞。但僅僅有這些還不是雍和,他還得周旋和應酬這個城市和這個時代,固守自我的內(nèi)心感受,因此,他要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察言觀色,學習和各種各樣的人事打交道。這些拿捏不好就是圓滑,拿捏得好就是分寸,用上海話講就是為人處事蠻“登樣”的,也就是很有模樣的意思。 雍和的照片并無當代攝影藝術的腔調(diào),他這個人的做派也真不是一個當代型的攝影藝術家,而更近于前當代的兢兢業(yè)業(yè)的攝影工作者。他在城市中樂得做主,所拍攝的風物,大略是上海灘的諸般大小事情,他好像都看成是家里事了,有著不易察覺的溫情。照片里那么多無名之輩,競視同大人物,值得他花費精力全憑兩只手兩只腳一一用鏡頭凝固起他們的喜怒哀樂一一雖是小節(jié),但由此可見精神,你看熟了鄰居的臉和你知道他的身體狀況,這完全是兩回事。無數(shù)的照片看過來,偌大一個上海,有點像是雍和的家,他在房間和過道興致勃勃東奔西走呼朋喚友呼兒喚女,里面的人,當然就不是客人了。 雍和這樣一種態(tài)度,便使他的照片讓人感覺親切,心性是活的,照片也是活的,風行水上,自然成影。他最好的照片,似乎總有一種家常隨便。隨便是攝影大難,隨便而無章法,就成了邋遢憊懶,太有章法,就沒了隨便。對攝影、對生活有一種牢固的自信心和故鄉(xiāng)感,或許才能養(yǎng)出這種隨便。 “上海是個大碼頭,我算什么啊?”雍和一直是這樣說的,真是這樣的嗎?王充《論衡·藝增》中寫道:“欲言堯之德大,所化者眾,諸夏夷狄,莫不雍和,故日萬國。”上海之大,是因為有容。這個“容”字,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方水土持久不衰的原因所在,所化者眾,能夠讓一個人將美好年華與創(chuàng)造力都貢獻出來。這個“容”字,也應是互動的,雍和生活在此地五十多年,有過困惑和不滿嗎?當然,他是個真實的人,“這座城市給我什么了呢?我成天在外面拍照,成天看著眼前成千上萬的高樓,可哪個亮著燈的窗口屬于我們家?”但最終雍和“感慨歸感慨,說出來也就過了”。不僅僅是上海的某一條馬路、某一幢房子或者某一個機構(gòu)容下一個名叫雍和的人,也是雍和的心中容下了上海,容下了萬家燈火。莫不雍和。莫不雍和! 在上海這個大碼頭,雍和是一個人物。
內(nèi)容概要
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上海攝影家,雍和的鏡頭始終聚焦于這個城市,其作品視角獨特,內(nèi)涵豐富?!墩歧R上?!肥菍@位“都市掌鏡人”的人生故事和攝影成就的致敬?!墩歧R上?!分袊@雍和的家庭背景、成長經(jīng)歷、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展開,并以相當篇幅展示了雍和多幅具有代表性的攝影作品,在記錄攝影家的攝影之路的同時,也從側(cè)面反映了近二三十年的時代特點和社會實況,還對中國的都市攝影這一范疇作了一些總結(jié)和探討,有趣而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雍和,1956年8月出生于上海,1985年至1992年任《中國城市導報》攝影記者,1992年至1998年任《青年報》攝影部主任、攝影美術總監(jiān),1998年至2003年任《新民周刊》視覺總監(jiān),2003年底起至2010年任《新民晚報》首席記者,2010年底起任文匯新民報業(yè)集團圖片中心副主任。雍和現(xiàn)還擔任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他1985年當選為上海青年藝術十佳之一,2002年獲得上海市范長江新聞獎,2003年當選為中國攝影傳媒大獎年度攝影人物,2007年出版《邊角料2003—2006上海影像》畫冊。
書籍目錄
雍和:掌鏡上海
一 家世與家事:成長的背景
二 農(nóng)場經(jīng)歷:學習吃苦,學會看人
三 47路賣票員和閘北區(qū)體委:才露尖尖角
四 八十年代:畫意和圖解
五 九十年代:不要把我的照片當成作品
六 《青年報》、《新民周刊》和《新民晚報》:走自己的路
七 攝影故事:自述與他們的旁觀
八 為什么是上海:發(fā)軔、傳統(tǒng)與傳承
九 都市攝影:任重道遠
十 工作者:建構(gòu)自己的人生和視野
雍和訪談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家世與家事:成長的背景雍和的父親雍文遠祖籍四川,母親時鐘霞祖籍安徽。雍和的祖父,據(jù)說是個小地主,解放前就過世了。雍文遠是獨子,1916年出生于四川達州渠縣一個丘陵地帶的小山溝,小時候讀書一般,但后來發(fā)奮用功了幾個月,初中時考上了縣里最好的初中,后來考高中時又考了個第一名,考到成都的一個高中,算是當?shù)氐臓钤?,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雍文遠為了讀這個書,從渠縣走到成都,要走一個星期,把干糧和幾個銅板就縫在衣服里,從小一個人獨立出門。三十年代末,他在重慶中央大學經(jīng)濟系讀書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國民黨當局要抓他,他就逃走,去找黨組織,甚至還想搞革命拉武裝。雍文遠1945年畢業(yè)于重慶的南開經(jīng)濟研究所,獲碩士學位,那時他還不到三十歲。1947年,雍文遠去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讀經(jīng)濟學,1948年獲碩士學位回國。1949年7月29日,雍文遠被上海軍管會主任陳毅、副主任粟裕委派到上海商學院(現(xiàn)上海財經(jīng)大學)任校務委員兼主任秘書。1950年8月,學校更名為上海財政經(jīng)濟學院,著名經(jīng)濟學家孫冶方和姚耐為院長、副院長,雍文遠擔任金融系系主任。1958年9月7日,上海社會科學院成立后,他就被調(diào)到社科院經(jīng)濟研究所搞經(jīng)濟理論研究,后來擔任政治經(jīng)濟研究室的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一直到離休。1956年,雍文遠就著有《借貸資本利息和貨幣流通》一書;1985年,他主編出版“社會必要生產(chǎn)論——社會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探索》,次年獲得中國經(jīng)濟學界最高獎項一一孫冶方經(jīng)濟科學著作獎;1991年,他與袁恩楨合著《商品經(jīng)濟與社會主義》;1994年,雍文遠和孫懷仁共同主編的《經(jīng)濟大辭典-政治經(jīng)濟學卷》由上海辭書出版社發(fā)行;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雍文遠文集》,共收論文三十一篇,涉及《資本論》解讀、社會主義商品生產(chǎn)和價值規(guī)律、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階段性和經(jīng)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探索等內(nèi)容。2008年,雍文遠榮獲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學術貢獻獎。雍文遠現(xiàn)在九十多歲了,和九十歲的夫人時鐘霞一起安享著晚年。雍文遠是很和藹的一個人,沒什么脾氣,對小孩從來不會發(fā)火。雍文遠曾有一個老的蔡司照相機,“文革”前給他的三個孩子抓拍了不少照片,在家里、弄堂里,或者是在公園里、馬路上,每個小孩各有一本照相冊?;厥淄?,雍和感覺自己走上攝影之路,最早的啟蒙可能就是他父親。所以雍和從小就對照相不陌生,一年總有那么幾次拍照的經(jīng)歷。據(jù)雍和回憶,他父親在“文革”時被隔離審查,關在單位的地下室。1967年,雍和十一歲,父親已被隔離了一段時間,造反派叫他和哥哥雍同、姐姐雍華一起去見父親,讓他們動員父親交待問題。當造反派把他們父親帶出來時,雍華哭了,雍和當時還小,還不太懂事。造反派就對雍文遠說你還不交待,孩子為你哭了。雍文遠“砰”地一拍桌子:“你們不要用這一套來對付我!”說完頭也不回就走了。這是雍和印象里父親唯一的一次發(fā)火。雍和小時候想要有一輛自行車,但他父親不肯,這不是怕闖禍也不是缺錢買,而是擔心孩子招搖過市養(yǎng)尊處優(yōu),雍和哭著鬧著,他父親就是不答應,雍文遠是個和藹的爸爸,也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拔母铩币院?,國家給他分房子,他也不要,五十年代住的房子,一直住到現(xiàn)在。雍文遠雖然是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但卻是很低調(diào)、很內(nèi)斂的人,他人生很曲折,可不愿意多講自己,也不看重功名利祿,在學術界建樹頗多,人緣很好,學生遍天下。雍文遠是老黨員,又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錯,雍和的童年還是比較幸福的。雍和的母親時鐘霞生在上海,曾是上海第五女子中學的教導主任。過去安徽有個大家族一一孫家,和李鴻章是親戚。孫家在上海非常有勢力,是開阜豐面粉廠的,這行當在二十世紀初是“支柱產(chǎn)業(yè)”。雍和的外公是這個面粉廠的高級管理人員,是孫家的同鄉(xiāng),他有六個子女,時鐘霞是大姐。后來雍和的外公不干了,自己做了寓公,在當年的法租界高安路住下,雍和現(xiàn)在住的就是這套老房子,算是租用戶,產(chǎn)權是國家的。時鐘霞家里也有幾個人可以講講的。雍和的大舅當時熱愛文學,也喜歡拍照,自己寫劇本,是唐納、鄭君里的摯友,后來上了英國劍橋大學,畢業(yè)后從四十年代開始一直在聯(lián)合國工作,曾做到關稅及貿(mào)易總協(xié)定機構(gòu)(WTO的前身)的秘書長,歷史上由華人來擔任的聯(lián)合國最高職務,屈指可數(shù),他是其中一個。時鐘霞的妹妹時鐘雯,退休前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東方語言系的系主任。她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1949年前就去美國留學了,后來從事文學戲劇研究,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四人幫”倒臺后沒有多久,她就帶了一個美國的攝制組到國內(nèi)來拍紀錄片《重見天日的中國革命作家》,拍巴金、艾青、曹禺和丁玲,將他們的過去和現(xiàn)狀介紹給西方觀眾,當時許多西方人還以為這些人已經(jīng)在“文革”中受迫害致死了。199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時鐘雯1976年在美國撰寫的《中國戲劇的黃金時代——元雜劇》,該書考察了對元雜劇影響頗大的戲劇傳統(tǒng)和曲藝傳統(tǒng),詳細論述了戲劇形式規(guī)范、刻畫人物方法、常見的主題及戲劇家使用的詩的語言等。多年以前,雍和發(fā)現(xiàn)他母親交往的朋友幾乎都是以前的中學或大學同學,盡管天涯海角,她們的友誼似乎從來不會被割裂,而她與工作過的幾個學校聯(lián)系倒不多,只是一些禮節(jié)性的交往而已。照理說,同學情誼都是六七十年前的事情了,她們之間反而關系更密切,雍和覺得可以想象,母親年輕時也是個無憂無慮的人,害人之心沒有,連防人之心也沒有,有不少能交心的好朋友,而之后隨著大環(huán)境的改變,她變得謹小慎微了。雍和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雍和說他父母都是脾氣好的人,對小孩也不會偏心的,都是平等對待。他小時候很是調(diào)皮,和父親有點距離。雍文遠盡管不兇,也并不嚴格,而總是鼓勵他們,對幾個子女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放養(yǎng),也不會特別親近。在雍和真正成長的時候,他父母正自顧不暇。雍文遠經(jīng)常在外開會、社會調(diào)查和閉門著書,在“四清”時也時常下鄉(xiāng),和薛暮橋他們搞調(diào)查,或者開理論研討會,一去幾個月。母親時鐘霞“文革”時也靠邊站,因為平素為人處事善良淡泊,人緣很好,倒也沒有受多大罪。家里幾次被抄家,拿走一些東西,包括家里的影集。就是在那個年代,母親說話還是和風細雨的,只有當雍和調(diào)皮搗蛋踢球把別人家玻璃窗打碎時,才會責備說:“怎么這么不懂事,千萬要夾著尾巴啊!”雍和在那時迷上了刻剪紙,一張蠟光紙,一把鋸條磨成的刀片,刻起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像,雖然是小心翼翼,但總有豁邊的時候,這可是會闖下殺身之禍的!雍和玩得津津有味,父母卻擔驚受怕,為此一本正經(jīng)談過一次話,在雍和的印象里,這比砸壞別人家的玻璃窗后果還要嚴重。那時候,雍和與哥哥、姐姐都是把家門鑰匙掛在脖子上,吃飯就在里弄食堂里面湊合著對付。所有這些點點滴滴的人事,潤物細無聲一般,或顯或隱、或多或少都在影響著雍和的未來人生。
編輯推薦
《掌鏡上海》為紙上紀錄片在路上系列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