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5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作者:吳楚才 頁數(shù):390
Tag標簽:無
前言
《古文觀止》是自清代以來最為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是一部優(yōu)秀的古文讀物。自其刊行以來,頗受人們歡迎。流傳之廣,影響之大,令人驚嘆。散文是我國古代的主要文體之一。散文的發(fā)展大體上經(jīng)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是先秦時期?!渡袝肥堑谝徊可⑽募4呵飸?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產(chǎn)生了諸子散文。《左傳》與《戰(zhàn)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至戰(zhàn)國而后世之文體備”。(章學誠《文史通義》)二是兩漢時代,此時散文得到了進一步地發(fā)展,《史記》乃“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代表了兩漢散文的最高成就。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的文章多講求聲律,形成駢儷文體,《水經(jīng)注》、《洛陽伽藍記》不同凡響。四是唐宋時期。中唐韓愈、柳宗元領導了古文運動,“文起八代之衰”。北宋時,歐陽修力倡古文,蘇氏父子等人互相應和,古文日漸占領文壇。五是元明清時期。這一時期的散文基本上繼承發(fā)展了唐宋古文運動的精神。明代出現(xiàn)了前后七子的復古派,反對復古的唐宋派,主張性靈的公安派……,出現(xiàn)了歸有光等散文大家,清代影響最大的是桐城派?!豆盼挠^止》的編選者吳楚材(名乘權)、吳調(diào)侯(名大職)為叔侄二人,生于浙江山陰(今紹興市)。清吳興祚在《古文觀止序》中說:“會稽章子、習子,以古文課余子于三山之凌云處;維時從子楚材實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yè),尤好讀經(jīng)史,于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與從孫調(diào)侯,日以古學相砥礪。調(diào)侯奇?zhèn)ベ脙?,敦尚氣誼。本其家學,每思繼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過人,下筆灑灑數(shù)千言無懈漫,蓋其得力于古者深矣?!倍说那闆r現(xiàn)在只能于此序中窺見一斑?!坝^止”二字,出自《左傳?襄公十九年》:吳季札在魯國賞周樂,至《韶》舞,贊嘆:“德至矣哉!大矣”,認為無美不具,于是說:“觀止矣?!睍麨橛^止,意在力圖選編達到盡善盡美,無以超越?!豆盼挠^止》全書共12卷,收入上起周代下訖明末的歷代文章222篇,論說抒情,寫景狀物,眾體兼?zhèn)?,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發(fā)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傳》34篇、《國語》11篇,《公羊傳》3篇、《谷梁傳》2篇、《禮記》6篇,《戰(zhàn)國策》14篇。編者有意強化對漢代以前文章的份量,是為了使讀者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古代散文的源本。對兩漢的文章,編者比較重視司馬遷的《史記》,漢文31篇,((史記》有14篇。唐代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柳宗元為主,分別選人24篇和11篇;宋文以歐陽修、蘇軾為側重點,分別選入13篇和12篇。秦文僅選李斯1篇,六朝文章選6篇,元代l篇未選,明代選人18篇。本書人選之文皆為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于傳誦的佳作。本書亦有入選不當者,因為選編主要是著眼于考科舉時做策論,故選人了一些八股氣息濃郁的文章。但作為一種古代散文的入門書,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豆盼挠^止》所錄文章大多是各個時代的名著選段和名家作品,大多為膾炙人口的佳作,因其選擇“評注詳而不繁”,在同類選本中脫穎而出,成為流傳最廣的中國古文選本?!豆盼挠^止》所選的文章以漢唐二代為多,以散文為主,兼顧駢韻二體,而且文章的體裁多樣,可謂廣收博采,而又繁簡適中,反映出編者眼光的細致和周到。在編排上,全書按時代先后分為7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重點作家和作品。由此可以縱觀古文發(fā)展的源流,也可以分析各個作家的不同風格。每篇文章又都有簡要的評注,輔助讀者理解文義,掌握行文的章法。加以入選的文章多屬久經(jīng)傳誦的佳作,所以此書廣為流行至今?!豆盼挠^止》之前的古文選本,大多依據(jù)昭明太子蕭統(tǒng)《文選》的體例,分類繁瑣,常以條目為主線,閱讀使用時都很不簡便?!豆盼挠^止》則以時代為綱,作者為目,將作者的各類文體的作品集粹于一處,閱讀方便,查看快捷,使讀者對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認識清楚,印象深刻。所以,《古文觀止》的流行性與通俗性、權威性至今難以動搖,是青年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本書編排嚴謹,校點精當,并配以精美的插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此外本套藏書版式新穎,設計考究,雙色印刷,裝幀精美,除供廣大讀者閱讀欣賞外,更具有極高的研究、收藏價值。編者2007年5月
內(nèi)容概要
《古文觀止》為清代吳楚材、吳調(diào)侯二人所選編,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優(yōu)秀的古文讀物。自刊行之初,就倍受歡迎。其流傳之廣、影響之大,令人驚嘆。
作者簡介
作者:(清代)吳楚材 (清代)吳調(diào)侯
書籍目錄
卷之一 周文鄭伯克段于鄢周鄭交質(zhì)石砧諫寵州吁臧僖伯諫觀魚鄭莊公戒飭守臣臧哀伯諫納郜鼎季梁諫追楚師曹劌論戰(zhàn)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宮之奇諫假道齊桓下拜受胙陰飴甥對秦伯子魚論戰(zhàn)寺人披見文公介之推不言祿展喜犒師燭之武退秦師蹇叔哭師卷之二 周文鄭子家告趙宣子王孫滿對楚子齊國佐不辱命楚歸晉知犖呂相絕秦駒支不屈于晉祁奚請免叔向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晏子不死君難季札觀周樂子產(chǎn)壞晉館垣子產(chǎn)論尹何為邑子產(chǎn)卻楚逆女以兵子革對靈王子產(chǎn)論政寬猛吳許越成卷之三 周文祭公諫征犬戎召公諫厲王止謗襄王不許請隧單子知陳必亡展禽論祀爰居里革斷罟匡君敬姜論勞逸叔向賀貧王孫圉論楚寶諸稽郢行成于吳申胥諫許越成春王正月宋人及楚人平吳子使札來聘鄭伯克段于鄢虞師晉師滅夏陽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曾子易簀有子之言似夫子公子重耳對秦客杜蕢揚觶晉獻文子成室卷之四 秦文蘇秦以連橫說秦司馬錯論伐蜀范雎說秦王鄒忌諷齊王納諫顏周說齊王馮諼客孟嘗君趙威后問齊使莊辛論幸臣觸龍說趙太后魯仲連義不帝秦魯共公擇言唐雎說信陵君唐雎不辱使命樂毅報燕王書李斯諫逐客書宋玉對楚王問卷之五 漢文五帝本紀贊項羽本紀贊秦楚之際月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孔子世家贊外戚世家序伯夷列傳管晏列傳屈原列傳酷吏列傳序游俠列傳序滑稽列傳貨殖列傳序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卷之六 漢文高帝求賢詔文帝議佐百姓詔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武帝求茂材異等詔過秦論(上)治安策(一)論貴粟疏獄中上梁王書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李陵答蘇武書尚德緩刑書報孫會宗書光武帝臨淄勞耿弁誡兄子嚴敦書前出師表后出師表卷之七 六朝唐文陳情表蘭亭集序歸去來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北山移文諫太宗十思疏為徐敬業(yè)討武翌檄滕王閣序與韓荊州書春夜宴桃李園序吊古戰(zhàn)場文陋室銘阿房宮賦原道原毀獲麟解雜說一雜說四卷之八 唐文師說進學解圬者王承福傳諱辯爭臣論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后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與于襄陽書與陳給事書應科目時與人書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送董邵南序送楊少尹序送石處士序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祭十二郎文祭鱷魚文柳子厚墓志銘卷之九 唐宋文駁《復仇議》桐葉封弟辨箕子碑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梓人傳愚溪詩序永州韋使君新堂記鈷潭西小丘記小石城山記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待漏院記黃岡竹樓記書《洛陽名園記》后嚴先生祠堂記岳陽樓記一諫院題名記義田記袁州州學記朋黨論縱囚論《釋秘演詩集》序卷之十 宋文《梅圣俞詩集》序送楊寞序五代史伶官傳序五代史宦者傳論相州晝錦堂記豐樂亭記醉翁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瀧岡阡表管仲論辨奸論心術張益州畫像記刑賞忠厚之至論范增論留侯論賈誼論晁錯論卷之十一 宋文上梅直講書喜雨亭記凌虛臺記超然臺記放鶴亭記石鐘山記潮州韓文公廟碑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前赤壁賦后赤壁賦三槐堂銘方山子傳六國論上樞密韓太尉書黃州快哉亭記寄歐陽合人書贈黎安二生序讀孟嘗君傳同學一首別子固游褒禪山記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卷之十二 明文送天臺陳庭學序閱江樓記司馬季主論卜一賣柑者言深慮論豫讓論親政篇尊經(jīng)閣記象祠記瘞旅文信陵君救趙論報劉一丈書《吳山圖》記滄浪亭記《青霞先生文集》序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徐文長傳五人墓碑記
章節(jié)摘錄
隱公十一年七月,魯、齊、鄭聯(lián)合起來攻克了許國,并將許地交與鄭國托管。于是鄭莊公對守許地的臣子作了兩次訓戒,告誡許國的大夫百里要他幫助鄭國鞏固這塊土地,有機會將恢復許國;同時告誡自己的臣下公孫獲要他作好撤離的準備,因為周室已經(jīng)衰微,上天已經(jīng)厭棄了周德,因此鄭人將無法與許相爭?!驹摹壳锲咴拢珪R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日:“君登矣!”鄭師畢登。壬午,遂入許。許莊公奔衛(wèi)。齊侯以許讓公,公日:“君謂許不共,故從君討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蹦伺c鄭人。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日:“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于許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億,其敢以許自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協(xié),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況能久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吾將使獲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沒于地,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寧茲許公復奉其社稷。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如舊昏媾,其能降以相從也。無滋他族實逼處此,以與我鄭國爭此土也。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梗祀許乎?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蹦耸构珜O獲處許西偏,日:“凡而器用財賄,無置于許。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孫日失其序。夫許,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君子謂:“鄭莊公于是乎有禮。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服而合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譯文】秋天七月,魯隱公聯(lián)合齊僖公、鄭莊公征伐許國。初一,三國聯(lián)軍逼近許國。鄭國大夫潁考叔拿著鄭莊公的令旗“蝥弧”率先攀登許都城墻。鄭國的大夫子因與潁考叔有仇,便從城下用箭射他,潁考叔摔了下去。鄭國大夫瑕叔盈再次手持“蝥弧”登上城墻,向四周揮舞令旗高呼:“君王已經(jīng)登上城墻了。”于是,鄭國的軍隊全部攻了上去。初三,鄭莊公進了許都,許莊公逃亡到衛(wèi)國。齊僖公要把許國讓給魯隱公,魯隱公說:“您說許國不向周朝進貢,所以我跟著您一起來討伐他?,F(xiàn)在許國既然承認了他的罪過,雖然您有這樣的命令,但寡人仍然不敢過問這里的事情?!庇谑前言S自讓給了鄭國。鄭莊公派許國的大夫百里去侍候許莊公的弟弟許叔,讓他們居住在許國東部的邊遠地方。鄭莊公對百里說:“上天要降禍給你們許國,大概你們的君王確實有一些不能令神靈滿意的地方,而不過是借我之手來懲罰懲罰你們罷了。我這個人就是同自己那一兩個父老長兄都不能相安共處,又怎敢把征伐許國的功勞竊為己有呢?我也有弟弟,卻不能和他和睦相處,而使他四處求食,又怎么能長久地占領許國呢?您侍候許叔,很好地愛護這里的人民,我將派公孫獲來協(xié)助您。假如我死去之后,上天或許會按禮法追回對許國的災禍,愿意讓許莊公再回來掌管自己的國家,那時候只希望當我們鄭國有求于你們的時候,你們還能像過去聯(lián)姻之國那樣友好,而能屈尊同意我們的請求。不要讓其他國家靠近和占領這里,而來和我們鄭國爭奪這塊土地。我對自己后代的危亡都照顧不過來,哪里還有功夫祈禱上天保佑許國呢?我派您待在這里,不只是為許國著想,也是為了能鞏固我國的邊境啊?!苯又?,他又派公孫獲駐扎在許國西部的邊境上,說“凡是你的器物財產(chǎn),都不要放在許國。我死之后,就趕快離開這里。我們的祖先在這里是新設城邑,而周王室又已經(jīng)非常衰落了,我們這些周朝的子孫正在一天天喪失舊有的功德。而許國是太岳的后代啊,上天既然已經(jīng)厭棄了周朝的這點功德,我們又有什么能力去和許國抗衡呢?”君子說:“鄭莊公的這種做法是合乎禮法的。禮,就是用來管理國家,安定社會,使人民井然有序,對后代有好處的事物。許國不遵守法度就討伐它,歸順之后就饒恕它,斟酌自己的德行而確定自己的地位,掂量自己的能力而采取自己的做法,順應時勢而動,并無累及后人,真可以稱得上懂得禮法了?!?/pre>編輯推薦
《古文觀止(經(jīng)典珍藏版)》:國學大書院。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