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葉子 頁數:139
前言
中國書畫的鑒定與庋藏,不但伴隨著中國書畫發(fā)展的歷史而發(fā)展,而且歷代的書畫鑒藏又促進了畫論的研究與發(fā)展,由此又導致了書畫風格和流派的形成與發(fā)展,從而規(guī)范了藝術家們個性品格的形成與確定,從中可見書畫鑒藏的重要作用和歷史價值。翻開中國書畫發(fā)展史,展閱歷代有關繪畫與書法的諸多理論專著,內中不少的論述其實是有關書畫鑒藏內容的,并業(yè)已形成一種專門的學問——中國書畫鑒定學。而對這一學科的建設,古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一方面表現在皇家內府著錄書籍的問世,另一方面則是私家個人著錄專輯的大量涌現。拿內府著錄書籍來說,最為著名的莫過于宋代徽宗時的《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再一便是清代康熙時的《佩文齋書畫譜》和乾隆時的《秘殿珠林》及《石渠寶笈》了。而就私家的著錄書籍而言,從南北朝時虞的《論書表》、謝赫的《古畫品錄》,到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和裴孝源的《貞觀公私畫錄》,又從宋代米芾的《書史》,《畫史》,鄧椿的《畫繼》,再到元代周密的《云煙過眼錄》和湯里的《畫鑒》,以及明代朱存理的《珊瑚木難》、都穆的《寓意編》、文嘉的《鈐山堂書畫論》、趙琦美的《鐵網珊瑚》、張丑的《清河書畫舫》,詹景鳳的《東圖玄覽編》等,直至清代安岐的《墨緣匯觀》、高士奇的《江村消夏錄》、顧復的《平生壯觀》,吳異的《大觀錄》,吳其貞的《書畫記》,吳榮光的《辛丑銷夏記》,以及陸心源的《穰梨館過眼錄》和顧文彬的《過云樓書畫記》等等。這些著錄專著的流傳問世,不但大大豐富了中國書畫理論的研究與發(fā)展,而且為人們學習、研究、收藏歷代中國法書名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從中透露出古人超凡的睿智卓識與膽略才華。
內容概要
張大千為我國現代繪畫史上著名的書畫藝術家,也是著名的收藏鑒賞家。他山水、人物、花烏、動物各科皆精,并善書法、詩詞,其收藏書畫之宮,眼力之高也為同代人之少有。他的一生,始終致力于中國書畫藝術的研究與探索,創(chuàng)造并繪制了許多獨具風貌的藝術佳作。尤其是晚年所創(chuàng)造的潑墨潑彩畫法,使傳統(tǒng)中國繪畫邁入了一個嶄新的藝術領域,致使中國繪畫藝術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綜觀張大千的一生,他實為中國現代繪畫史上一位成就卓越的藝術大師。難怪徐悲鴻要稱其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然張大千并非是一個完人,他與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大師相比,其缺陷也是明顯的。他愛表現自己,炫耀自己,更愛揚名出風頭。尤其是他大量仿造歷代名家偽作一事,更是對他本人的聲譽,以及中國畫藝術在國際上的聲譽產生了極壞的影響,這可能連他自己也是想象不到的。然而,又由于其“非同凡響的繪畫藝術成就,又包容著張大千的一切”。近幾,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興起,張大千的書畫作品其價值也在不斷上揚,尤其是一些精品佳作屢創(chuàng)新高。然與此同時,張大千的偽作不斷涌現,似乎張大千又靈魂再現,不斷地在制造畫作。據此,如何正確鑒別張大千書畫作品的真?zhèn)我簿统蔀橐粋€新的研究課題。 鑒別張大千的書畫作品,并不能為鑒別而鑒別,而是應該根據張大千在各個不同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不同畫作,作一全面分析才是。加上張大千的繪畫創(chuàng)作,工筆、寫意、工寫結合、潑墨彩潑均能,山水、花鳥、人物、動物皆工,據此,鑒別其作品真?zhèn)尉惋@得比其他藝術家來要復雜艱難得多。然只要抓住其書畫創(chuàng)作的主脈,個性風貌的主要特征,全面了解其時代風格及其個性特征,具體鑒別起來也就顯得相對容易些?!? 本書在對張大千繪畫藝術作出全面的分析論證后,力求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上升到理論,以期探尋出一條張大千書畫作品正確的鑒別方法。
書籍目錄
引言一、張大千的生平及經歷二、張大千的繪畫風格及其藝術成就 (一)繪畫藝術的演變歷程 (二)繪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 (三)張大千在現代繪畫史的地位及影響三、張大千的書法與篆刻藝術四、張大千的詩詞創(chuàng)作五、張大千書畫作品的鑒別 (一)山水畫的鑒定 (二)人物畫的鑒定 (三)花烏畫的鑒定 (四)書法作品的鑒定六、鑒定中必須注意的其他事項 (一)辨別作品的時代氣息 (二)分辨早.中、晚期作品的不同特點 (三)重視輔助依據的可靠性 (四)區(qū)分題跋書法的個性特征七、張大千作品真?zhèn)螌Ρ葘嵗撐觥?一)繪畫 (二)書法八、張大千本人的鑒識及收藏九、張大千作品的用墨、用色、用紙、用印及裝裱十、張大千仿造歷代名家作品情況簡析十一、張大千作品的市場現狀及預測十二、張大千作品拍賣價格圖表十三、張大千藝術年表十四、張大千款識印鑒選十五、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二、張大千的繪畫風格及其藝術成就 ?。ㄒ唬├L畫藝術的演變歷程 張大千學畫,最初是受家庭的影響。9歲時,他隨母親及大姐、二兄學畫。12歲時就能畫人物、花卉。1917年,張大干隨其二兄張善子子赴日本學習染織技術,同時,在善子子的指導下學中國畫。1919年回國后,定居上海,先后跟著名書畫家曾熙(農髯)和李瑞清(梅庵)學習書法。由于兩位老師十分崇拜明末清初的八大和石濤,故張大干學畫起步,就是從仿造石濤、八大的畫入手的。尤其是對石濤的臨摹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一次,他在上海城隍廟購得石濤款畫作品幾幅,請黃賓虹鑒定。當黃賓虹指出設色、用紙等均不對時,張大干幡然醒悟。此后,他吸取教訓,對古名畫日夜臨摹,朝夕鉆研。后來他仿摹的徐渭、石濤、八大、金農、唐寅等人的作品欺騙了不少人,以至連黃賓虹、陳半丁、陳師曾等人,以至他的老師曾熙也上當受騙。而后,他兼學石、陳淳等人,又學陳洪綬、王蒙、吳鎮(zhèn),以及李唐、馬遠、董源、范寬、巨然、郭熙等人。此外,他還廣為搜集古代真跡,刻苦研讀,認真臨摹,從我國古代藝術遺產中吸取了豐富養(yǎng)料。20年代后期,張大干開始了“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繪畫生涯。以后的1 8年間,他曾三上黃山,兩登華岳,居青城,攀峨嵋,凡名山大川,幽谷絕壑無所不涉。1941年,張大干率門人弟子一行,赴敦煌考察研究石窟壁畫,臨摹了自十六國、兩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兩夏、元等歷朝歷代的壁畫作品達二百余幅,為其以后的繪畫創(chuàng)作,尤其是人物畫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1950年以后,張大千在國內連續(xù)舉辦畫展,交流訪問。之后,他又先后移居阿根廷、巴西、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營建“八德園”、“環(huán)蓽庵”、“摩耶精舍”等園林式莊園。晚年,又受西方繪畫的影響,獨創(chuàng)潑墨潑彩法,形成了他那溫文爾雅、雍容大度的新畫格,從而奠定了自己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的崇高地位。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