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王富強 頁數:157
前言
中長期水文預報不僅對水庫調度、防洪減災等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洪水資源利用、水權管理等方面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中長期水文預報一直是水文工作者深入探討的課題之一。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新的數學方法的不斷涌現,中長期水文預報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但是,由于受其復雜性和數據資料等因素的制約,中長期水文預報研究仍處在發(fā)展階段,相對于短期水文預報來說,滯后于生產實際的要求。在預報理論研究上,更多注重的是水文系列的統(tǒng)計相關特性,而對物理成因關系關注的相對較少;在預報方法上,對各種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不夠,使現有的方法很難在實踐中推廣應用;在預報結果的實際應用上,中長期水文預報目前主要是對水資源的宏觀調控起一些參考性作用?;诖?,本書重點探討了基于物理因子分析的中長期水文預報方法,并將預報成果用于指導平原地區(qū)河流洪水資源利用工作,主要研究內容和成果概述如下?! 。?)從水文循環(huán)的機制出發(fā),綜合分析影響區(qū)域長期水文情勢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天文因素、海表溫度以及大氣環(huán)流等。詳細分析了太陽黑子活動情況、日月地三球位置關系、北太平洋海溫冷暖變化、ENS0事件以及大氣環(huán)流因子等物理因素對區(qū)域長期水文情勢的影響機制,旨在為進行基于物理因子分析的中長期水文預報方法研究提供資料準備和理論支持。 ?。?)大氣因子分析法是以天氣學和水文學為基礎的,從水文要素形成的原因中尋求預報方法,即根據大氣因子與待預報水文要素的因果關系進行預報。本書介紹了幾種簡單的方法,如天氣型分析基礎上的指標相關法,環(huán)流型天數、環(huán)流指數、關鍵地區(qū)要素場的特征指標法等?! 。?)非大氣因子嚴格地說是指大氣圈以外的因子,現指太陽活動、日月運行、星際運動和地球轉動等。非大氣因子分析法是指分析上述因子長期變化引起水文要素變化規(guī)律,并進行預報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大流域、災害性天氣趨勢預報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由于目前該研究尚處于探討階段,因此本書只介紹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簡單的方法。
內容概要
中長期水文預報不僅對水庫調度、防洪減災等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洪水資源利用、水權管理等方面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中長期水文預報一直是水文工作者深入探討的課題?!吨虚L期水文預報成因分析方法及其應用》在繼承和發(fā)展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水文學及水資源、水文氣象學、系統(tǒng)工程、概率論、模糊數學、計算數學等相關專業(yè)知識,對中長期水文預報成因分析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吨虚L期水文預報成因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特色在于對中長期水文預報成因分析方法的系統(tǒng)化、實用化和理論聯系實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作者簡介
王富強,男,1979年出生.河南濟源人,工學博士,現在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工作。主要從事水文學及水資源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重點研究領域為水文預報、雨洪水資源利用、水環(huán)境保護和修復、生態(tài)水文學等。從20。3年至今,參加或主持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各類生產單位委托項目等10余項,獲獎4項。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書籍目錄
前言第1章 緒論1.1 問題的提出1.2 中長期水文預報概述1.3 中長期水文預報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1.4 洪水資源利用研究進展1.5 本書的研究框架1.6 本章小結第2章 影響區(qū)域水文情勢的物理因素分析2.1 水文循環(huán)及其意義2.2 影響長期水文過程的因素2.3 天文因素對區(qū)域水文情勢的影響機制分析2.4 大氣環(huán)流對區(qū)域水文情勢的影響機制分析2.5 下墊面狀況對區(qū)域水文情勢的影響機制分析2.6 本書研究所用數據資料來源及其說明2.7 挑選預報因子的統(tǒng)計考察2.8 本章小結第3章 大氣因子分析法3.1 概述3.2 天氣型分析基礎上的指標相關法3.3 大氣環(huán)流特征指標相關法3.4 海溫與青藏高原熱源分析法3.5 本章小結第4章 非大氣因子分析法4.1 概述4.2 考慮太陽活動規(guī)律的方法4.3 考慮地球運動規(guī)律的方法4.4 考慮星際引力的方法4.5 本章小結第5章 中長期水文預報的系統(tǒng)分析方法5.1 概述5.2 回歸分析法5.3 可公度網絡結構圖法5.4 本章小結第6章 定性定量嵌套的神經網絡綜合預報方法6.1 概述6.2 前饋神經網絡預測模型6.3 定性定量嵌套的多因子神經網絡預報模型6.4 應用實例6.5 本章小結第7章 區(qū)域旱澇災害趨勢預測方法7.1 概述7.2 轉移概率預測方法7.3 太陽活動相位預測方法7.4 厄爾尼諾事件預測方法7.5 實例分析——東北區(qū)水旱災害特征分析及趨勢預測7.6 本章小結第8章 基于關聯規(guī)則挖掘的中長期水文預報方法8.1 概述8.2 數據挖掘的相關知識8.3 關聯規(guī)則挖掘方法8.4 中長期徑流關聯規(guī)則模式的提取及預測模型構建8.5 應用實例8.6 本章小結第9章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聚類預測方法9.1 概述9.2 可拓聚類預測方法9.3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聚類預測方法概述9.4 實例分析9.5 本章小結第10章 中長期水文預報在平原地區(qū)洪水資源利用中的應用10.1 概述10.2 平原洪水資源利用的特點及水文預報的作用10.3 白城地區(qū)洪水資源利用的特點10.4 中長期水文預報在白城洪水資源利用中的應用10.5 白城地區(qū)洪水資源利用風險效益分析10.6 本章小結第11章 結語11.1 主要結論11.2 展望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為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tǒng)籌規(guī)劃和管理,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解決日益嚴重的水問題,不僅要有技術上的措施,而且必須要注重社會宣傳教育。除在政策、法律、管理體制方面加強對水資源管理外,還要開展宣傳教育以提高公眾的節(jié)水意識。正是出于上述原因,聯合國第47屆大會確定了旨在使全世界都來關心并解決水資源問題的“世界水日”決議。人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水危機很可能會比糧食危機或石油危機更早到來。 從當前和21世紀的發(fā)展看,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三大問題,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問題,將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農業(y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000多億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300m。,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成為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qū)的主要自然災害(谷兆祺,1999)?!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