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黃河流域水利法制研究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饒明奇  頁數(shù):295  

內容概要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農(nóng)業(yè)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和命脈。中國長期以農(nóng)立國,水利對中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盛世治水,歷代強盛的封建政權都把水利事業(y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考慮,不僅投入巨額的人力、物力、財力興利除害,而且設置各級各類水利管理機構和官員,制定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各類水事活動。清代水利法制與水政史是中國水利史、水利法制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認真研究。    水利法制與水政史,既是水利管理史,也是法制史,應該視為水利管理史和法制史的交叉領域,其研究對象可概括為古代規(guī)范水利活動的立法和司法情況及其內在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F(xiàn)代水利活動是一個內涵非常寬廣的概念,它幾乎包括人類所有的與水有關的活動。以現(xiàn)代水利活動及其內部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現(xiàn)代水利學科,其專業(yè)化水平較高,分工很細。古代科學技術不發(fā)達,水利活動的分工要模糊一些。如果大致劃分,古代水利活動可分為防洪、農(nóng)田灌溉、航運、城市給排水等幾個大的門類。如果再細分,每個門類又可分為若干具體方面。這些具體水事活動都需要一定的法規(guī)和管理制度予以規(guī)范與約束。這些法規(guī)和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構成了不同時期立法及司法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歷代水利立法和司法活動及其內在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就構成了中國水利法制與水政史的研究對象。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清代以前黃河流域的水利法制 第一節(jié) 防洪法規(guī) 第二節(jié) 農(nóng)田水利法規(guī) 第三節(jié) 航運管理法規(guī) 第四節(jié) 城市供排水法規(guī) 第五節(jié) 水利施工組織法規(guī) 第六節(jié) 水利管理機構和職官第二章 清代水情、水官與水法 第一節(jié) 水情及水利活動 第二節(jié) 水利職官設置 第三節(jié) 水利立法 第四節(jié) 水利立法思想第三章 黃、淮、運河河工質量管理和責任追究制 第一節(jié) 河堤修復工程期限及質量管理 第二節(jié) 河工料物保證 第三節(jié) 施工組織管理 第四節(jié) 河工質量事故的責任追究制第四章 黃、淮、運河河堤養(yǎng)護相關法制和管理問題 第一節(jié) 河堤養(yǎng)護的有關規(guī)章 制度 第二節(jié) 盜決河防罪 第三節(jié) 防守責任追究制第五章 河工經(jīng)費管理 第一節(jié) 工程預算的審核、監(jiān)督和報銷 第二節(jié) 限制經(jīng)費浪費的措施第六章 防洪法執(zhí)行中的靈活性及河政腐敗 第一節(jié) 防洪法執(zhí)行中的靈活性 第二節(jié) 河政腐敗 第三節(jié) 河政腐敗的相關因素 第四節(jié) 清代防洪法制與河政管理的若干特點第七章 農(nóng)田水利法制和渠堰管理有關問題研究 第一節(jié) 基層水利管理人員及相關職責 第二節(jié) 分水制度 第三節(jié) 取得水使用權的責任和義務及相關罰則 第四節(jié) 水事糾紛的特點及解決機制 第五節(jié) 農(nóng)田水利法制和渠務管理的特點第八章 航運法規(guī)的立法成就 第一節(jié) “可柜,不可田”:依法補充和調劑運河水源 第二節(jié) 閘壩啟閉與漕船期限 第三節(jié) 運河維護船只修造及管理責任制結語附錄 水利糾紛案例列舉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清代以前黃河流域的水利法制  第一節(jié) 防洪法規(guī)  一、先秦防洪法規(guī)  先秦時期,人們抵御洪水的方法是原始的,一般按習慣辦事。傳說中的共工、鯀都修過簡單的堤防工程,共工的“壅防百川,墮高堙庳”,可能就是把高處的泥土、石塊搬下來,在離河一定距離的低處,修一些簡單的土石堤埂來抵擋洪水的侵犯。鯀沿用共工的老辦法,所謂“鯀作三仞之城”,可能就是用堤埂把洪水擋在居住區(qū)和田地之外?! ∥髦軙r,黃河堤防工程有一定規(guī)模?!秶Z·周語上》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的記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修堤防洪的事實。《春秋谷梁傳》中有天子之禁“毋雍泉”的記載,應該是周天子發(fā)布的防洪政令?! 〈呵飼r期,堤防工程逐漸增加,但各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常私立關卡,堵塞河流,或以水代兵,沖決堤防,水利矛盾日益尖銳,水利糾紛日益增多,嚴重地阻礙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這一時期的水利糾紛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在淮河流域,諸侯國林立,其都城多建在淮河及其重要支流上。據(jù)史料記載,在淮河干流旁建國的有息(都城在今息縣)、蔣(都城在今固始縣的蔣集)、鐘離(都城在今鳳陽縣臨淮關)、徐(都城在今泗縣境內,洪澤湖西北);在汝水岸邊建國的有胡(都城在今郾城縣南)、蔡(都城在今新蔡縣);在靠水岸邊建國的有許(都城在今許昌市東)、頓(都城在今商水縣東南)、項(都城在今沈丘縣);在洧水和沙水岸邊建國的有密(都城在今新密市東)、鄭(都城在今新鄭市)、鄢(都城在今鄢陵縣西北)、陳(都城在今淮陽縣);在睢水岸邊建國的有滑(都城在今杞縣東)、宋(都城在今商丘市);在丹水岸旁建國的有蕭(都城在今蕭縣西北);在泗水岸旁建國的有魯(都城在今曲阜縣)、滕(都城在今滕縣西南);在沂水上建國的有郯(都城在今郯城縣北);在丹水和泅水以北有曹國和齊國;在淮河以南和東南分別還有楚國和吳國。這些諸侯國爭戰(zhàn)不休,各自在自己管轄的河流上筑堤擋水,以水代兵,以鄰為壑。楚成王熊惲,在興兵攻打鄭、宋兩國時,就在宋國境內的睢水、丹水(汴水)上筑壩擋水,“要宋田,夾塞兩川,使水不得東流,東山之西,水深滅堍,四百里后可田也”,使地處上游的宋國淹沒了四百里。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清代黃河流域水利法制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