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作者:胡衛(wèi)紅 頁數(shù):288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 1.最純粹的智慧 一些人以為,口口相傳的草根智慧都是低品位的、上不得臺面的東西,只有那大學課堂上的講授才是高級學問。但正如老子所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沒有“草根”,哪有“高級”?被奉為百代經(jīng)典的《易經(jīng)》、《詩經(jīng)》,本是口口相傳的草根智慧,被人“搶注”了,用文字記錄下來,才貼上了經(jīng)典的標簽?!? 口口相傳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那些經(jīng)不起時間推敲的東西很快會消失,大凡流傳不絕的經(jīng)驗之談,往往經(jīng)歷了一代又一代人反復參證,百用百靈。民間老話是草根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堪稱“不立文字的經(jīng)典”。這些話雖然已經(jīng)很老很老了,比我們的爺爺?shù)臓敔斶€要老,但是仍然散發(fā)著泥土的芬芳,散發(fā)著自然的清新氣息。因為它們從生活中來,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種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謂之最純粹的智慧?!? 草根智慧的應用效果如何呢?翻翻歷史、看看現(xiàn)實就知道了——“劉項原來不讀書”,那他們靠什么打天下?靠草根智慧??v觀中國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當天下被文人學者們弄得一團糟、誰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草根們總會站出來,用不容置疑的方式說:你們這些笨蛋靠邊休息吧,事情應該這樣干!于是,一套套新制度出臺了,一套套新辦法出爐了,一條國富民強之路走出來了,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時至今日,謂之“高科技時代”、“知識經(jīng)濟時代”、“信息扁平化時代”,當草根智慧遇到MBA,遇到許許多多令人敬畏的學問,一點都不遜色。中國私營業(yè)主大部分出自草根,從來沒有學過經(jīng)營管理,自然懂經(jīng)營管理;從來沒有學過市場營銷,自然懂市場營銷,奇不奇怪?你不服氣沒關(guān)系,只要肯給他們打工,他們照樣發(fā)薪水給你?!? 2.三句話的教訓 我第一次對草根智慧留下深刻印象,還在少年時,當時流行所謂“傷痕文學”,我看了“傷痕”們的許多流淚之作和悲情痛訴,以及針對那個敏感時代的大量批評,自以為將一段歷史盡卷于胸。一天,我遇到了一個“草根”——他是我的舅舅,一個見過世面的農(nóng)民。閑坐無事,我大發(fā)宏論,將“傷痕”們的道理一套套講出來,舅舅一直面帶微笑,靜靜地聽著,最后問了一句:“設(shè)若你來掌舵,你想怎樣干呢?” 我頓時傻眼了!因為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么現(xiàn)實的問題。我搜索枯腸,將某些“高人”的治國道理翻檢出來,講了一通。 舅舅說:“你的法子行得通還好,萬一行不通,大家不都得跟著你吃虧?” 我再次傻眼?!? 末了,舅舅輕輕說了一句:“俗話說,‘不挑擔子,不知輕重;不走長路,不知遠近’,以后你就明白了!” 我忽然意識到,以前讀的那許多東西都不過是垃圾,論斤販賣,加起來還不如這三句話值錢—— 設(shè)若你來掌舵,你想怎樣干呢? 你的法子行得通還好,萬一行不通,大家不都得跟著你吃虧? “不挑擔子,不知輕重;不走長路,不知遠近”。 3.智慧的三個層級 草根智慧是不是萬能靈藥呢?不是!世上沒有萬能靈藥。一定要“辯證施治”、“按方抓藥”、依法煎服,才見效用。 大凡智慧,并不是同一種東西,依照其應用范圍,大致可分為三個層級: 一是隨機變通的智慧 有些智慧僅僅在特殊的時間、地點,針對特殊的人物、事件才見效用。借用佛家的觀點,佛經(jīng)三藏十二部十萬八千經(jīng)典,大部分是“不了義經(jīng)”,即隨順眾生的理解程度,“方便說法”,沒有體現(xiàn)事物的本體實相。大部分草根智慧也是如此,屬于“不了義”,僅僅是解決特殊問題的特殊手段,不具普適性,不宜輕易應用。比方說,“無毒不丈夫”,或許可在事關(guān)生死存亡、必須臨機決斷、需要“以毒攻毒”時偶一用之,倘若一個人始終抱著“無毒不丈夫”的觀念做人做事,那他就“死定了”! 由于讀者們面臨不同的情境,可選方案千差萬別,為謹慎起見,本書不介紹“不了義”的草根智慧,以免產(chǎn)生誤導?!? 二是百用百靈的智慧 有些智慧屬于“了義”,即洞察了事實的真相,抓住了事物的本質(zhì)規(guī)律,任何人用之,都必見成效。打個比方,任何一個有行動能力的人,無論使用哪種交通工具,從北京出發(fā),沿京廣線,都有希望到達廣州,成功概率在九成九以上。為什么不說百分百呢?你若醉酒駕車,專往載重卡車上撞,誰敢保證你百分百?當此之時,你要清楚,不是路錯了,而是你走路的方式不對。 本書從數(shù)千條民間俗語中挑選一百多條,我借助古今理論、生活實例反復參證,確信其中絕大多數(shù)屬于“了義”的智慧,然后謹慎介紹。其中或有錯訛,那是因為本人水平有限,絕非心意不誠、辦事不謹?!? 三是返樸歸真的智慧 道理都存在于身邊的一事一物中,都隱含在自身的每一個腦細胞、每一根頭發(fā)中,只是人們慧力不足、察而不覺罷了。一旦你能從身邊閑常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實相,也便大徹大悟了! 有一個民間故事:一位遠近聞名的老鐵匠,收了一個聰慧的徒弟。拜師時,他對徒弟說:“我們這行的規(guī)矩,壓箱底的工夫臨終時才傳授。你好生學,我將來一定會把秘訣傳授給你。”徒弟大喜,每日跟著師父,潛心苦學,從不懈怠。幾年后,師父臨終時,果真將秘訣傳授給了徒弟,只有一句話:燒紅的鐵,碰不得?!? 徒弟大悟,跪在師父面前,感激地說:“謝師父恩典!” “燒紅的鐵碰不得”,許多人會想,這是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呀!沒錯,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才是人世間最淺顯而又最深邃的智慧,一般人聽了,如同一句廢話,必須鉆研到一定程度,見識了各種變化,通而未通、悟而未悟時,輕輕一點撥,便豁然大悟了! 為了少說“廢話”,本書盡量不選這一類似淺實深的內(nèi)容。考慮到某些人已經(jīng)到了那個程度,只差一點撥,所以略取數(shù)句,懂了的自然心領(lǐng)神會,不懂的也不用費神思索,只當一句廢話就行了,以免“因妄生妄”,搞壞了自己的腦筋?!? 胡衛(wèi)紅寫于河北大學 2011年秋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本經(jīng)過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草根智慧書,是收集了比我們的爺爺?shù)臓敔斶€要老的老人言的人生哲學書,這些老人言堪稱“不立文字的經(jīng)典”,句句散發(fā)著泥土的芬芳,散發(fā)著自然的清新氣息。因為它們從生活中來,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種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謂之最純粹的智慧。正如俗話所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要從這些濃縮的精華中吸取一些智慧和知識,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諦,感受生活的意義。
作者簡介
胡衛(wèi)紅:一位從實踐中走出來的社科學者,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jīng)驗,且遍覽群書,對人性人情、時事世道、成敗規(guī)律有著自己獨到的體驗。曾在多家國企、外企、私企擔任管理工作,后投身書壇,曾任文化公司編輯、策劃編輯、總編?,F(xiàn)為專業(yè)作者,曾在多家出版社發(fā)表《課本上學不到的一百條人生經(jīng)驗》、《來自財富巔峰的聲音》、《聽佛學大師談人生》、《活學活用道德經(jīng)》、《左手沉思錄,右手道德經(jīng)》、《舍得,是富裕的開始》等社科類圖書作品數(shù)十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立身處世——修煉自己,把握人生福禍之密鑰
有錢難買“早知道”
——小心“被控”
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人生險惡處,當知及時回頭
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
——越親近的人容忍度越低
愿為眾人死,不為一人亡
——生命的價值在于分享
大欺小,不公道
——公道自在人心
能大能小是條龍
——像龍一樣乘時變化
凡事留一線,他日好相見
——播下善意,收獲感情
打人一掌,防人一腳
——化解仇恨,不如避免結(jié)怨
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guī)
——為自己立一準則
吃虧人常在
——吃虧處有大便宜
退一步想,過十年看
——小心被“套牢”
第二章 人際交往——做好自己,高情商經(jīng)營人脈資源
廣交不如擇友
——敞開心扉,帶眼識人
寧給好漢拉馬,不給懶漢作爺
——盡量別讓人情成為負累
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
——小可見大,近可觀遠
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不要把話憋在心里
會說話,當錢花
——好口才可以左右成敗得失
油多不壞菜,禮多人不怪
——把你的心懸掛出來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一噸廢話,不如一毛錢的幫助
蚊子遭扇打,只因嘴傷人
——多栽花,少栽刺
癢要自己抓,好要別人夸
——恃才傲物是大病
只有扯皮的人,沒有扯皮的事
——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
第三章 掌控命運與幸福——珍愛自己,認清生命中的幾個關(guān)鍵問題
想喝甜水自己挑
——幸福在于享受過程
有福之人不用忙
——“福分”在于修養(yǎng),成功在于素質(zhì)
一日三笑,不用吃藥
——快樂沒有專利
寧叫錢吃虧,不叫人吃虧
——名利權(quán)勢不能帶來自由和安全感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
——遠離價值觀不良的環(huán)境
得意不可再往
——看清形勢,跟緊變化
人不該死有救星
——大膽往前走
冬長三月,早晚打春
——沒有到不了底的事
傻子過年看隔壁
——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第四章 洞察人性人情——安頓自己,行走緣聚緣散的實相人生
走遍天下娘好
——對他人的感情不必要求太高
親媽也有偏心的時候
——看清利益傾斜的方向
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深信善惡到頭終有報
人無利心,誰肯早起
——允許他人以自身利益為重
一斗米養(yǎng)個恩人,一石米養(yǎng)個仇人
——多行善事,別做“恩人”
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小心“雪崩效應”
瘦狗莫踢,病馬莫欺
——五種不宜招惹的人
黃連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
——攻人之惡毋太嚴
有錢的王八大三輩
——希望在于弱勢聯(lián)盟
今天打架,往日有氣
——要有“總分”意識
第五章 求知益智——超越自己,激活心中的無盡寶藏
若要好,問三老
——入鄉(xiāng)問俗,出門問路
不懂裝懂,一世飯桶
——承認自己的不足并不丟臉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相信自己的“攻關(guān)”能力
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種稻三月,養(yǎng)參十年
常說口里順,常做手不笨
——熟處自然生巧,苦功勝過聰明
不挑擔子,不知輕重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失敗要趁年輕時
餓出來的聰明,窮出來的智慧
——堅持就是勝利
第六章 成功創(chuàng)業(yè)——經(jīng)營自己,成就無愧無悔的事業(yè)
人憑志氣虎憑威
——不怕山高,就怕腳軟;不怕人窮,就怕志短
不怕無能,就怕無恒
——受得起苦才享得起福
鐵匠沒樣,邊打邊像
——從“全不會”到“百事通”
寧失一事,不失一時
——寧叫做過,莫要錯過
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
——練膽有“三關(guān)”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只要一萬,不要萬一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贏不了,就怕輸不起
第七章 職場稱雄——提升自己,做一個不可缺少的人才
不怕人不請,就怕藝不精
——以業(yè)績?yōu)閷?br /> 千招要會,一招要好
——要有自己的“絕活”
寧在人前全不會,不在人前全會不全
——學會“露點”和“藏拙”
寧苦干,不苦熬
——主動尋找挑戰(zhàn)
干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服從,但不要盲從
光說不算,做出再看
——用行動證明自己值得信任
第八章 經(jīng)營致富——推銷自己,掌握財富流動的秘密
業(yè)無高卑,事在人為
——小生意也可成就大富翁
買賣不懂行,瞎子撞南墻
——投資而不投機
無尖不成商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蝕本
三分掌柜,七分伙計
——培訓員工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客無親疏,來者當敬
——先推銷自己,再推銷產(chǎn)品
先有交待,后有買賣
——做生意不能急功近利
買賣成交一句話
——學會洞察顧客的心理
莫說“等一等”,要說“我就來”
——盡量縮短成交時間
賣得回頭笑,不請還自到
——讓顧客帶走好心情
第九章 居家過日子——管理自己,將家庭帶往幸福的明天
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睜大眼睛擇妻
積錢不如教子,閑坐不如看書
——教子要立規(guī)矩
牛要耕,馬要騎,孩子不教就調(diào)皮
——讓孩子成材,是愛孩子的最好方式
教子光說好,后患少不了
——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浪子當家,餓死全家
——積財不如教子
當用時萬金不惜,不當用時一文不費
——十個錢要花,一個錢要省
偷吃不肥,做賊不富
——小心樂極生悲
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花錢的智慧
章節(jié)摘錄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老話說得好: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世上的“熱心人”很多,他們最大的愛好是給別人貢獻意見。當別人失誤了,遇到麻煩了,遭受挫折了,不待邀請,便主動站出來,擔任“評論員”和“批評家”,講一些不知道有用無用的話——“你應該這樣……”、“你不該那樣……”、“假設(shè)你當初……就不會這樣”,但是,好話一籮筐,不如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提供一點點實質(zhì)性的幫助?!? 生活應用:一噸廢話,不如一毛錢的幫助 《水滸》中有一條好漢,才不驚人,貌不出眾,論文不足以科場稱雄,論武不足以戰(zhàn)場殺敵,卻大大有名,受到天下英雄的擁戴,本名宋江,綽號“及時雨”。此人心無大志,最大的心愿是做皇帝的良民,一門心思走投降路線,但他卻有一個好處:對朋友真心實意,想朋友所想,急朋友所急,凡有需要,他無不竭盡所能,提供即時幫助,哪怕?lián)L冒險,也在所不惜。況且他的投降,也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弟兄們”謀一條好出路,盡管那本是一條死路,他的心意卻不能說不真。因此,他成了眾望所歸的人物?!? 在生活中,宋江的“投降哲學”可以留給叛徒、漢奸們?nèi)グl(fā)揚光大,他的“及時雨精神”卻值得每個人學習。我們身邊的“評論員”和“批評家”已是供過于求,“總結(jié)報告”早就聽得讓人生厭,那無非是放“馬后炮”,有什么好處呢?一個人遇到困難時,最需要的是一點實質(zhì)性的幫助,使事情有所好轉(zhuǎn),使過失和挫敗不至于發(fā)生。 幫助不一定限于物質(zhì)層面,有時候,精神的支援價值無限。當身邊人處于失意中時,一句暖心的話,可能像觀世音凈瓶中的甘露一樣,激活對方枯萎的心?!?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從弟白敏中,年輕時才德出眾,被各方看好。長慶年間(821—824),宰相王起為主考官,決定取白敏中為狀元,又不滿意他同賀拔惎交往。賀拔惎為人狂放無羈,不拘小節(jié),人際關(guān)系很差,除了白敏中,沒幾個人跟他要好,王起也很不喜歡他。于是,王起派親信將此意轉(zhuǎn)告白敏中,希望他跟賀拔惎絕交。白敏中欣然答應:“謹遵教誨!” 過不多久,賀拔惎來白家登門拜訪,白敏中躲在內(nèi)室,讓仆人告訴賀拔惎,自己出門在外,尚未回家。賀拔惎等了很長時間,無言而去。白敏中憋不住了,跑出去,將賀拔惎喊回來,如實相告,并說:“憑著才學,哪個門路走不通,怎能為了一個進士,對不起朋友?” 于是,兩人相對飲酒,喝得大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尚未起床。 王起得知此事后,嘆道:“我本來只想錄取白敏中,現(xiàn)在看來,還得同時錄取賀拔惎。” 結(jié)果,白敏中狀元及第,賀拔惎也考上了進士?!? 后來,白敏中升任中書令,宰相李德裕很器重他,認為他是國家的棟梁之材。按照慣例,升職后應該宴請同僚,一方面聯(lián)絡感情,一方面擴大影響。但白敏中沒有錢,請不起客,李德裕知道后,慷慨捐助十萬錢,作為置辦酒席的費用。白敏中邀請的客人,主要是中書省的官員,還有一些知名人士?!? 宴客之日,適逢賀拔惎來訪。賀拔惎新近被免去員外職務,還沒有謀到新職,心情抑郁不樂,打算到外面去散散心,因此來跟白敏中道別,見白敏中家上下忙碌、準備宴客,不愿打擾,便留下一封信,牽馬而去。白敏中看信后,嘆道:“大丈夫的窮通順逆,都是命運的安排。沒有本事的人靠僥幸升官,不是正途。怎么能用牲畜吃的草料招待英雄豪杰呢!從前考取進士的時候,我倆是好朋友,今日閉門不見,縱然身居高位,難道不有愧于心嗎?”說完,立刻命仆人去將賀拔惎追回來,請到家中,相對飲酒。 過不多時,客人們或騎馬,或乘車,相繼而來,聽說白敏中正在招待賀拔惎,很是驚奇,一個個搖著頭,不曾進門便離去了。 第二天,白敏中向李德裕道歉說:因同年賀拔惎失職,正處于困難時期,不忍拋棄,便留下來飲酒,沒有招待其他客人,辜負了丞相的美意?!? 李德裕嘆道:“此事大有古風,我決定提拔你們,以改造浮薄的社會風氣。” 沒過十天,賀拔惎便得了美差,白敏中也改任翰林學士。此后,賀拔惎的人緣仍然不好,白敏中則官運亨通,五年間,十三次升遷,最后官居宰相,因政績卓著,成為一代名相。 從交友的利弊看,賀拔惎人緣很差,受各方孤立,一定有明顯的人格缺陷,與之相交,害多益少。假設(shè)白敏中指點賀拔惎的缺陷,提供改進建議,大概不會有什么效用,“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賀拔惎要是能改,早就改了。白敏中一旦認定了這個朋友,便全然接受,善盡道義責任,不惜冒著科考失利的風險,繼續(xù)交往,其深情厚誼,對失意中的賀拔惎,是最有力的心理支持;同時也影響了輿論,使賀拔惎得到了現(xiàn)實好處。 交友不必如賀拔惎,誰若有一個白敏中這樣的朋友,可謂一生幸運。然而,希望別人做白敏中,不如自己做白敏中——于交往中,“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草根智慧 提供事前的幫助,勝過事過境遷后再說閑話。指出別人這兒做得不對,那兒做得不好,除了讓人徒增煩惱,毫無意義?!? 只有扯皮的人,沒有扯皮的事 老話說得好:只有扯皮的人,沒有扯皮的事 生活中的煩心事很多,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不叫人省心。難怪有人說:“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今天的信息時代,各種消息來得很快,壞消息總是多過好消息。古人死了老爹,一個月才傳到遠方的孝子耳里;現(xiàn)代人死了一只貓,十秒鐘就能聽見妻子的哭聲。所以,現(xiàn)代人總感到煩惱太多、快樂太少?!? 但是,你若考量生活實際,就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壞消息并不多,多數(shù)時候不過是自尋煩惱。現(xiàn)代人教育程度高,思想復雜,自尋煩惱的本領(lǐng)高過古人百倍,這恐怕才是煩惱太多、快樂太少的真正原因。假設(shè)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煩惱,人生不是幸福多了嗎? 生活應用: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 生活中的煩心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天生煩惱,一類是人造煩惱?!? 天生煩惱歸老天爺管,例如,該死的時候別想多活一天,該老的時候整容也是枉然。對必然之事,欣然接受就可以了,今天擔心,明天害怕,那是越職越權(quán),替老天爺操心,有什么用呢?不過是自尋煩惱?!? 人造煩惱歸自己管,那就得管好。在工作、生活中,誰都無法把事情做得百分百完美,過失在所難免,過失會帶來麻煩,麻煩會帶來煩惱,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打理心情?那都要自己思考。大致上,制造麻煩的方式有兩種: 一是有心之過,或者說,故意找麻煩。許多人喜歡“混水摸魚”,為了把水攪混,想方設(shè)法給別人制造麻煩。有一個歐洲主教,出訪美國,聽說美國記者喜歡無端制造誹聞,所以格外小心。在機場,一位記者問他:“你想上夜總會嗎?”主教故作不解,反問道:“紐約有夜總會嗎?”沒想到,第二天的報紙上出現(xiàn)了一條大字標題——“主教走下飛機后的第一個問題:‘紐約有夜總會嗎?’”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果有人故意給你制造麻煩,那是很難躲掉的?!? 二是無心之失。因為認識不足、能力有限等原因,不知不覺就制造出了麻煩。有一個教徒,聽說一位女教友結(jié)了婚,決定給她發(fā)一封賀電。為了增加趣味性,他決定采用發(fā)密碼的方式,電文的內(nèi)容是——“約翰1—4—18”。意思是讓她查看《圣經(jīng)》中《約翰福音》的“1—4—18”條,那是一句很好的話:“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不料,發(fā)電員漏掉了“1”字,新娘看見的是“約翰4—18”,按圖索驥,找到了一句話——“你已經(jīng)有五個丈夫,你現(xiàn)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新娘一看,差點暈倒。在生活中,無心之失在所難免,每個人在每一天都會制造一些或大或小的失誤。俗話說“不知者不罪”,既然人人都有無心之失,那就應該彼此原諒,不要斤斤計較,制造新的麻煩?!? 有些麻煩是自己制造出來的,有些麻煩是別人制造出來的,不管源頭在哪里,不管是有心之過還是無心之失,都得自己參與解決。解決的難度如何呢?俗話說,“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無論千難萬事的事,只要用對方法,沒有解決不好的?!? 第一個方法是溝通,彼此了解對方的心情、想法、需求,一旦把話談開了,也許難題和壞心情自然消失了?!? 第二個方法是尋求支持。假設(shè)溝通無效,那就需要尋求外界的支持,包括尋找法律、制度的支持和尋找親友的幫助。 假設(shè)溝通不成、一切方法都不靈,怎么辦?還有最后一招——算了吧! 有人會問:是非關(guān)頭,得失之前,怎么能算了呢? 解決不了的事,不算了又能如何呢?即使能夠解決,也不是非解決不可,世間之事,從來都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有兩個故事,頗有啟示意義: 一個故事,講的是南朝梁國人張率,他十二歲能做文章,是個頂聰明的人。十六歲時,他寫了二十多首賦,請虞訥點評,虞訥將它們批得一無是處。張率把賦燒了,將其中的內(nèi)容改為詩,假托名士沈約的作品,再拿給虞訥看,虞訥一字一句,細細品鑒,贊嘆不已。張率這才說:“這是我寫的呀!”虞訥聽了,慚愧地離去了?!? 但是,張率成年后,出仕為官,不再鋒芒畢露、逞強好勝,他“事事寬恕,于家務尤忘懷”(《梁書?列傳第二十七》)。有一年,他派家中仆人運送三千石米回家,等運到家里,米已經(jīng)耗去大半。張率詢問原因,仆人說:“米被鼠、雀吃掉了。”張率笑道:“好大的鼠雀!”此后便不再追究,對待仆人,仍像以前一樣?!?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唐朝著名書法家柳公權(quán)。柳公權(quán)家的奴仆不太老實,經(jīng)常偷拿主人家的東西。柳公權(quán)收藏了一筐銀杯,過后查看,只見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里面的杯子卻遺失了不少。柳公權(quán)召來奴仆們詢問,他們都推說不知道。柳公權(quán)笑道:“銀杯都化成仙了。”從此不再追問?!? 假設(shè)張率、柳公權(quán)報官追查小偷和失物,可不可以呢?當然可以。但他們不聞不問,以不了了之,也未嘗不是一個辦法。那至少可以避免弄得家中雞飛狗跳、人人自危。況且家中仆人不忠于主人,未嘗不是因為主人有錯在先?!? 張率、柳公權(quán)如此輕率地對待家財,會不會敗家呢?從結(jié)果看,并無問題。張率身處亂世,官至新安太守,一生安然,惟一的不足是壽命不高,只活了五十三歲。但他死后,仍受敬重。名臣韋放曾跟張率指腹為婚,張率死后,有豪族向張放請姻,韋放說:“吾不失信于故友。”(《梁書?列傳第二十二》)最終,韋放將女兒嫁給張率子,而讓兒子娶了張率女。張率的恩澤足以惠及兒女,結(jié)局可以說很好了。柳公權(quán)也經(jīng)歷過亂世,一生安然,仕途通達,屢獲升遷,最后官至工部尚書,加太子少師,活到八十八歲。從一時來看,張、柳二公被盜的損失不小,從一生來看,微不足道。微不足道的事,難道不可以“算了”嗎? 人生不是一場戰(zhàn)爭,你不一定要贏別人,只需過好自己的日子、安頓好自己的心。想通了這一點,許多事都可以一笑了之?!? 草根智慧 麻煩都是愛找麻煩的人找來的。不愛找麻煩的人,麻煩也會變成不麻煩?!? 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老話說得好: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 培根說:“有妻子者,其命定矣!”這是經(jīng)驗之談。對男人來說,妻子可能是一個加號,也可能是一個減號。“加號妻”跟你兼容,可以擴充你的強項,補償你的弱項;“減號妻”跟你相克,可以削弱你的強項,擴大你的弱項。但妻子的加減沒有一定,你的“加號妻”可能是別人的“減號妻”,反之亦然。一個男人,若能找到一個“加號妻”,那是一生的福分?!? 生活應用:睜大眼睛擇妻 男人擇妻,首重漂亮,這是原始動物性留下來的后遺癥,因為漂亮更容易刺激男性雄激素的分泌,有利于傳宗接代。但是,很顯然,現(xiàn)代人結(jié)為夫妻,不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 漂亮經(jīng)不起時間的不斷考核,遲早剝?nèi)?ldquo;畫皮”,露出“白骨精”。漂亮也害怕“審美疲勞”,哪怕是七仙女下凡,天天盯著看,看上去也平常。所以,男人第一感覺選漂亮,但過了沒幾年,感覺變了,漂亮可以排到前十名之外,許多事都比漂亮重要。所以,你若想選一個“加號妻”,最好不要憑第一印象作決定,不妨多看幾眼。你還能看出她的美丑時,說明還沒看夠,看見美女不像美女、丑女不像丑女,此時決定娶與不娶,往往不會出錯?!? 一般來說,“加號妻”可以在以下六個方面跟你相加: 一是事務。公務和家務,哪方面沒處理好,都會對事業(yè)、生活有影響。妻子若能分擔一些,負擔便減輕一分,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偷懶。妻子替你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你可以用來干更重要的事,可以將事情干得更好。娶妻之后,算算總賬,如果增加了許多額外的事情,以至影響了事業(yè)拓展,可見娶回了一個“減號”。一般而言,妻子應該有本事處理好家務,而不讓男人操太多的心。這不是“重男輕女”,不是“大男子主義”,而是按自然屬性進行角色定位。多數(shù)男人住在亂得像狗窩、臭襪子滿地扔的房子里都很安逸,女人對環(huán)境的要求更高,誰提出更高的要求,誰就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對不對?當然,有時正好相反,有的男人對環(huán)境的要求比女人高,那就該多分擔一點。處理家務的方式,還包括盡量減少家務——不是非要不可的家具不要,不是非做不可的家務不做?!? 二是心情。男人從單身漢變成有婦之夫,心情通常會由浮躁轉(zhuǎn)為安定,快樂也會比以前多。假設(shè)心情更浮躁、更煩悶,經(jīng)常帶著壞心情去上班,那就虧大了! 三是才智。妻子也可以是“朋友”和“同事”,假設(shè)妻子的才智對你有用,勝于請別人幫忙。但是,妻子在才智方面的幫助,也包括不幫倒忙。許多妻子對老公的公務明明不懂,毫無專業(yè)知識,卻喜歡指手劃腳,乃至親自干預。據(jù)說,“夫人干政”已成為當今政府領(lǐng)導和私營業(yè)主的一大難題。愛出“難題”的妻子,最讓丈夫頭疼;“男人有錢就變壞”,一腳將結(jié)發(fā)妻子踢開,不全是男人的錯,女人也有一定責任?!? 四是人脈。男人闖天下,沒人脈不行,假設(shè)妻子賢慧,待人接物周到,有利于丈夫拓展人脈。假設(shè)男人結(jié)婚后,老朋友逐漸離散,新朋友不見增加,十有八九是妻子起了負作用。俗話說得好,“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有的妻子很傻,恨不得把老公圈起來,甚至想將老公的父母、兄弟擋在交際圈子外,這等于廢了老公的“武功”。試想,一個內(nèi)外關(guān)系不良,只會跟妻子廝混在一起的男人,有什么出息? 五是德行。前面已經(jīng)說過,德行決定了福分的厚薄,好妻子有助于男人培養(yǎng)德行,假設(shè)一個男人結(jié)婚后,德行變好了,更受人稱道了,多半是妻子的功勞;假設(shè)丈夫的德行更差了,變成貪官、小偷了,妻子也要負很大責任。有的妻子價值觀很成問題,只要丈夫會賺錢,不管用什么方式都會鼓勵;反之,丈夫堅守美德卻賺不到讓她滿意的錢,她便唧唧歪歪,這等于逼男人作賊。古代行連坐法,丈夫犯罪,妻子連坐,不是全無道理?!? 六是名聲。聰明的妻子專在外人面前說丈夫的好話,對缺點避而不談;愚蠢的妻子正好相反,每天走東家、串西家,講的盡是丈夫的毛病,訴說自己立了多大的功,受了多少委屈。這當然會影響丈夫的名聲,降低丈夫的“信用等級”。還有的妻子,風流成性,不守婦道,更會敗壞丈夫的名聲。 以上六條,很少有哪個妻子全都能做好,只能綜合考量,一加一減,所得若是“正號”,那么恭喜你娶了一個“加號妻”,不用再胡思亂想,好生跟她過吧!若是一個“負號”,你還得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不妨先管好自己,再要求妻子?!? 以上都是站在丈夫的角度說話,對妻子來說,也要考量丈夫給自己帶來了什么,假設(shè)丈夫是一個“減號”,不如一腳把他踹回單身漢。 草根智慧 愛情不一定是婚姻的基礎(chǔ),婚姻卻可能成為愛情的基礎(chǔ)。正如花朵撐不起大樹,大樹卻可以撐起花朵。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