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 靜心修行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古吳軒  作者:付娜  頁數(shù):296  
Tag標簽:無  

前言

快樂活在當下,靜心即是完美不得不承認,當今很多都市人都活得很辛苦,都活在無奈與現(xiàn)實的殘酷當中。工作的壓力、繁忙的鎖事讓人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強迫性思維,即使下班回到家中,大腦中還在不斷地思索著工作的事情,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或未來的事情、已經(jīng)完成的工作或者計劃要完成的工作一直在頭腦中轉,無法活在當下。慢慢地,當身體認同了頭腦,就表現(xiàn)為壓力或負面情緒,緊張、焦慮、壓抑……如何讓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慢下來,停止思考那些“瑣事”,進而放下一切,活在當下,享有快樂?本書告訴你,慢下來的秘訣就是——靜心修行。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坐客清華大學、與眾多學子分享自己的生命經(jīng)歷與感悟時,談到“修行”至關重要的是“覺悟”,他說:“覺,就是學習看見。悟,就是我的心。覺悟,就是學習看見我的心?!憋@然,他是想告訴我們覺悟就是學會看見自己的心。對于如何做到“覺悟”,他提出了“靜心”和“活在當下”。30歲披發(fā)修行,在人生事業(yè)的絢爛之極忽而歸于平淡,林清玄對“修行”的感悟不可謂不深。“在一般人的生活里面,一天有24個小時。8個小時工作,8個小時生活,8個小時休息,然后一天就過完了。而很少有人一天有8分鐘把心靜下來。”在如此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林清玄呼吁人們拿出8分鐘的時間靜心,以平息自己內在飄忽不定的心念。而靜心正是我們心靈的治療師,不論人生低潮還是高潮,不論你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它都是讓我們身心健康、性情圓滿的唯一途徑,并且使我們在漫漫長路中隨時隨地都保持愛和覺知。一個人只有將內在飄忽不定的心念平息,把心境沉淀下來,活在當下,才能看見自己的心,感知快樂。那么,一個當下是多長呢?在佛經(jīng)里,一個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一秒鐘有60個剎那,而一個剎那有60個當下,所以一秒鐘有3600個當下。當下是最小的時間單位。佛講:“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實實在在地活在當下才是真正地擁有。換言之,當下可能是人可以好好生活的唯一一刻,要珍惜它,好好珍惜它。解讀生命不是一朝一夕,但每一日你都可以使它豐富,使它完美;活著,短暫的生命也可以創(chuàng)造永恒的傳奇,而把握當下,好好活著,就算平凡也充滿詩意,即使脆弱也依然無悔!如果每個當下都抓得住,那一個人的內在就會變得飽滿有力量。正如林清玄所寫到的:“快樂活在當下,靜心即是完美”。

內容概要

  不得不承認,當今很多都市人都活得很辛苦,都活在無奈與現(xiàn)實的殘酷當中。工作的壓力、繁忙的鎖事讓人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強迫性思維,即使下班回到家中,大腦中還在不斷地思索著工作的事情,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或未來的事情、已經(jīng)完成的工作或者計劃要完成的工作一直在頭腦中轉,無法活在當下。慢慢地,當身體認同了頭腦,就表現(xiàn)為壓力或負面情緒,緊張、焦慮、壓抑……

作者簡介

  付娜: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國際商報》、《消費日報·消費與質量專刊》記者,編輯。后一直從事圖書出版工作,策劃并出版過多部暢銷書籍。代表作有《我們不可以浮躁》、《別讓心理學陷阱害了你》、《人生,不妨簡單點》、《家庭教育可以如此簡單》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活得好就是好,活著就是修行
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幸福
什么都可以放棄,唯有生命不能
活著,就為了好好活著
好好活著是一種態(tài)度
活著,才有幸福的可能
人生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
好好活著,因為我們要死很久
活著,就是一場修行
第二章 受苦受難也好,不執(zhí)是修,執(zhí)是行
學會承受心靈的苦難
人來到世上,既要享福也要受苦
泥路顯足印,煩惱見菩提
笑對世間苦,不幸亦有幸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不能流淚就微笑
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在苦痛中涅盤,在頓悟中升華
第三章 用負重擺渡生命,修行的痛苦只能自己品嘗
人生是一種承受
負重會讓生命更加精彩
經(jīng)歷沉浮,生命才能散發(fā)芬芳
生命因厚重而美麗
舉大事者不忍則潰
獨守一盞青燈,甘受一份寂寞
靜以修身,獨處是一種修行
第四章 你心里能裝下多少人多少事,你的修行就有多遠
以德報怨,惟有修心方是福
大海能包容一切,修行者的心能包容大海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何等清閑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不寬恕別人,是苦了你自己
難得糊涂,吃虧是福,古人誠不我欺
福報,總是降臨于厚道之人
心中裝著別人,你才能更強大
第五章 活得富貴不等于活得幸福,認知即修行
失去健康,所有的浮華喧囂都會歸于沉寂
你是健康的,就是快樂的
把健康寓于適當?shù)腻憻捴?br /> 生命只有一次,要學會珍惜享受生命
用悠閑的態(tài)度去做忙碌的事情
第六章 路過繁華處,低頭觀自在,從此淡定修行
不必在意根本不重要的事
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守一顆淡泊之心,擁一份淡然之美
讓你的心靈如泉水般清澈、純凈
有一顆清凈的心和一雙未被遮住的眼睛
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
淡定的人生才從容
心地能平衡安靜,處處皆青山綠水
第七章 不為虛榮所誘,不為浮華沉淪,堅持修行是一種態(tài)度
功名為糞土,富貴如浮云
何必物欲太強,貪占身外之物
攀比會讓你失去最初的平靜
要擁有一顆不被金錢收買的心
入世,但不與世俗同污
衣錦食甘,絕非幸福的必要條件
簡單生活,多一份瀟灑與平和
第八章 靜一靜浮躁的心,在修行中前進,在前進中修行
浮躁是因為我們缺少幸福感
隨時靜下心,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
舍喧囂,得到本該擁有的快樂
擯棄浮躁,從容面對寵辱
有一種心境,總在繁忙中逍遙
親近圖書,多“閉關”修煉
順其自然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態(tài)度
人生如云水,平常心最真
每一杯水都要經(jīng)過沉淀
第九章 在舍得前人更重要的是堅持自己,在舍中修得中行
有舍才有得,得失在于人生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飲
一笑泯得失,看淡人生苦樂
學會隨緣,才能活得自在
參透了得與失,就會有一顆從容的心
給生命留些空白,有所求有所不求
不懂得割舍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放棄,原來是另一種開始
觀心自在,苦海無波任悠游
適度超脫是修行的一種境界
第十章 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修即充實行即快樂
剪斷欲望之繩,富貴自然
“看破”紅塵,才能“自在”
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審時度勢地放下執(zhí)著
背負太重,是因為你不曾放下
扔掉包袱,讓自己輕裝上路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活在當下
放下,才能走得更遠
第十一章 雙手合十追求真、善、美,修行就是完善靈魂
真誠待人,用心接納
修行就是要做好人,行善事
讓自己的思想和靈魂完善、升華
沒有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
外污不染,“美”在內心
感恩是一種美德
修行是一條路,而路的盡頭是智慧
后記 人生是一場修行

章節(jié)摘錄

什么都可以放棄,唯有生命不能活著,在你最不堪的時候,你只要做到僅僅活著就夠了。死亡只是一種誘惑,它不是牽引。什么都可以放棄,唯有生命不能。經(jīng)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有人自殺的消息,有人因為感情,有人因為承受不了打擊,也有人因為沒錢救生病的孩子而選擇自殺,希望以此引起社會的關注和救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在自己的不堅持下,輕意的放棄了。2010年富士康連續(xù)發(fā)生14起跳樓事件,一個個年輕的生命,讓人惋惜之余,更是值得我們靜下來思考一下。生命真的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嗎?我們有什么理由放棄寶貴的生命。北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翔之死,對我的觸動最大。我為失去一個好人而難過,更對生命有了一種全新的思考。為什么在地震中活過來的人,在地震過去后還會選擇自殺?有人說馮翔自殺是因為思念兒子過度。他在博文中曾這樣寫道:“兒子,你走了,帶走我們所有的希望,帶走我們賴以生存的幸福。你的媽媽天天以淚洗面,你的爸爸悲痛欲絕。孩子,我最親愛的孩子,爸爸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想你,在盼你歸來,但我們知道,你永遠回不來了,你到了天堂,那里有鮮花,有藍天,只是沒有恐懼的地震。孩子,你回不來了,你曾經(jīng)溫馨的家如今已經(jīng)倒塌在廢墟里。孩子,對整個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塵埃,對我而言,你卻是我的整個世界。愛子啊,當思念的淚水點燃,你的腳步早已走遠。當今生已經(jīng)陰陽相隔,我期待著來生重逢的情緣。思念你啊,我的愛子,在無數(shù)的滴雨清晨和夜晚……兒子,你離開了,爸爸沒有了未來,沒有了希望,沒有了憧憬。與你相聚,是爸爸最大的快樂。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兒子,那是我最幸福的事,我會讓你媽媽把我的骨灰,撒在曲山小學的皂角樹下,爸爸將永遠地陪著你,我們將不離不棄,永遠在一起。兒子,相信一個父親,對你最深最深的愛?!笨吹今T翔寫給兒子的文字,沒有人會不為之動情。馮翔是一個愛孩子的好父親。從他的文字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對兒子的愛與思念和失去愛子的悲痛。對于每一個做父母的人來說,孩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全部。父母活著雖然不全是為了孩子,但是如果沒有了孩子,很多的父母覺得活著沒有了動力。因為失去了孩子,可能生活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了無生趣。也許這話有人反對,他們會反駁說:“人生值得珍惜的東西很多,沒有了孩子就去尋死,這樣可取嗎?”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只是我們說這些話時,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談問題,這樣當然輕松。如果是已經(jīng)身為人父人母的人可能不會說這樣的話,因為他們更能理解當事人的失子之痛。正如馮翔寫給他兒子的話:“對整個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塵埃,對我而言,你卻是我的整個世界?!睂τ诟改竵碚f,孩子真的是他們的整個天空!不過雖然理解馮翔的失子之痛,仍然對他輕易放棄生命感到遺憾。馮翔身為父親深刻體會到了自己的失子之痛,他有沒有想過,自己自縊,父母也要體會和他同樣的失子之痛,不知道在自縊前的一瞬間馮翔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有人說,死是一種解脫。是的,死僅僅對去了的人來說是一種解脫,而留下的人呢?因為你的解脫而帶給他們的痛苦要大于你生存的痛苦,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屬于你的苦你就要承受,無論是生是死,你都不能把它們加到那些愛你關心你的人身上,因為愛畢竟沒有錯?;钪?,在你最不堪的時候,你只要做到僅僅是活著就夠了。死亡只是一種誘惑,它不是牽引。什么都可以放棄,唯有生命不能。我們曾為生命的脆弱而唏噓,為疾病而憂心,為死亡而驚懼,為世事的無常而慨嘆,為人生的坎坷而憤懣,為事業(yè)的失敗而頹喪。我們可曾想過:正是因為短促而不可知的生命旅途中有太多的煩悶與不平,所剩那少許的愉悅方顯得彌足珍貴,因而才更需要用心地去經(jīng)營,使它開出芬芳的花蕾。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要記?。汉煤没钕氯?,感恩地活著。用一生的才情去爭取,用一生的精力去付出。在期待中,沉穩(wěn)地,好好活著。緩口氣,人生,還要繼續(xù)……修行路上你和我: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年輕人,記住我一句話吧: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沒有什么是大事。只要你活著,就是幸運的。好好地過好每一天吧。只有你自己才是你最好的醫(yī)生,別的人對你都無能為力?!?/pre>

后記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是一場修行”。這是電影《非誠勿擾Ⅱ》經(jīng)典之句,也是影片的主題思想。精辟之所在,是啟迪人生之感悟。當王朔這個“紅塵里最有禪心的凡人”,遇到了馮小剛這個“寺院里最有凡心的和尚”,《非誠勿擾Ⅱ》仿佛也變成了一首六世活佛倉央嘉措大徹大悟的詩經(jīng):悲喜交集,不舍不棄!因為生命就是一場,明知艱辛,也要一往無前的修行。釋迦牟尼說﹕人生是苦,而這個苦是可以解脫的,解脫的過程就叫做修行。圣經(jīng)中講﹕人一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這是始祖犯罪所遺留的罪性與惡根,稱之“原罪”。人們必須靠一生的修行去“救贖”,去求得上帝的寬恕。一些“宿命論”者則認為﹕命運不濟是前世作孽所造成,要靠今生的修行、行善、積德,以求得來生的好命。顯然,他們認同人生是一場修行。那么,到底什么是修行?跟我們普通人又有什么關系呢?修行是指具有自我意識的客觀存在,為了實現(xiàn)自主進化這一目的,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約束的總稱。修行一詞的釋義:1.培養(yǎng)鍛煉自己的修養(yǎng)、道德。2.佛教和道教信仰者的修煉過程。這就是說,修行并非宗教界專用術語,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實際上就是常說的自我道德修養(yǎng)。那么,“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也就可以理解為﹕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愛你的人,每一個恨你的人,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恨的人,無論是愛之深,抑或是恨之切,他們都是你人生中的一段經(jīng)歷,他們都在“幫助”你成就、完全你自己。修行是痛苦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更何況修行本身這個概念就足夠痛苦了——因為它意味著你不得不自己去面對種種“不愿意去接受”的局,并咬牙去接受,經(jīng)歷拷打,完成自我的升華。修行的道路上,沒有失敗者也沒有成功者,只有一段又一段各式各樣的人生,無論哪一段,都足夠絢麗多彩、苦樂參半。人生是一場修行,修行在得失之間,修行在悲喜之間,修行在寵辱之間,修行在來去之間,修行在生死之間。佛說:修行是走一條路,一條通往我們內心最深遠處的路。而在這條路的盡頭,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真諦。從這一刻起:讓我們雙手合十,靜心修行……從這一刻起:讓我們一起踏上修行之路……最后奉上海水的一首詩——《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在今生的這條路上,誰又遇到了誰?誰又對誰做了善事還是惡事?誰又成為了誰?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風云變幻的歲月里,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老去、死亡生命在日子的反復中清晰透徹沉浮得失,看透也無所謂煩惱幸福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終點在修行的路上起伏,起點已經(jīng)遙不可及成敗在修行的間隙輪回,無常已經(jīng)注定詭變沉淀與留下的已經(jīng)融入我們的血液和靈魂無所謂幸福與快樂,無所謂麻木與清晰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們在修行的路上注定坎坷密布又百折不撓、滿懷豪情又迷惘失意世事無常的光陰里,我們只是還在堅強面對著自己的煩惱與快樂、得意與落魄在這個太陽天天升起的地球上活著、痛著、笑著、走著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五百年前我們修到了什么?今生今世又將遇到什么?自己的命里,其實很早已經(jīng)注定一切,只有自己知道成敗榮辱、富貴得失、權利金錢、地位榮耀死了,一切不過一把黃土……

媒體關注與評論

  每一段文字,都妙趣橫生;每一篇章節(jié),都引人入勝。戰(zhàn)火之外的阿拉伯比戰(zhàn)火之中的阿拉伯更耐人尋味?! ?mdash;—新華社資深記者  楊元勇  故事娓娓動聽,情感油然而生。作者對親身游歷的阿拉伯世界做了感性與理性并存的深度解讀,睿智與執(zhí)著永留字間?! ?mdash;—中央電視臺阿拉伯語國際頻道主持人  張博

編輯推薦

《活在當下,靜心修行:快樂活在當下,靜心即是完美》編輯推薦:總是不開心,那是因為總沒活在當下。人生是一種境界,修行是一盞心燈,透視自我,圓通可得。一個“靜”字,既是方法,又是心態(tài)。在繁雜的人世間,能夠保持一份心靈的寧靜,隨時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細細品味生命的微妙,無疑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人生境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活在當下 靜心修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活在當下 靜心修行》,書中說的挺有道理,遇到某些自己想不通的事情,看看書,沉淀一下心氣,自然而然就想開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解決事情的好辦法。嗯,看完了,打算送給我家人也看看。
  •   自從生病后,才知道失去健康有多么的可怕。也只有經(jīng)歷過死亡的人,才確切感受到能夠活著、笑著、哭著、吃著、睡著是多么幸福的享受,希望大家能夠領悟活著的幸福。值得品讀。
  •   總的來說,還是挺不錯的,值得購買。
  •   書拿到手看見目錄前的蓮花一頁就有種心靜的感覺,借用一句話,心靜蓮開,會好好拜讀的~
  •   還不錯,挺好,書很新,質量看著也上檔次。很喜歡!
  •   裝幀質量不錯,但內容有些空洞,似乎作者喜歡拋售理論,論據(jù)不夠充足。但其中一些觀點還是能讓人眼前一亮,是本不錯的休閑讀物。
  •   物美價廉 適合收藏的好書
  •   內頁書皮很漂亮
  •   自購贈書
  •   看了一部分,感覺很不錯
  •   活在當下 靜心修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