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古吳軒 作者:古吳軒出版社 編 頁數:7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石門頌》全稱《漢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又稱《楊孟文頌》??v二百六十一厘米,橫二百零五厘米,二十行,滿行三十一字,全文共六百五十五字,文章為漢中太守王升撰。 褒斜棧道,貫穿著關中平原與漢中盆地,南口在陜西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兩個石門通長十六點三米,寬四點二米。當時開鑿山石不是用鐵器或火藥,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據說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棧道。石門隧道無斧鑿痕跡,巖面修整平順,可供兩輛馬車同時行駛。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第二次出山即取道褒斜道。隧道內壁和石門南褒河兩岸崖上,留下漢魏以來歷代著名官員和文人不士的提名和留詩,通稱“石門石刻”。這些石刻中最有名的當屬《石門十三品》,它們是漢魏到明清時期的百余摩崖石刻中切割下來的十三件書法石刻珍品。 《石門頌》即是十三品之一。 自戰(zhàn)國起,就有人在褒斜谷中鑿石架木,修筑棧道,歷代踵繼,但仍多毀損。東漢明帝永平四年(61),當時的司隸校尉楊孟文屢次上書,終說服漢順帝重新修復了褒斜道。為了歌頌此事,遂將此頌于東漢建和二年(148)十一月刻于褒斜谷石門崖壁的西壁上。1969年,因國家在石門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庫,乃將此摩崖石刻從崖壁中鑿出,于1970年遷至漢中市博物館,現保存完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