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作者:馮莉 頁數:25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在經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愈加迫切。選舉是實現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渠道?! ∥鞣酱h民主制的發(fā)展和完善以及成熟的選舉理念對于發(fā)展中國家的選舉實踐來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不能照抄照搬,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大國,選舉只有實事求是地和當時當地具體的歷史條件相結合,和當時當地發(fā)展的需求相結合,健全一整套具有前瞻性和體現時代特征的選舉制度,積極推動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和選舉實踐,才能惠及國家與大眾的根本利益,實現選舉切實有效的發(fā)展?! 【痛?,本書圍繞選舉的理念與制度這個主題,同時附以具體案例供充分解析,針對民主與法治和選舉之間的關系、市場經濟與公民社會對選舉的重要意義、我國選舉的歷史、現狀與路徑選擇,以及選舉中的少數群體、弱勢群體的權益維護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書籍目錄
序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準備 三、主要內容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選舉是一種公共選擇 第二節(jié) 選舉政治論 第三節(jié) 我國選舉的理念與制度磕絆 附:民初第一次國會大選簡況第二章 選舉的要件:民主與法治 第一節(jié) 現代民主和民主化 第二節(jié) 民主是選舉的根本 第三節(jié) 法治捍衛(wèi)選舉第三章 選舉的引擎:公民社會與市場經濟 第一節(jié) 公民社會與選舉政治 第二節(jié) 選舉是公民社會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jié) 市場經濟引導公共選擇 附:浙江——“中國奇跡”的標本第四章 我國的選舉: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jié) 我國選舉的發(fā)展歷程 第二節(jié) 我國選舉的現狀 第三節(jié) 我國選舉發(fā)展的邏輯特征及國際比較 附:一、艱難之路——《村委會組織法(試行)》的誕生 二、云南紅河州鄉(xiāng)鎮(zhèn)黨委換屆直選觀察 三、浙江寧波居委會全部實現直選 四、2003—2008:我所參與的基層人大代表選舉經歷第五章 選舉的路徑:實踐與制度 第一節(jié) 實踐是檢驗選舉的最終標準 第二節(jié) 制度是實現選舉的主要載體 第三節(jié) 制約選舉的因素及改進的一般前提 第四節(jié) 選舉制度設計改進的幾個方面 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有關民主選舉制度建設的重要文獻摘選第六章 余論:思考與展望 第一節(jié) 少數人的權利 第二節(jié) 弱勢群體的選舉權益 第三節(jié) 微弱多數的勝利 第四節(jié) 搞好選舉要實事求是 附:透過2008年美國大選看美國選舉文化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節(jié) 選舉政治論 選舉是發(fā)揚民主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民主是“一種達成政治決定”的制度,民主的方法就是“那種為作出政治決定而實行的制度安排,在這種安排中,某些人通過爭取人民選票取得作決定的權力?!币虼?,“民主政治就是選舉政治,因為選舉畢竟是民主縱向結構(選擇掌權者)的關鍵性起點”?! ∫弧⑦x舉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從字面上看,選舉包括了“選拔”和“舉薦”兩個意思,選拔是從上到下,而舉薦則是從下到上。現代意義上的選舉,是指“具有選舉權的公民,根據自己的意志,按照法定程序,選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行為”。也可以理解為,“選舉就是社會基層廣大人民群眾行使自己不可剝奪的權利,選擇能執(zhí)行自己意志的代表或者代言人、代理人,使之參與政治決策,組成立法機構租政府,以政權形式伸張社會正義,推進社會進步?!边x舉狀況是衡量一個社會民主與否及程度高低的標志?!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