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研究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作者:劉德清,歐陽明亮 編  頁數(shù):56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歐陽修研究》邀請學術(shù)造詣精深的老專家及思維活躍、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專家擔任學術(shù)編委,切實保障刊物質(zhì)量。我們擬開設(shè)“生平研究”、“文學研究”、“史學研究”、“經(jīng)學研究”及“會議綜述”、“新著評介”、‘論文索引”等欄目,并將逐步增設(shè)“精文回眸”、“學術(shù)廣角”、“百家爭鳴”等欄目。在出版《歐陽修研究》的同時,我們還將開設(shè)“歐陽修研究”網(wǎng)站,借助現(xiàn)代化傳媒手段,展示歐學研究成果,希望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新時代精神文明的建設(shè)貢獻綿??!

書籍目錄

歐陽修所作范《碑》尹《志》被拒之因發(fā)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書《歐文觀止》后歐陽修對韓愈古文藝術(shù)傳統(tǒng)的接受和超越論歐陽修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論歐陽修對散文特質(zhì)的闡發(fā)醉翁的兩種身份——解讀《醉翁亭記》及《豐樂亭記》變聲·衰體·夢田——歐陽修《秋聲賦》之困境隱喻及其世變寫真《新五代史》文學特色漫議論歐陽修的雜體傳記歐陽修散文的性情表達及其人格蘊含從歐陽修碑志文看宋初士人的“言事”熱情歐陽修:宋四六的開創(chuàng)和定型以“議”為“記”的范例——解讀歐陽修《晝錦堂記》、蘇軾《韓魏公醉白堂記》“亭記”文流變初探——以歐陽修為研究中心歐陽修與駢文散化運動試論歐陽修與蘇軾賦的思想意義從歐陽修的兩次被貶看唐宋古文運動之“道”歐陽修“簡而有法”文學思想述略《醉翁亭記》文體之爭的文學史意義——紀念歐陽修誕辰1000周年論歐陽修“平易自然”藝術(shù)觀從虛詞的使用來看歐陽修《五代史記》的文體特色論歐陽修散文的美學特質(zhì)中國古典散文風神論——從“六一風神”說起“富貴山林”與“六一風神”——對歐陽修散文藝術(shù)風格的一種文化心理闡釋師法前人 自辟蹊徑——歐陽修山水游記特點及成因初探論歐陽修對蘇軾散文的影響“歐學”的提出與明初臺閣文學明初文壇宗歐風氣歐陽修對袁宏道及公安派影響考論論歐陽修的記體文及其對桐城派的影響尋找“精神家園”——論歐陽修的“思潁詩”歐詩與宋調(diào)論歐陽修的詠物詩關(guān)于歐陽修與王安石第一次詩歌互贈誤讀的辨正歐陽修送別詩定量分析擬下清流攬明月——《潁州西湖詩詞選》序,兼紀念歐陽修誕辰1000周年論歐陽修詩歌中的色彩表現(xiàn)試論宋人氣象與歐陽修詩學之關(guān)系論宋詩話對四六話之影響歐陽修雅詞芻議歐陽修繼承了司馬遷的哪些精神歐公精神,照耀古今歐陽修寫作法歐陽修的“太守之樂”廬陵事業(yè)起夷陵——歐陽修貶官夷陵時期的思想狀況和文學創(chuàng)作歐陽永叔研究七論歐陽修“人格范式”的基本內(nèi)涵歐陽修考選思想及其啟示歐陽修《諫議大夫楊公墓志銘》一處脫誤考正歐陽修與宋代江西世家交往略論歐陽修先世考楊士奇與歐陽修周必大論歐陽修

章節(jié)摘錄

  歐陽修所作范《碑》尹《志》被拒之因發(fā)復  今年(2007)八月六日是歐陽修千年誕辰紀念日,不知何故,我首先想到的卻是他的兩篇引起糾紛的碑志文:一為范仲淹所寫的《范文正公神道碑》,一為尹洙的《尹師魯墓志銘》。歐氏是以文字為生命、也以文字立命的大古文家,這兩篇精心撰作的文章,競遭墓主家屬的排拒和名臣碩儒的質(zhì)疑。問題的焦點是追敘往事的態(tài)度問題,也見出“修辭立其誠”的古訓,在具體實踐時會受到怎樣的環(huán)境困擾和精神壓力。而更為重要的,在維護“信史”原則的背后,又蘊含著政治的或文學的更深層的內(nèi)涵,關(guān)涉到黨爭和古文發(fā)展史的重大問題,值得探尋?! ∷稳首诨实v四年(1052)五月,范仲淹病逝,他的兒子范純?nèi)收埜诲龊蜌W陽修分撰《墓志銘》和《神道碑》,富氏于十一月前寫成上石,納入墓中,按常規(guī)順利完成;歐氏卻延宕一年多以后始得完稿。這不僅因為《神道碑》立于地上,供萬人拜閱,影響更大,而且因為要總結(jié)范仲淹的一生活動,無異于要梳理一部近三十年的現(xiàn)代政治史,尤其是黨爭的歷史;而黨爭的另一方當時仍然人眾勢大,擁有不可輕視的政治能量,稍有不慎,極易引發(fā)事端。歐氏在給姚辟的信中說,他在富弼之后作《神道碑》:  中懷亦自有千萬端事待要舒寫,極不憚作也?!瓰樗浭?,只是遲著十五個月爾。此文出來,任他奸邪謗議近我不得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歐陽修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