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生存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鳳凰  作者:潘天群  頁數(shù):237  字數(shù):20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言因人口的增多,我們每個人平均所擁有的資源越來越少;因科技的發(fā)達,我們與他人的距離越來越近。我們與他人生活在一個世界之中,這是一個既沖突又合作的世界。博弈論學科的誕生與發(fā)展、以及博弈思想的流行,與20世紀的時代背景分不開。20世紀是一個人類“大沖突”和“大合作”的世紀。腥風血雨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的大沖突,在這個大沖突中人類損失巨大;第二次大戰(zhàn)后兩個敵對集團間的冷戰(zhàn)游戲是特殊的大沖突,冷戰(zhàn)中盡管充滿危機,但冷戰(zhàn)的雙方充滿克制,這是沖突中的合作;20世紀末葉席卷全球的經(jīng)濟一體化、全球化則是大合作,人類的文明在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相互交融中進入新的階段。21世紀人類的沖突和合作進入新的時期,這不是一個沒有沖突的世紀。發(fā)生于2001年的“911”事件告訴人們,沖突依然存在?!?11”意味著目前的主要沖突是西方世界與恐怖主義分子之間的沖突。盡管這不是實力對等的戰(zhàn)爭——西方世界處于強勢、恐怖主義分子處于弱勢,但是強勢的一方并不感到安全,弱的一方并沒有感到完全失敗。人類是健忘的,也許只有通過血的教訓,人類才能夠認識到正確解決問題的途徑是通過對話、交流從而合作,而不是通過武器從而消滅對方。人類要善于從過去的歷史中學習,以面對未來。博弈論是研究利益依存的多個理性人之間的互動。這樣的理論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社會,同時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與他人在沖突中或合作中共存。本書于2002年出版,2004年再版,因讀者的厚愛,本書成了暢銷書和長銷書。自本書出版以來,本人收到讀者不計其數(shù)的郵件:或探討本書涉及到的博弈論的問題,或指出本書的錯誤……來函無不體現(xiàn)出讀者對博弈論對知識的熱誠,無不體現(xiàn)出對本書的喜愛。這里,本人對所有來函的讀者表示感謝。因精力有限,本人沒有能夠對來函一一回復,請讀者諒解。本書試圖用博弈論來分析各種社會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有合作的,也有競爭的。在中國“博弈”一詞已經(jīng)逐漸成為一個流行術語,本書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種流行。因本書的暢銷,本書出版后,模仿本書的許多作品充斥于市場,甚至有些書的書名中直接用了或含有“博弈生存”的字樣。其中一些書不乏有抄襲之嫌疑,也存在許多對博弈論的誤讀之處。當然其中一些書還是有價值的:其價值在于,它們將博弈論作為理論工具,用之來分析或說明如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中的現(xiàn)象。本書雖然是科普,但本人力圖提供給讀者的是原汁原味的博弈論思想,第三版修改時也秉承這個原則。這一版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增加了三章新內容:“對話博弈與意見的一致性”、“制定博弈規(guī)則:機制設計”和 “合作還是不合作”;對原有章節(jié)進行增或刪,如在“公平分配”一章中增加了“《塔木德》中的遺產(chǎn)分配困惑與破產(chǎn)問題”一節(jié);在附錄中加了4篇論文;等等。本書一方面力爭將博弈論發(fā)展的最新內容加了進來,如補充了200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奧曼和謝林的工作;另外一方面,本書在保持科普風格的同時,盡可能地標上所用文獻來源,這樣做,旨在幫助年輕學子接近一流學者的工作,以促進博弈論的發(fā)展。當然,本版與前兩版一樣包含了本人對博弈、社會以及對博弈論本身的最新思考。潘天群2010年1月于南京龍江

內容概要

失火了,你往哪個門跑?——這就是博弈論。學習博弈論的目的,是為了使選擇更加合理,贏得更好的結局。從1994年至今,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已多次垂青博弈論專家或與博弈論密切相關的經(jīng)濟學家,這在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博弈論不僅僅改寫了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學,而且在經(jīng)濟、商業(yè)以及其他社會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越來越受重視。正因為有強大的理論基礎,并更貼近實際,有很強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博弈論已經(jīng)成為許多國家政府、企業(yè)和個人進行決策的重要工具。   本書作者是國內博弈論方面的權威,致力于將博弈論通俗化。《博弈生存——社會現(xiàn)象的博弈論解讀》是作者潛心數(shù)年后的全新修訂第三版,前兩版經(jīng)過近十年的銷售,已經(jīng)在廣大高校學子當中名聲卓著,市場反應熱烈,成為通俗博弈論方面的經(jīng)典圖書。本書以小說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為引子,綜合介紹了目前國際上博弈論研究的最新成就。作者以博弈論為工具,結合一些通俗易懂的經(jīng)濟學原理,力求用最簡潔的語言、通俗的解讀,對囚徒困境、斗雞博弈、蜈蚣博弈、民主投票問題、社會公平分配問題、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兩難問題等各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為讀者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社會選擇問題時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策略選擇?! ”緯m用于:大眾,以高校學生,社會學、經(jīng)濟學愛好者為主

作者簡介

潘天群,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現(xiàn)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研究員。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主要研究領域:博弈論,邏輯學,哲學?,F(xiàn)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博弈論的哲學基礎與應用功能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已出版著作有:《行動科學方法

書籍目錄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導言  一、失火了,你往哪個門跑?  二、博弈論能解釋所有社會現(xiàn)象嗎? 第一章 博弈論基礎知識  一、基本術語  二、博弈的類型  三、博弈案例 1.囚徒困境博弈與我國應試教育的困境 / 2.斗雞博弈與古巴導彈危機 / 3.騎虎難下博弈與美蘇武器競賽 / 4.警察與小偷的故事——混合策略問題 / 5.《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與信息不對稱的博弈 /6.約定與Ь調博弈第二章 公共知識與集體行動的均衡  一、公共知識與博弈  二、一個寓言——村莊里的大屠殺  三、帽子:紅色的還是白色的?  四、皇帝新裝的新解讀  五、“教—學”均衡的公共知識條件——教育的公共知識結構分析  六、諸葛亮與周瑜的掌中之“火”  七、將軍的困境與公共知識形成悖論  八、交流與公共知識的形成 第三章 你的權力有多大?  一、“獨裁”的妻子  二、一個國家的權力分配故事與班扎夫權力指數(shù)  三、夏普里-舒比克權力指數(shù)  四、聰明的股東:班扎夫權力指數(shù)的應用  五、邏¼¬結構與投票影響度  六、民主社會中為什么很多人不投票?  七、一個群體中有多少種可能的權力結構? 第四章 公平分配可能嗎?  一、什么是公平分配?  二、8個金幣的故事  三、貢獻與收益相等:夏普里值在分配中的應用  四、海盜分寶石:公平規(guī)則下的不公平  五、所羅門的智慧:公平不是平均  六、從分蛋糕到財產(chǎn)分割與邊界爭端的解決:雙贏的分配  七、《塔木德》中的遺產(chǎn)分配困惑與破產(chǎn)問題 第五章 信息、言語與行動  一、知識與博弈  二、信息與戰(zhàn)爭博弈  三、聲稱的策略與實際的策略  四、“威脅”與“承諾”是否可信  五、空口聲明博弈 第六章 對話博弈與意見的一致性  一、奧曼定理與意見一致性問題  二、突然考試悖論中的意見不一致問題  三、不一致的觀點與交易  四、不一致觀點的消除:成功的勸說  五、不一致的保持:不成功的勸說  六、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 第七章 博弈中的學習機制問題   一、明天太陽必然能升起嗎?——歸納推理的合理性問題  二、歸納的暴力:偷東西的人應該叫小偷嗎?  三、行動中的兩種推理:歸納與演繹  四、酒吧問題與“百花獎”的評選  五、少數(shù)者博弈及其應用:股票買賣與交通路線的選擇  六、歸納學習:有效與無效  七、對稱的人群為什么會出現(xiàn)破缺性的行動?——盲目的學習 第八章 博弈規(guī)則與機制設計  一、三個和尚何以能夠有水吃  二、賣力還是磨洋工  三、拍賣的規(guī)則  四、群體決策及其規(guī)則的確定  五、“帽子”與群體決策 第九章 理性的界限  一、蜈蚣博弈悖論  二、最后通牒博弈中理性的困境  三、陳水扁上臺與民主選舉的不可根除的缺陷  四、通過民主的方式能使少數(shù)人支持的候選人贏嗎  五、投票悖論與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六、革命:另外一種投票方式 第十章 合作還是不合作  一、囚徒困境中的合作與不合作  二、沖突中的合作:謝林的思想  三、聯(lián)盟與合作  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聯(lián)盟思想 第十一章 集體行動的悲劇  一、哈定悲劇  二、中國北方草Ô¬荒漠化問題  三、發(fā)展¾¬濟與對自然的破壞  四、光天化日之下的違法行為為什么總能成功? 第十二章 集體行動悲劇的克服與文明  一、囚徒困境的消解與文明  二、一個關于猴子的故事  三、人類Ô¬初的狀態(tài)就是囚徒困境  四、國家和道德是兩種克服囚徒困境的機制  五、更為基本的道德調節(jié)  六、道德作為“模碼”的遺傳與變異  七、國家的作用及其局限  八、文明新解  九、當前的悲劇與解決途徑:世界政府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分析 第十三章 集體行動的未來能否預測?   一、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傳說  二、回到過去是Ô¬則上不可能的  三、我們不知道未來我們會知道什么  四、社會在什么意義上是可預測的?  五、社會科學研究的作用 結語 附錄 n人博弈的均衡點 評估委員會制度中權力分布的一個方法 論辯博弈與不一致性意見的消除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博弈論基礎知識  博弈似乎很神秘,卻又無處不在。在買賣的交換行為中,買者想出低價,賣者卻想要高價,買者和賣者形成博弈;夫妻倆商量晚上的活動,妻子要看歌劇,而丈夫卻要看拳擊,夫妻雙方也形成博弈。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會遇到“囚徒困境”,還會碰到“斗雞博弈”、“騎虎難下博 弈”、“性別之戰(zhàn)博弈”……  一、基本術語  前面已經(jīng)指出,博弈論研究的對象是理性的行動者或參與人面對他人,如何選擇策略或如何作出行動的決定的。理性的人是對現(xiàn)實的人的抽象,理性的人是指能夠進行推理的人,而博弈中的理性的人是指能夠運用推理能力使自己的目標最大化的人。“理性的”與“道德的”不是一回事,理性的與道德的有時會發(fā)生沖突,但是理性的人不一定是不道德的。我們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將闡述理性的人怎么會產(chǎn)生道德的行為。博弈涉及哪些內容呢?  第一,一個博弈涉及至少兩個獨立的博弈參與人(player)  一個博弈是一個活動,該活動至少有兩個參與人,下文有時將參與人稱為行動者。每個參與人通過行動,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但是,他的行動的好處或支付取決于另外的參與人。   “囚徒博弈”或“囚徒困境”是一個被廣泛談及和研究的博弈。兩個共同作案偷竊的小偷被警察抓住,被帶進警察局單獨關押?!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博弈論讓人們懂得如何應對這個紛繁多變的世界。要想在現(xiàn)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了解?!  ?jīng)濟學家、1970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  我們的生活就是博弈論。數(shù)學推理是為了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問題。任何的競爭,我們都可以采用博弈論。  ——博弈論大師、2007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羅杰?梅爾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博弈生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博弈論老師推薦的這本書,買來看看,覺得內容不錯,很生動形象,有助于理解博弈論
  •   很喜歡,通俗易懂的,不錯
  •   領導推薦的書,據(jù)說很好,剛開始看,很有意思。
  •   內容很喜歡~
  •   開闊了視野。
  •   幽默有趣。好。
  •   這本書買來給別人的。里面的例子確實挺有趣。不錯!
  •   分章寫的,挺好,隨便找一個文章就讀,在趣味中學點東西,挺好!
  •   質量挺好,快遞很給力,內容還沒看應該挺不錯
  •   書質量不錯,內容挺好,有用。
  •   的確是一本好書,值得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