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鳳凰 作者:(明)馮夢龍 頁數(shù):463 字?jǐn)?shù):428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智囊全集》共分十部二十八類,馮夢龍搜集了明代以往的子史經(jīng)傳與筆記叢談中有關(guān)智慧的故事近兩千則,上自經(jīng)國大略,下至市井小智,部類分別,按以評語。而在分類和評語中,馮夢龍表述了自己的一套政治見解。該書是研究馮夢龍思想的寶貴材料。以通俗文學(xué)創(chuàng)作著稱于世的馮夢龍,留給后人的不僅有“三言”,還有不少用淺近文言文寫成的名篇佳構(gòu)。 它和《古今譚概》是姊妹篇,是一部從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總集廠全書分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shù)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部,其下又分見大、知微、雄略、敏悟等28小類。不論是經(jīng)邦治國,高瞻遠(yuǎn)矚,還是出奇制勝,決勝千里,抑或是輕取富貴、全身持家,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收攬無遺。讀此書如入寶山,金玉琳瑯,美不勝收。愿大家在恣情賞覽之余,都有所斬獲,攜得幾件寶貝歸來。
書籍目錄
上智部見大卷一上智部遠(yuǎn)猶卷二上智部通簡卷三上智部迎刃卷四明智部知微卷五明智部億中卷六明智部剖疑卷七明智部經(jīng)務(wù)卷八察智部得情卷九察智部詰奸卷十膽智部威克卷十一膽智部識斷卷十二術(shù)智部委蛇卷十三術(shù)智部謬數(shù)卷十四術(shù)智部權(quán)奇卷十五捷智部靈變卷十六捷智部應(yīng)卒卷十七捷智部敏悟卷十八語智部辯才卷十九語智部善言卷二十兵智部不戰(zhàn)卷二十一兵智部制勝卷二十二兵智部詭道卷二十三兵智部武案卷二十四閨智部賢哲卷二十五閨智部雄略卷二十六雜智部狡黠卷二十七雜智部小慧卷二十八
章節(jié)摘錄
卷一 上智部見大 一操一縱,度越意表。尋常所驚,豪杰所了。集“見大”?! √鬃印 √庥邶R。齊有華士者,義不臣天子,不友諸侯,人稱其賢。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誅之。周公曰:“此齊之高士,奈何誅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諸侯,望猶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棄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為教首,使一國效之,望誰與為君乎?” 齊所以無惰民,所以終不為弱國。韓非“五蠹”之論本此。少正卯與孔子同時??鬃又T人三盈三虛??鬃訛榇笏究?,戮之于兩觀之下。子貢進(jìn)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夫子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日心達(dá)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日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日順非而澤。畫盡奸雄隱腹。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誅也。” 小人無過人之才,則不足以亂國。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駕馭,則又未嘗無濟(jì)于國,而君子亦必不概擯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門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與同朝共事乎?孔子狠下手,不但為一時辨言亂政故,蓋為后世以學(xué)術(shù)殺人者立防?!鹑A士虛名而無用,少正卯似大有用,而實不可用。壬人僉士,凡明主能誅之;聞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當(dāng)誅也。不知其當(dāng)誅,鮮有不受其蔽。唐蕭瑤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開元六年,河南參軍鄭銑陽、丞郭仙舟投匭獻(xiàn)詩。敕曰:“觀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時用不切事情。宜各從所好,罷官度為道士?!贝说茸饔?,亦與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盡令出家,諂道者即為道士,則士大夫攻乎異端者息矣。 諸葛亮 有言諸葛丞相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愿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及赦也。若劉景升父子,歲歲赦宥,何益于治乎?”及費袆為政,始事姑息,蜀遂以削?! ∽赢a(chǎn)謂太叔曰:“恰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碧鍨檎?,不忍猛而寬,于是鄭國多盜,太叔悔之。仲尼曰:“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jì)猛,猛以濟(jì)寬,政是以和。”商君刑及棄灰,過于猛者也;梁武見死刑輒涕泣而縱之,過于寬者也?!墩撜Z》赦小過,《春秋》譏肆大眚,合之,得政之和矣。
編輯推薦
《智囊全集》初編于明代天啟六年(1626年),后經(jīng)明代著名學(xué)者馮夢龍增補,重刊時將原名《智囊》改名為《智囊補》,其他版本也稱《智囊全集》、《智囊增補》、《增廣智囊補》等。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余則,依內(nèi)容分為二十八卷,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chuàng)造史和實踐史。書中所表現(xiàn)的人物,無論是叱咤風(fēng)云的帝王將相,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chuàng)造歷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