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 作者:《中華大典》工作委員會,《中華大典》編纂委員會 編
Tag標簽:無
前言
《中華大典》是運用我國歷代漢文古籍編纂的一部大型工具書。其目的是為學術界及愿意了解中國古代珍貴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準確詳實、便于檢索的漢文古籍分類數(shù)據。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來纂寫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煙海。我國歷代都有編纂類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具有代表性的《永樂大典》等大多已佚失,現(xiàn)存《古今圖書集成》編就距今也已數(shù)百年。為了適應今天和以后研究和檢索的需要,一九八八年海內外三百多位專家學者和各古籍出版社同仁倡議,在已有類書的基礎上,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編纂一部新的類書《中華大典》。國務院在關于編纂《中華大典》問題的批覆中指出,編纂《中華大典》「是我國建國以來最大的一項文化出版工程」。本書所收漢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約三萬種,達七億多字,分為二十四個典,近百個分典,內容廣博,規(guī)模宏大,前所未有。《中華大典》的編纂工作堅持科學態(tài)度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盡量采用古精校精刻本,優(yōu)先采用我國建國后文獻學和考古學的優(yōu)秀成果。對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的不同學派的數(shù)據,兼收并蓄。運用現(xiàn)代圖書分類的方法,對收集到的資料,精選、精編,力求便于檢索、準確可信。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國家文化發(fā)展綱要的重點出版工程項目,新聞出版總署列為[十一五]國家重大工程出版規(guī)劃之首。(一)《先秦兩漢文學分典》是《中華大典·文學分典》的六個分典之一。(二)本分點匯編辛亥革命以前歷代有關先秦兩漢作家作品的資料性文獻(不收作品本身)。兩漢文學的下限,原則上定于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二三〇年);少量東漢后期作家作品的文學資料,依傳統(tǒng)管理劃入《魏晉南北朝文學分典》。(三)根據《編纂通則》及《凡例》,本分典原則上采用《古今圖書集成》經目與目相交織的統(tǒng)一框架結構。
書籍目錄
緒論先秦文學部一 詩經先秦文學部二 楚辭先秦文學部三 先秦經傳先秦文學部四 先秦諸子漢文學部一漢文學部二漢文學部三附:索引
章節(jié)摘錄
中華大典,文學典,先秦兩漢文學分典例十有一一條,幽探徧索,具見成書,分為三十卷,名曰《詩集傳音義會通》。其自序則以興詩成樂之效,望于來學。盛哉,君之用心!蓋其從大父東山受學于饒先生伯輿,君之學得于吳先生可翁。兩先生俱鄱人,距祁門甚邇,君年高德劭,為士林之蓍龜云。宋濂《詩集傳昔義會通序》 漢晉諸儒既造傳以釋六經,唐孔穎達復為《正義》什傳而使之明。陸德明《經典釋文》之書,遂與之兼行,蓋名物之詳,理所當明;聲字之訛,理所當正。而議者尚有謂孔之繁蕪,陸之疎漏者。當是時,伊洛之學未興,則其失有下得下然者矣。三百篇之《詩》,自子朱子親為之注,其大義固已昭如日星。讀者于事證音義,有所末喻,輒昧昧而言之,譬猶下得其門而欲閭奧之入,下調其弓而思正鵠之中,抑亦難矣。前鄉(xiāng)貢進士汪先生,新安人。其從大父東山君嘗從雙峯饒子浙得黃文肅公之學。文肅則子朱王局第弟子也。其授受淵源最為親切,故學者多尊事之。先生幼即從之,游學遂大進,慨然以致君澤民為己任。應書有司,以《春秋》中前選。已而上春官不利,嘆曰: 「得失固命也。明諸經以淑后世,下猶行己之志哉!于是作《詩集傳音義會通》若干卷,引古今之書凡百余家,疑者辨之,闕者補之。朱子之欲更定而未及者,亦從而正之?;溆眯?,固欲孔、陸無異,然而簡而弗繁,精而下疎,則有大過于人者矣。嗚呼!自經學湮微,其于名物之詳,聲字之訛,多忽而下講。高談性命者有下層為,沒溺辭章者有下暇為。其視先生為何如哉!濂少先生七歲,應書武林時,嘗一會之,迄今三十余年,先生以修《元史》被召至京師,會濂亦來總裁史事。于是與先生談經,其深詣遠到,殆非當世之士所可及。方欲執(zhí)弟子禮而請業(yè)焉,而先生飄然東歸,因為敘其書,以志歆艷之私。先生所著有《易傳義音考》、《春秋傳纂疏》、《春秋左傳分紀》、《春秋諸傳提要》、《經禮補逸》、《周禮類要》、《四書音證》、《通鑒綱目考異》、《六書本義》等書,皆有益于世,非但今所序之書而已,因并及之。先生名克寬,字德輔,學者尊為環(huán)谷先生云。
編輯推薦
《中華大典文學典(先秦兩漢文學分典共4冊)(精)(繁體豎排版)》為鳳凰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華大典.文學典.先秦兩漢文學分典(全四冊)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