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珍翰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上海書畫  作者:書法雜志編輯部  頁數(shù):31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中國的許多名勝古跡中,都留存著先人的手澤和墨刻,為自然風光和人文建筑增添了無窮的魅力。所以《書法》雜志在很早就開辟了“名勝書藝”的欄目,今將之掇拾在一起,頓覺得蔚為大觀,仿佛一冊在手,各地名勝書藝了然在胸,可臥游,可遐想,可靜賞,景與書同時提升,熠熠生輝。故此書既可作書法欣賞之導游,又可作旅游時書法佳作之尋覓。將兩種文化形態(tài)糅合為一,使在旅游中寓含美的賞玩,在欣賞中變換和提升旅游的興致。而且,當書法一旦與實用性的文化形態(tài)結合,便散發(fā)出它無窮的生命力,由此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書法在什么地方生根,就會開出不同的艷麗的花朵,這就是書法的魅力所在。

書籍目錄

序言 鑒真東渡事跡及其書法造詣 山海關城樓上的字匾 采拓吳承恩書寫的碑文散記 窯洞里的“書藝博覽館”——從“千唐志齋”看唐代書藝 豐碑書澤兩交輝 中岳嵩山和少林寺的碑刻藝術 訪古探勝到蘭亭 潛山縣的黃庭堅手書石刻 丹崖石刻放異彩——記黃山書法石刻藝術 凝聚著書法大師才華的“西安碑林” 漫談鼓山摩崖石刻 曲阜的碑刻 瑰麗多采的泰山石刻 洛陽關林碑志的漢唐隸書 古蘭亭小考 謁王羲之墓 記新安碑園 江西修水的黃庭堅遺跡 江蘇盱眙縣第一山——發(fā)現(xiàn)蘇軾所書《行香子》詞摩崖 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桂林摩崖石刻簡介 寒山寺和張繼《楓橋夜泊》 育王禪寺及其唐宋名碑 焦山《瘞鶴銘》 云峰山北魏石刻 高郵名勝——文游臺 朱熹和白鹿洞書院 浯溪碑林簡介 米家山水永清幽 孔廟碑刻天下寶 唐太宗與《晉祠之銘并序》 濟寧漢碑 瑯邪山歐文蘇書的《醉翁亭記》 泰山及其刻石 石藏東漢社結西泠——記西泠印社 山東鄒縣四山摩崖 鄭板橋紀念館簡介 歙縣碑刻及新安碑園 宜昌市三游古洞 龍門石窟與龍門二十品 黃庭堅故里——雙井 漢中《石門十三品》 云南大理云龍縣摩崖 蘇州碑刻博物館 青城天下幽 九成宮遺址及《九成宮醴泉銘》 天井山摩崖石刻 榕城蔭蔭話烏山 嶧山北齊董珍陁刻經(jīng) 安徽壽州報恩寺碑廊 春風長拂遺墨永存——沈尹默故居訪問記 梅花庵里高士墳——記吳鎮(zhèn)墓 長聯(lián)猶在壁 巨筆信如椽——記昆明大觀樓長聯(lián) 靈崖寺漢宋兩《部閣》 藏翰蓄萃的鹽城宋曹故居 今尋江畔石難得媧皇余——記夾江千佛巖 太原雙塔寺與《寶賢堂集古法帖》 徐渭與青藤書屋 齊云山石刻 大澤山石刻 臺北董作賓、于右任兩墓 武梁祠及漢畫像題簽 翁同穌及其故居綵衣堂 盧溝曉月 忻州名勝——元好問墓 瑰瑋博達絕壁生輝——記天柱山摩崖刻石 成都武侯祠與《三絕碑》 記焦山碑林 千年古剎唯有《龍藏》 湖州名勝與碑刻書藝 蒲城文廟及云麾將軍碑 天南杰構 中國名樓——廣西容縣經(jīng)略臺真武閣 南陽臥龍崗的漢碑亭 記小蓮莊碑廊 嶗山白龍洞題壁詩 江南著名勝跡——嚴子陵釣臺碑林 空靈觀不厭一步一蓬萊——記浮山摩巖石刻 仙人留勝地畫閣映通津——兗州古代石刻 我國南方第一座園林式碑林——荊州碑苑 瞿塘峽石刻 豫園與海派書畫 五岳第一廟——西岳廟及其碑石 清虛妙境鐘靈毓秀——記昆崳山及其石刻 山東濰坊十笏園 楊守敬紀念館與楊守敬簡介 江西弋陽圭峰摩崖石刻 姓名畢竟摩崖好七百年來認舊題——齊山摩崖石刻 晚清勝跡——南宮碑 西岳華山的摩崖刻石 桂林月牙山龍隱洞摩崖 江蘇泰興縣襟江書院 山東徂徠山摩崖刻石 保定的古蓮花池 三晉名剎——永祚寺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記九華山及其石刻 雁蕩山大龍湫摩崖石刻 隋《曹植墓神道碑》 登州蓬萊閣歷代碑刻 介紹《好太王碑》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鑒真東渡事跡及其書法造詣  唐朝揚州大明寺的鑒真和尚,是一位學識淵博,以畢生精力從事中日文化交流、增進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高僧。他的事跡在《唐國史補》和《宋高僧傳》中,均有專門條文記載。鑒真和尚俗姓淳于,傳為淳于髡的后裔。唐垂拱四年(688),出生于揚州江陽縣。十四歲時出家學佛,隨后曾去長安、洛陽等地游學。他曾從西京實際寺恒景律師、祥定寺義威律師、東京授記寺全修與慧策律師等名師受過業(yè),后歸淮南,住持揚州大明寺,成為一方的律學大師,享有很高的威望?! √铺鞂氃辏?42),鑒真應日本學問僧榮睿和普照的邀請,發(fā)愿東渡。由于“蒼海渺漫”而有“百無一至”的危險,因此在他的弟子中有人產(chǎn)生了畏難和疑慮情緒,鑒真卻毅然宣稱:“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痹谒@種無畏精神的感召之下,當即有二十二名弟子愿意隨往。從這時候起,鑒真一行就開始了有名的“六次東渡”。鑒真第一次東渡是在唐天寶二年(743),還處在籌備出海的階段,在他的弟子中發(fā)生了人事糾紛,以致受到阻礙,未能成行?! ¤b真受挫后,毫不灰心,繼續(xù)籌劃東渡。他買了一艘軍用船只,雇了十八個水手,備辦了食糧和各式物事,于同年十二月,率領一百八十五人舉帆東行,作第二次東渡。航行到狼溝浦時,風惡浪激,破壞了船只。于是待船修好后續(xù)航至下嶼山等待好風。當他們向桑石山進發(fā)的時候,又遇到了惡浪疾風,船被擊毀,人雖全部上了岸,但水米俱盡,整整饑渴了三天,才獲得一些救濟。又過了五天,遇到明州還海官船的救護,被安置在鄖縣的阿育王寺。鑒真二次受挫后,仍未灰心,一面往來于浙東一帶,授戒傳律;一面積極做好東渡的準備工作??墒牵谌螙|渡卻遭到了和第一次東渡相同的命運,在尚未成行之際,忽然有個和尚出于對鑒真的關切,出面向越州官府控告日僧榮睿,說他誘騙鑒真渡海,請求加以阻止。這不僅使榮睿蒙受了不白之冤,被判了個解送京師處分(后來因病得到了假釋),而且使第三次東渡無法進行。鑒真在經(jīng)過了三次東渡的失敗后,反而更加堅強了,一他在決定作第四次東渡時,改變了辦法,一面派人先行前往福州買船辦糧,籌辦東渡各事一面由他自己率領弟子等三十余人,以講學為名,由明州步行,經(jīng)天臺山等地,再南下福州出海。一路上,翻山越嶺,備受艱苦。正在行進途中,鑒真有個留在揚州的弟子靈祜,以及諸寺僧眾出于對大和尚的愛戴之情,請求官府遮留。他們不愿鑒真冒著“登山涉海,數(shù)年艱苦,滄溟萬里,死生莫測”的危險而遠適異國,居然由官府出面在黃巖截住了鑒真一行,送還揚州。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旅途珍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很好的書,即可以學習書法,又可神游祖國大好河山,名勝古跡,開心。
  •   是本非常不錯的書,建議大家購買,可以學到很多的書法知識。
  •   書法雜志的分類選編,開本較小,有些圖片不太清楚,資料性很強,好書
  •   剛在粗看了一下,由于是不同作者不同時期的文章,成書的思路混亂,說是集錦實是雜燴。書法雜志這種挖掘榨取內(nèi)里價值思路,似乎不值得稱道。。。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