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作者:司馬光 頁數(shù):408 字數(shù):600000
內(nèi)容概要
從內(nèi)容上:本書集中收錄了《資治通鑒》膾炙人口的名篇,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動有趣的故事,并配以數(shù)以百計的插圖,全方位、全視角地解讀人物故事,讀來令人欲罷不能。 從插圖上:本書配有200余幅精美圖片,包括歷史人物畫像、歷史古跡圖、出土文物圖、歷史外交圖、戰(zhàn)爭示意圖等,并以文字加以注釋,使之栩栩如生,令讀者仿佛身臨其境,置身于歷史之中。 從珍藏上:《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xué)家、政治家司馬光歷時十九年主編的一部規(guī)??涨暗木幠牦w通史巨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的歷史。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后梁紀》六卷、《后唐紀》八卷、《后晉紀》六卷、《后漢紀》四卷、《后周紀》五卷。此外,本書以史實為基礎(chǔ),把傳統(tǒng)的人物故事、形象與現(xiàn)代審美觀念結(jié)合起來,使讀者在輕松閱讀的過程中以從全新的視野去審視歷史,評斷歷史,思考歷史,寫自己的歷史。
作者簡介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夫,世稱涑水先生,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運城地區(qū)夏縣)人,北宋時期著名史學(xué)家、散文家。司馬光自幼嗜學(xué),尤喜《春秋左氏傳》熙寧三年(1070年).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臺。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元豐八年I1085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數(shù)月后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著作收在《司馬文正公集》中。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書籍目錄
前言周安王十五(甲午,前387年)周烈王六年(辛亥,公元前370年)周顯王八年(庚申,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353年)周赧王五年(辛亥,公元前310年)閣赧王十七年(癸亥,公元前298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秦莊襄王三年(甲寅,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元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十四年(戊辰,公元前233年)秦始皇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秦始皇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210年)漢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漢惠帝元年(丁未,公元前194年)漢惠帝三年(己酉,公元前192年)漢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漢文帝前十二年(癸酉,公元前168年)漢文帝后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漢景帝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漢武帝建元二年(壬寅,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二年(戊寅,公元前103年)漢武帝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漢昭帝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86年)漢宣帝元康四年(己未,公元前62年)漢宣帝甘露三年(庚午,公元前51年)漢宣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漢元帝永光四年(辛巳,公元前40年)漢元帝永光五年(壬午,公元前39年)漢成帝建始二年(庚寅,公元前31年)漢成帝河平三年(乙未,公元前26年)陽朔三年(己亥,公元前22年)漢成帝鴻嘉三年(癸卯,公元前18年)漢成帝綏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漢平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漢平帝元始四年(甲子,公元4年)王莽居攝元年(丙寅,公元6年)王莽始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淮陽王更始二年(甲申,公元24年)……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己未,公元959年)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景帝沉默了很長時間,說:“不這樣做,還有什么別的辦法?我不會為了愛惜他一個人而向天下謝罪的。”袁盎說:“我計策就是這樣,請皇上認真考慮!”景帝就任命袁盎為太常,秘密收拾行裝,做出使吳王的準備。過了十多天,景帝授意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張歐上疏彈劾晁錯:“辜負皇上的恩德和信任,要使皇上與群臣、百姓疏遠,又想把城邑送給吳國,毫無臣子的禮節(jié),犯下了大逆不道之罪。晁錯應(yīng)判處腰斬,他的父母、妻子、兄弟不論老少全部公開處死。景帝批復(fù)說:“同意所擬判決?!标隋e對此卻一無所知。壬子(二十九日),景帝派中尉召見晁錯,欺騙他坐著車子巡察市中,于是,晁錯穿著上朝的官服在東市被斬首。太尉周亞夫?qū)暗壅f:“楚軍剽悍敏捷,與他們正面交鋒很難取勝,我建議放棄梁國,先斷絕吳、楚軍隊的糧道,這樣才可以制服它們?!本暗弁饬诉@個部署。周亞夫乘坐著六輛驛站的馬車,將去滎陽與大軍會合。走到霸上,趙涉攔住去路,勸周亞夫說:“吳王一直很富有,早就收買了一批甘愿為他獻身的刺客,現(xiàn)在得知將軍將去前線,必定會在崤山、澠池之間的險要地段安排刺客對付您;況且軍事行動最講究秘密,將軍為什么不改變路線,從此處向右走,經(jīng)過藍田,I葉J武關(guān),抵達洛陽!這樣繞著走,不過差一兩天,卻可以直接進入洛陽武庫,擂響戰(zhàn)鼓。參與叛亂的諸侯王聽到了,會認為將軍是自天而降呢!”太尉按照他的計策行事,到達洛陽,高興地說:“七國共同叛亂,我乘坐驛車平安到達此處,真是出乎意料之外?,F(xiàn)在我已駐守滎陽。滎陽以東沒有什么可擔心的了?!敝軄喎蚺晒倮羲阉麽派?、澠池之間,果然抓住了吳國的伏兵。周亞夫就向景帝奏請,讓趙涉擔任護軍。太尉周亞夫領(lǐng)兵向東北到達昌邑。吳軍猛烈進攻梁國,梁王多次派使者向條侯周亞夫求救,周亞夫不答應(yīng)。梁王又派使臣向景帝告狀,說周亞夫不肯救援。景帝派使臣命令周亞夫援救梁國,周亞夫不執(zhí)行皇帝詔令,仍堅守營壘,不派軍隊出戰(zhàn);但他卻命令弓高侯韓頹當?shù)热寺暑I(lǐng)輕騎兵,奔襲淮泗口,斷絕吳、楚軍隊的后路,堵塞吳、楚的糧道。梁國派中大夫韓安國及楚相張尚的弟弟張羽為將軍;張羽作戰(zhàn)勇猛,韓安國指揮持重,才得以挫敗吳軍。吳軍想向西進兵,但因梁軍據(jù)城死守,便不敢越過梁國向西進兵;因此,吳軍就前來進攻條侯周亞夫的軍隊.兩軍在下邑相遇,吳軍急于求戰(zhàn),條侯堅守壁壘不肯交戰(zhàn);吳軍糧道斷絕,士卒饑餓,多次挑戰(zhàn),周啞夫始終不應(yīng)戰(zhàn)。周亞夫的軍營中,夜間突然驚亂,內(nèi)部互相攻擊,直鬧到了周亞夫的大帳附近,周亞夫堅持睡著不起,過了一會兒,就恢復(fù)平靜了。吳軍向漢軍營壘的東南角調(diào)集軍隊,周亞夫卻命令營中加強對西北方向的防御,不久,吳、楚的精兵果然突襲漢營西北,因漢軍早有防備,不能攻人。吳、楚軍隊中,有許多士卒餓死或者背叛離散,吳王就領(lǐng)兵撤退了。二月,周亞夫派出精銳軍隊追擊,大敗吳、楚軍隊。吳王劉濞丟下他的軍隊,與幾千名精壯士兵連夜逃跑;楚王劉戊自殺。因為吳王劉濞丟掉軍隊自己逃跑,吳軍就崩潰瓦解了,許多部隊漸漸向太尉條侯周亞夫和梁國的軍隊投降。吳王劉濞渡過淮河,逃到丹徒縣,依附東越,以求自保,約有軍隊一萬多人.并召集逃散的士兵。漢朝派人用金錢利祿收買東越首領(lǐng),東越首領(lǐng)就騙吳王出來慰勞軍隊,派人用矛戟刺殺了吳王,裝上他的頭,派人乘傳車疾馳到漢朝廷報告。吳國太子劉駒逃亡到閩越國。吳、楚叛亂,共三個月時間,就全被平定了,這時,所有將領(lǐng)都認為太尉周亞夫的戰(zhàn)略布署是正確的;但是,梁王卻因此與太尉有了矛盾。
編輯推薦
《資治通鑒(套裝共4冊)》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不僅可作歷史著作來讀,亦可作為文學(xué)名篇或政治著作來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